【大道向前·从湘江到长江】趟过浊浪汇清流

2022-09-01 07:19:3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奉永成] [编辑:印奕帆]
字体:【

趟过浊浪汇清流

(8月22日,“蝶变”中的株洲市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奉永成

烈日当空,株洲市石峰区,湘江边的清水塘城市公园白鹭翻飞、野鸭戏水,道路两边夹竹桃怒放。很难想象,10年前,这里是全国闻名的“工业污染重地”。

凤凰涅槃,再现清波。株洲市将清水塘这个“老工业基地”恢复成一张白纸,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布局。清水塘的蝶变,是株洲市近1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成就,也是株洲市通过保护湘江、利用湘江,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实现高水平发展的缩影。

1.喧嚣后的安静

“老冯,有空吗?去清水塘走走。”8月19日上午10时左右,居住在株洲市石峰区景秀名园的冯玉霞接到老街坊电话,立即出门往清水塘赶。记者跟随冯玉霞的脚步,来到清水塘。

今年64岁的冯玉霞,是土生土长的清水塘人,退休前是清水塘霞湾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见证了整个清水塘老工业基地的成长、繁荣和搬迁。

“清水塘,在全国范围乃至国外备受关注。”冯玉霞边走边说。15.15平方公里的清水塘,承载了太多家国情怀。高峰时期,聚集企业数百家,工业产值约300亿元,但环境污染问题引发国内甚至国外媒体的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湖南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清水塘迎来历史性转机。

2013年,湖南启动湘江治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清水塘是重中之重。清水塘老工业区被列为湖南省“一号重点工程”——湘江保护与治理五大重点区域之一, 随后又被列为全国21个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全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区域之一。

清水塘老工业区企业关停退出排出“时间表”——

2014年10月,“株洲旗滨玻璃”的最后一根烟囱轰然倒地,成为清水塘地区首家整体搬迁的大型企业;

2015年,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完成综合治理,十年建成新城”的目标,清水塘搬迁改造全速推进;

2018年12月30日,株冶集团在清水塘地区最后一座运行中的冶炼炉熄火关停,标志着清水塘老工业区15.15平方公里内的工业企业产能全部关停退出,共安置搬迁职工和居民6万多人。

喧嚣了60多年的株洲清水塘突然安静下来,由“老工业基地”“重污染区”恢复成一张白纸。株洲市贯彻新发展理念,重新谋划清水塘的未来。

(8月22日,风景如画的株洲市清水塘城市公园。)

2.安静后的蝶变

霞湾港,很熟悉的名字。8月19日,记者来到霞湾港,只见花草挤满了河道护坡,两岸绿植挺立迎风招展。

作为清水塘工业区废水入湘江的主通道,这里曾是我省最大排污口。企业搬迁后,当地“血本”治污。全长4.06公里的河道,砸下近2亿元。“每公里治理投入达5000万元,相当于在平原地区修高速公路的造价。”排污口整治、截流清淤、底泥处置、施工废水处理、河堤生态修复……一番“刮骨疗伤”,霞湾港这条昔日的“五彩河”焕然一新,水清岸绿。

从霞湾港闸口往上走约200米,就是株冶集团老厂房,未来这里将成为株洲工业遗址公园。

原来的株冶,在清水塘的“刮骨疗伤”中,开启了中国有色工业史上一场从未有过的大迁徙:从清水塘到常宁水口山,再建一个“新株冶”。

株冶集团并非清水塘“老厂新生”个案。旗滨玻璃搬到株洲醴陵市后,一条生产线的产能相当于以前整厂产能;昊华化工在株洲市攸县建成现代化车间,实现绿色生产……

破旧立新。株洲市锚定“三年腾出空间、六年大见成效、十年建成新城”的目标,围绕智能制造、总部经济、口岸经济等功能定位,高起点布局,高标准建设,片区路网骨架和主体空间已经形成,一座数智融合的产业新城呼之欲出。

8月19日,位于清水塘的三一能源装备产业园厂房内,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总投资50亿元的三一能源装备产业园,是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石油智能装备生产基地,也是清水塘率先建成并投产的高端制造企业之一。一路之隔,中车双碳产业园已经签约,项目供地工作正火热推进。

站在株洲湘江西岸往东望去,映入眼帘的不再是林立的烟囱、残败的工厂,而是一块块平整的绿地,一栋栋现代化工厂楼房……清水塘老工业区在不断改造升级中“变绿”,日渐焕发生机与活力。

“截至目前,在新城注册的小微型轻资产企业已有2000余家。”株洲市石峰区清水塘企业事务中心主任申明说,在最近的规划调整后,清水塘新城产业用地将调增至近万亩,这将为清水塘创造新的辉煌提供无限可能。

如今的清水塘正在蝶变成一座新城:山水相依、产城相融的生态科技新城,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青山绿水的美丽之城。

(株洲市清水塘城市公园全景。本版照片均为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健 通讯员 谢睿楠 摄影报道)

3.蝶变后的新城

“湘江景美鱼肥。”8月21日,株洲市恒大华府小区的符建良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他在湘江株洲段钓到了一条10多公斤重的大草鱼,刷爆了朋友圈。

在湘江河里钓鱼,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钓上来的鱼也没法吃。如今的湘江河边,经常可以看到钓友垂钓。

湘江是株洲市最大的水体资源。有了“清水塘之痛”,株洲对绿色发展看得非常重,对母亲河——湘江更是“高看一等”,依托湘江建设幸福株洲。

近10年,株洲市将生态环境整治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打造宜居宜业新城。从2019年到2021年,株洲市本级累计审批新、改、扩建项目132个,否决不符合城市发展定位和环境保护要求项目24个。

2013年,株洲市优良天数为214天,2021年为310天。10年时间,全市优良天数提高了96天,湘江株洲段水质全面达到Ⅱ类以上。夜钓、散步、骑行,如今,株洲湘江风光带已成了株洲市民茶余饭后休闲、放松的最佳场所。

让城市拥抱湘江,让湘江融入城市。

驱车行驶在株洲大道上,沿途新能源汽车、风电、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企业随处可见。沿湘江大道往南,进入渌口区,这里高分子新材料已形成产业链,产业链企业达22家。

摘掉污染城市“黑帽子”,培育制造名城,向绿色、智能发力。

智轨、双层动车组、磁浮、第一代钠离子电池……一系列尖端科技产品相继涌现,株洲制造持续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株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58家,位列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位。

8月31日,株洲芦淞机场停机坪上,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旋翼机、动力伞、热气球等各类飞行器列阵以待。9月1日,2022年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动态飞行表演将在这里举行。

发展轨道交通、通用航空、先进硬质材料等产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株洲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进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硬质合金产量全球第一,连续两年(2020—2021年)获评全国10个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明显的市州。

清水洲城动力足。告别“清水塘之痛”,株洲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爬坡过坎,阔步迈向制造名城。

●青年观察

清水塘边白鹭飞

谢睿楠 (中国美术学院学生)

我对株洲的印象就是地理课堂上那个“火车拉来的城市”和小时候父母的叮嘱:“不要到湘江河里游泳,从上游株洲清水塘流下来的水不干净。”

“火车拉来的城市、污染严重的地方”,小时候的印象,让我对株洲特别是清水塘有点反感,还有一点好奇。

这次,我作为湖南日报青年观察员,终于见到了清水塘的真容,所到之处,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

在清水塘行走,道路宽阔干净。沿着城市公园里的玻璃桥漫步,头顶蓝天白云,白鹭从水面翻飞,野鸭在一旁戏水,还有那郁郁葱葱的绿植和阳光照耀下开得正盛的夹竹桃。这番美景很容易让人产生来到景区的错觉,这还是那个令人望而生怕的清水塘吗?

当地人告诉我,清水塘的蝶变,是株洲市大力治污,“关停转”的结果。清水塘老工业区一共关停退出了261家企业,同时也迎接了许多新鲜血液。

“破旧”,是为了更好地“立新”。沉疴褪去,新颜铺展,站在清水塘众创大厦楼顶向远处眺望,湘江上正在建设的清水塘大桥即将合龙,年底将建成;清水塘城市公园一期已经开始蓄水,可以想象其今后的风姿;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里,三一能源装备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这些新鲜血液,使得清水塘从灰变绿,产业层次由低变高,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清水塘正以一座生态科技产业新城的蝶变姿态实现“王者归来”。

相关专题:大道向前·从湘江到长江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