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南省委“中国这十年·湖南”主题新闻发布会实录

2022-08-06 07:41:58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潘华]
字体:【

编者按:

8月5日,中共湖南省委“中国这十年·湖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中共湖南省委新闻发言人,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主持。

杨浩东: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湖南省委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国这十年·湖南”主题新闻发布会,非常高兴邀请到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先生,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毛伟明先生,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动全省各项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取得的显著成绩,以及在新征程接续奋斗的生动实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张庆伟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张庆伟:大家好!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表示感谢!根据发布会的议程,我先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也是湖南改革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亲临湖南考察、1次参加全国人代会湖南代表团讨论,对湖南作出“一带一部”“精准扶贫”“三个着力”“守护好一江碧水”等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赋予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为湖南发展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十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牢记嘱托、砥砺前行,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汛救灾抗灾等重大考验,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交出了一份让党中央放心、全省人民满意的答卷。

——这十年,我们全力办好发展经济这个最大实事,推动高质量发展闯出新路子。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1万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4.6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2012年的1.82倍。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全省工业增加值达1.4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到27.7%,形成了3个万亿级、1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一批新兴优势产业链。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创建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构建起“1个国家级+11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启动建设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四大实验室”,超级杂交稻不断刷新“中国产量”,“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频频展现“中国算力”,超高速轨道交通牵引技术支撑高铁跑出“中国速度”,北斗卫星、“海牛Ⅱ号”深海钻机、“京华号”盾构机等吹响向“深空”“深海”“深地”进军的号角,镉低积累水稻选育、“分钟级”核酸检测等成果逐步惠及民生;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着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放管服”、投融资、国企改革重组、湘江新区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加快构建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的1385.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972.8亿元,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87家,中国(湖南)自贸区加快建设,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计算大会等平台永久落户湖南。

——这十年,我们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立足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抓住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努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彰显新担当,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2021年全省经济总量居全国第9,在全国发展大局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深入推进四大区域板块协同联动发展,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长株潭一体化加快推进,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湘赣边、湘鄂渝黔革命老区整体纳入国家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范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县域经济发展行动,加快构建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顺利实现,市市通高铁即将实现,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9.7%,城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这十年,我们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守护好一江碧水”取得新成效。以“一江一湖四水”为重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3个“三年行动计划”、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全力开展长江“十年禁渔”,狠抓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全省上下的普遍共识。扎实打好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下塞湖矮围整治、张家界小水电清理等环保硬仗,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南新画卷。2021年全省森林覆盖率59.97%、湿地保护率70.54%、水土保持率86.08%,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7.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1%,蓝天白云渐成常态,绿水青山随处可见。

——这十年,我们坚决扛牢精准扶贫首倡地政治责任,推动脱贫致富实现新跨越。举全省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省682万建档立卡贫困户、6920个贫困村、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全面消除,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十八洞村成为精准脱贫的靓丽名片。全省贫困地区面貌和贫困群众生活发生历史性巨变,大病家庭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贫困群众搬出了幸福新生活,众多贫困群众喝上了干净水、用上了安全电、住上了新砖房,最偏远山乡的小超市都用上了移动支付。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101所“芙蓉学校”投入使用,义务教育大班额基本消除,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和县级二甲公立医院实现全覆盖,全省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下大力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13万元、0.74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4.49万元、1.83万元,实现了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这十年,我们坚持不懈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展现新气象。湖南是毛主席的家乡,我们充分发挥“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提炼与湖南相关的革命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防汛救灾等大战大考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鲜艳的党旗在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的第一线高高飘扬。把红色资源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鲜活教材,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以此为推动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省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党风政风明显好转。

新时代湖南改革发展取得的每一个成就、实现的每一次跨越,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举旗定向,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我们深刻认识到,“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百年党史得出的最重要历史结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最宝贵政治成果,是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政治保证。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旗帜、紧跟核心,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先简要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杨浩东:谢谢张庆伟书记的介绍。现在进入答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请举手示意。

人民日报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请问湖南如何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把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美好现实?

杨浩东:这个问题,我们请张庆伟书记回答。

张庆伟: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湖南发展,亲切关怀湖南人民,多次就湖南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赋予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精辟阐述了关系湖南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根本遵循。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科学指引下,湖南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新变化,谱写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湖南篇章。

一是学在深处。采取理论中心组学习、宣传宣讲等各种形式,进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到农村社区,引导各地各部门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促进思想观念革故鼎新、体制机制破旧立新,致力于“三个解放出来”:将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中解放出来,从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从传统僵化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通过对标对表、校准偏差,各级党员干部进一步端正了发展观政绩观,发挥好“一带一部”区位优势、落实好“三个着力”、“守护好一江碧水”、实施好“三高四新”成为全省上下的普遍共识。

二是谋在新处。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具体落实到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推进中去,使发展目标更科学、发展路径更清晰、发展举措更明确。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明确了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部署,概括起来就是“12345”。“1”是把准“一个方向”,就是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2”是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也是做好湖南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策略和方针。“3”是打造“三个高地”,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和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湖南聚集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工业企业,比如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联重科、铁建重工、衡阳特变电工,等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工程机械行业全球前五强中中联、三一跻身其中,铁建重工有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衡阳特变电工有全世界最高电压等级、最大容量变压器。“4”是践行“四新”使命,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这也是总书记嘱托我们的,体现了服务国家战略与发挥湖南优势的高度统一。湖南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肩负起更高更重的使命,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5”是明确到2026年实现“五个更”的发展目标,即:经济实力更强、治理效能更优、文明程度更高、生活品质更好、生态环境更美,这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项重点任务”制定的总体目标,最终指向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

三是干在实处。我们新一届省委最大的责任就是绘好“施工图”、当好“施工队”,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把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好,把“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落实好。坚持系统观念谋划落实,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把抓当前与谋长远、锻长板与补短板结合起来,把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转化为各地各部门的行动方案、具体项目、重大工程和工作抓手,确保可操作、能落地。强化科学考核推动落实,省委将14个市州考核调整为“8+3+3”,张家界、怀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个地区,其责任就是涵养生态为主;长沙、衡阳、岳阳等属于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发展;湖南是重要农业省份和农产品主产区,还有些地区要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扛起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湖南21.18万平方公里差异比较大,希望各地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因地制宜走符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完善制度机制保障落实,建立健全责任分解、跟踪督办、考核奖惩等机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定期进行“回头看”,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我们坚信,只要高举旗帜、紧跟核心,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宏伟蓝图一定会变为现实,湖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谢谢!

杨浩东:谢谢张庆伟书记的介绍。请继续举手提问。

新华社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去年经济总量超过4.6万亿元、稳居全国前十,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4.3%,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实现了稳中有进。请问湖南是如何做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

杨浩东:这个问题,我们请毛伟明省长回答。

毛伟明: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新时代10年,湖南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突破2万亿元、2016年突破3万亿元,到2020年突破4万亿元,实现了万亿级“三级跳”。今年上半年完成2.3万亿元,全年有望突破5万亿元。到2021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跨越2万亿,达2.02万亿元。这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跃升,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相协调的跃升。我理解,这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湖南的实践伟力。

疫情防控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以湖南一域之稳服务全局之安。主要是,在贯彻中央部署上不折不扣,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在高效统筹上下功夫,在守土有责、守土担责上下功夫,为全国大局作出了“湖南贡献”。比如,去年针对数万旅客滞留张家界,我们当即按下“暂停键”,既冷静处置,又温情服务,受到滞留旅客的好评,网友纷纷表示“欠张家界一张门票”。在结合湖南实际上从容应对,湖南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外出务工人员多,人流物流密集,我们坚持打提前量、打时间差,并有针对性提出“三零四最”工作要求。截至目前,我省没有发生疫情聚集爆发、规模反弹、跨省外溢,没有企业和重大项目因疫情而停工停产。在积极作为上展现湖南担当,积极向全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医护人员、医疗物资等援助。今年3月,我省认真细致、成功处置了紧急停靠娄底的G2190次列车疫情,实现了疫情零传播、旅客零意外,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高度肯定。

稳住经济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以湖南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经济运行呈现出经济大盘稳、疫情防控稳、社会大局稳、居民收入稳,发展动能进、质量效益进、民生事业进,需求侧、供给侧和社会预期积极向好等“四稳三进三个积极向好”的良好态势。我们重点在“快、实、优、稳”上发力。

突出“快”,抓政策落实。在3月底迅速出台了稳工业26条、促服务业36条政策措施;在中央出台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后,我们第一时间研究制定我省实施细则,以及投资、专项债券、消费、精准招商、先进制造业、政府采购、金融、就业等8个方面专项政策,形成了具有湖南特色的“1+8”政策体系。

突出“实”,抓基础设施。召开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暨“三大支撑”工作推进会,出台“139”系列政策,推出了总投资超3万亿元的809个“五大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在以电力为基础的能源支撑方面,重点抓好南昌至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宁电入湘“一线一园一基地”、晋气入湘、安化抽水蓄能等重大项目建设,全省电力稳定供应能力较去年增加400万千瓦,今年迎峰度夏首次消除“硬缺口”,实现“紧平衡”。以算力为代表的新基建支撑方面,加快长沙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的建设。比如,我们科学精准运用超算防控疫情,将单个号码一天的轨迹查询速度从10分钟提升至1秒钟,密接分析从60分钟缩短至1分钟,算力支撑初始应用即大显成效。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动力支撑方面,主要是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攻克了以中电48所6英寸碳化硅外延生长设备和高温高能离子注入机为代表的一批卡脖子技术。

突出“优”,保市场主体。全力推进市场主体倍增、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以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等“八项重点”工作,全省实有市场主体增长20.4%,净增企业16.4万家;“万名干部联万企”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解决企业各类问题6.3万个,共为企业退减缓税费703.8亿元,实现了以企业“压舱石”稳经济“基本盘”。

突出“稳”,稳就业稳产业链。把稳定就业作为优先目标。精准出台稳市场保就业政策,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0.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5%。比如,疫情期间张家界旅游业萧条情况下,我们积极引导该市1.2万名导游通过转行电商、网上直播、“网上旅游”实现转移就业,度过了较为困难的一段时期。把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作为首要任务。及时制定产业链供应链与产融合作两张“白名单”,迅速组成专班,协调产品运输、供需对接,“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帮助破解产业链供应链不畅等问题。

当前,正是扎实稳住经济的关键期。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奋战三季度,力争当季经济增长重回6%以上,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奋进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杨浩东:谢谢毛伟明省长的介绍。请继续举手提问。

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南拥有“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嘱托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请问,湖南是怎样打造“三个高地”的?取得了哪些新进展、新成效?

杨浩东:这个问题,我们请毛伟明省长回答。

毛伟明: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们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打造“三个高地”,犹如风雷激荡着湖南人民,犹如春雨滋润着三湘大地,犹如壮丽日出照亮湖南前行的道路,既为湖南指引了发展方向,又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此,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指引湖南高质量发展、现代化新湖南建设。

也许有人会问,总书记关于“三个高地”的重要指示,寄予了湖南什么样的期待呢?我们理解,“三个高地”是基于对湖南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全面把握,要求我们在制造强国中彰显湖南担当、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作出湖南贡献、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中展现湖南作为。

那么,如何打造“三个高地”呢?我们想,不负领袖嘱托,唯当踔厉奋发。我们有成效、有办法、有信心。

有成效,是基于新时代10年我们打下的基础和条件。比如先进制造业,可用毛泽东同志的四句诗词,作形象概括。第一句,“可上九天揽月”,湖南是北斗卫星导航原创技术策源地;第二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湖南是国内轨道交通最大的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第三句,“乌蒙磅礴走泥丸”,湖南长沙号称“工程机械之都”,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企业的产品,“忙碌”于各类超级超大工程;第四句,“可下五洋捉鳖”,涌现出“海牛”深海钻机、“鲲龙2000”采矿车等一批世界领先成果。

有办法,是指我们积极探索了打造“高地”的“路”和“桥”。围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我们大力抓住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倍增等“八大工程”,实施十大产业项目,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集聚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围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我们奋力抢占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四个制高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七大计划”,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打造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和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两山”平台,建设以岳麓山(种业)实验室等为代表的“四大实验室”,搭建以轨道交通动力学装置为代表的“四大战略科技基础设施”。围绕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我们着力发挥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突出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带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营造“四个关键点”。

有信心,指湖南已尝到攀登“高地”的甜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我们打造了中国制造名片,具有了世界品牌影响。形成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等3大世界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3个万亿级产业;正如刚才张庆伟同志所说的,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前50强湖南占有4家、全国前5强占有3家。尤其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轨迹等核心技术源于湖南,分别代表着“中国高度”;湖南参与研发超高速轨道列车的605公里试验时速,代表着“中国速度”;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全球最长臂架泵车、全球最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代表着“中国强度”;海牛二号深海钻机在2000米海底打下231米的钻孔,代表着“中国深度”。我们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大幅提高了创新能力。第四代民用涡轴、第三代民用涡桨发动机填补国内空白,高精度北斗芯片等技术水平全国领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连续两年全国排名第8位、中部第1位。我们纵深推进改革开放,进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基本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创造出湖南经验,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达2万余家;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计算大会永久落户湖南,在湘投资世界500强企业达187家,中欧班列去年开行超1000列;进出口两年平均增长17.3%,今年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总量和增幅均居中部第1位。

这里,我想展望一下。今年乃至今后几年,湖南打造“三个高地”,将别有天地:将涌现一批顶天立地的世界级品牌。三一重工的全球最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中联重科的全球最长臂架泵车、山河智能的全球最高全液压履带桩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中国铁建重工的最深海底隧道盾构机向百米海底掘进,衡阳特变电工世界最高电压等级、最大容量变压器突破“卡脖子”技术。将培育一批戴天履地的产业链集群。到2025年,将培育6个左右万亿级产业、8个以上千亿级企业,以及一批800亿级、500亿级梯队培育企业。将形成一批经天纬地的算力算法平台。到2025年成为“全国领先的算法创新中心和全国先进的绿色算力枢纽”。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杨浩东:谢谢毛伟明省长的介绍。请继续举手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湖南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请问您对湖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湖南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

杨浩东:这个问题,我们请张庆伟书记回答。

张庆伟: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来到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体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如期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在这么几个方面感受很深:一是甩掉了“贫困帽子”。全省68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个数字在国内22个脱贫攻坚重点省中排名靠前;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5715元增加到2021年的13537元,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二是绘就了“山乡巨变”。周立波写了一部小说《山乡巨变》,反映的是建国初期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发生的变化。我们通过脱贫攻坚实现新的“山乡巨变”,贫困地区行路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全省所有县市区半小时可上高速,25户及100人以上的自然村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三是奏响了“大地颂歌”。极大提振了脱贫群众自力更生、奋发向上的精气神,生动诠释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这个非常重要,只要有这样的精神,“黄土可以变成金”。四是密切了“血肉联系”。鲜艳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我们很多机关干部组成工作队下村帮扶,不摘帽决不放松、决不脱钩,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从大山深处到湖区河畔,从边远乡村到新镇新城,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着三湘大地每一个角落,没有落下一个人,没有落下一个民族。实践证明,打赢脱贫攻坚战,彰显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精准扶贫思想的真理力量,践行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的是党心民心,厚植的是党的执政根基,体现的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省依然还有不少短板和弱项,比如脱贫地区产业发展不稳定、脱贫群众收入水平还不高、农业机械化率有待提升、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存在安全问题、基层组织建设还需加强,等等。其中很多问题和情况通过媒体渠道反映上来,新闻界的同志作了很大贡献,为大家点赞。我们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抓巩固、防返贫。针对脱贫基础不牢靠的问题,建立监测标准年度调整机制,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及时全部纳入监测范围;针对因病返贫问题,优化调整医保扶贫机制,完善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政策;针对发展不平衡问题,出台关于支持1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跨越发展的意见,加大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后扶力度,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是抓产业、促振兴。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落实党政同责,保护好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2021年全省粮食总产614.9亿斤。抓实产业振兴这个关键,深入实施优质湘米、粮油、湘猪、菜果茶工程,做优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2021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营收接近2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营收近1万亿元、增长7.6%。湖南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大型机械不好展开,我们加大科研投入,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率,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目前有在湘两院院士40多名、其中农业领域有8位,有“养鱼院士”“辣椒院士”。在各层次资本市场中,上市的农业企业比较多。农业产业中,我省生猪出栏量全国第二,但加工不强;湖南茶叶产量排名全国第五,品牌比较多,但效益不高,一定要让农业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补齐县域经济这个短板,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力争到2025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200亿元、100亿元以上的县(市)分别达20%、65%、95%。县域经济的本质是民营经济,岳阳华容的酸菜加工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技术改造,市场前景大有可为。前不久我到株洲醴陵调研陶瓷产业,发展水平很高,人民大会堂也在用醴陵的陶瓷;还有浏阳的烟花爆竹,全世界都需要,走进了冬奥会,很了不起。要大力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鼓励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三是抓建设、强治理。在乡村建设方面,制定了《湖南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农村道路畅通等工程稳步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77%,农村改厕、“四好农村路”等经验做法在全国推介,累计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7500多个。在乡村治理方面,鼓励基层首创精神,探索形成了清单制、积分制、屋场会等治理模式,农村移风易俗持续推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平安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四是抓队伍、聚合力。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派1.3万支工作队、3.4万名队员开展驻村帮扶,开展省内对口帮扶促共同富裕行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吸引各类人才“上山下乡”,形成了同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这次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在益阳启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效果很好。希望媒体朋友走下去,用镜头和笔头反映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讴歌新时代新风采。我们愿意跟大家一道,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谢谢!

杨浩东:谢谢张庆伟书记的介绍。请继续举手提问。

湖南卫视记者:湖南是钟灵毓秀的生态福地,习近平总书记几次来湘考察,都称赞湖南生态良好,要求“把生态系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护好”“守护好一江碧水”。请问湖南这些年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杨浩东:这个问题,我们请毛伟明省长回答。

毛伟明: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岳阳楼记》等名篇中的诗句赞美湖南的自然风光,就是对我们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和鞭策。

近些年来,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21年,全省14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7.3%,空气优良率达91%,洞庭湖总磷浓度下降至0.063毫克/升,今年上半年继续下降至0.055毫克/升。可以说,湖南正在彰显的绿色生态之美、绿色产业之美、绿色文化之美、绿色制度之美,扮靓了三湘大地、充实着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我们时刻谨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彰显绿色生态之美。以“一江一湖四水”为主战场,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和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完成3个湘江保护和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重拳整治黑臭水体、欧美黑杨、非法矮围、非法采砂等顽瘴痼疾,湘江流域水质优良率达98.7%,比2012年提高10.6个百分点,退还长江岸线7.3公里,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得到有力提升,蓝天丽日、青山碧水、万类奋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我们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造绿色产业之美。坚定不移“减污”,严控“两高”项目上马,集中力量整治“化工围江”“化工围湖”,长江干支流沿岸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基本退出;坚持不懈“降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去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千方百计“增绿”,在长株潭生态绿心,布局长沙奥体中心公园、花卉园艺博览园等绿色增值项目,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00家,国家级绿色园区10家,绿色发展指数进入全国前十,浓抹了产业链的“绿底色”,提高了绿色发展的“含金量”。

我们认真落实“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要求,弘扬绿色文化之美。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敬畏自然。在保护长江岸线上,我们着力推动“堤稳、岸绿、水清、景美”,再现了麋鹿嬉戏、江豚腾跃的优美景象;在湘江治理上,我们创造了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郴州三十六湾等治理经验;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上,我们呈现了长沙圭塘河、后湖艺术园等治理力作,让人与自然一体共融成为现实。

我们坚决落实“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凸显绿色制度之美。出台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规定、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办法等,首创总河长令,健全约谈、挂牌督办、区域限批、损害赔偿等制度。连续6年开展污染防治“夏季攻势”,制度性地推动完成6590项污染治理项目。可以说,湖南的生态保护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奋斗永无穷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对永恒的命题。我们只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保污染防治攻坚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才能保卫蓝天、碧水、净土,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杨浩东:谢谢毛伟明省长的介绍。请继续举手提问。

红网记者:湖南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文化湘军、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在全国有一定影响,请您介绍一下湖南在建设文化强省、发展全域旅游方面的情况。

杨浩东:这个问题,我们请张庆伟书记回答。

张庆伟:湖南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文化和旅游资源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十分特别、很有特色,历史上评价湖南人很有特质。“特”在哪里呢?第一,“特”在“古色”厚重。湖南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运盛,自古有“古道圣土”“屈贾之乡”“潇湘洙泗”之称,历史上造就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气象。大家都知道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岳阳楼是天下三大名楼之一。我前天专门去了汨罗的屈子文化园,也去了湘阴的左宗棠旧居柳庄,实地感悟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还有革命志士谭嗣同,不畏牺牲,展现了为国为民、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第二,“特”在“红色”炽热。共和国缔造者毛主席的家乡在韶山,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湖南走出去,在革命时期谱写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壮歌。第三,“特”在“绿色”盎然。湖南名山大川多,水系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素有“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的美誉。第四,“特”在“夜色”亮丽。以省会长沙为代表的城区夜经济非常红火,“夜观光”“夜文娱”“夜美食”“夜购物”带给人们快乐体验。欢迎大家来长沙喝茶颜悦色,吃文和友的小龙虾,到解放西路潇洒走一回。我之前到过太平老街,后来一看走不动,天很热,但人更“热”,加上湖南人的热情,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守正创新抓好文化繁荣发展,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文化强省建设和文旅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做实改革创新。深化国有文化资产、国有文艺院团等改革,广电、出版改革重组取得实质进展,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完成全省123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和2家省级技术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基本实现“一乡一村均有一个文化服务中心”,张家界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推进。

二是做深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资源、业态、产品、市场等方面深度融合。资源融合方面,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八洞村、沙洲村等新时代红色地标的旅游热度不断攀升。业态融合方面,利用互联网岳麓峰会、湖南广电IP资源优势,探索互联网、传媒与旅游融合,畅通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直播带货、网红经济潜能不断释放。产品融合方面,加大新产品、新模式培育力度,一批网红店、网红产品吸引大批全国游客前来打卡。市场融合方面,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合作。

三是做强产业实力。以擦亮“文化湘军”“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名片为抓手,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壮大。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致力打造中国“V谷”,去年营收超500亿元,到2026年有望突破1200亿元;全省共有8家上市文化企业和10余家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近年来相继有中南传媒、芒果超媒、电广传媒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根据湖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将超过5000亿元,旅游业年总收入将达1.3万亿元左右。

四是做优全域旅游。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着力打造“五张名片”,即以张家界为代表的奇秀山水名片、以韶山为代表的经典红色名片、以长沙为代表的都市休闲名片、以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名片、以南岳衡山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片,全省旅游服务品质化、旅游治理现代化、旅游效益最大化成效明显。为进一步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每年举办一届旅游发展大会,集中整合项目、资金、政策等要素,推动承办地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环境优化、产业融合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四个提速”,着力实现“办一次会、兴一座城”。首届旅发大会即将于今年9月下旬在张家界举办,届时还将发布旅游的内容、介绍旅游情况、开展旅游观摩,建议多请媒体朋友去体验,给我们多提建设性意见,帮助实现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热忱欢迎各位朋友、社会各界人士来参加我们首届旅发大会。

谢谢!

杨浩东:谢谢张庆伟书记的介绍。请继续举手提问。

湖南日报记者:近些年来,湖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显著成效,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1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结果中,湖南排名全国第8位、中部第1位。请问湖南在优化营商环境上采取了哪些举措?

杨浩东:这个问题,我们请毛伟明省长回答。

毛伟明: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首先向记者朋友们介绍一个场景:今年上半年,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一直开到市州、县市区、园区,明确了“十个坚决”措施,以营商环境短片曝光了一批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这种“晒问题、比做法、看进步”的硬手段,对全省触动很大,各级各部门都有坐不住、坐不稳的感觉。优化营商环境,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即一品牌、一生态、一领先和一首创。

一品牌,是指我们创造了“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品牌,实现了企业群众一件件“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一次办好”。“一件事一次办”2020年上升为国家“放管服”改革重要举措,2021年被写入党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目前,全省企业平均开办时间从过去的5个工作日,压缩至现在的1.5个工作日以内,部分市县半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一生态,是指我们进一步培育、保护、净化市场生态,强化制度供给、维护市场秩序、营造法治环境,让市场环境“水”更清、市场主体“鱼”更多。比如,我们明确了“五好”园区创建目标,推动园区“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狠抓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大力推动“湘商回归”,成功举办第十届全球湘商大会,推动“五回”,即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人才回聚、总部回建。目前,湖南的工业体系完整和配套能力较强的优势愈发明显。在湖南,每10秒就可以生产一件铝轮毂,每80秒就能智造一台发动机,每5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挖掘机;在轨道交通重镇株洲田心,“一杯茶”的工夫,就可将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在方圆5公里范围内全部集齐。

一领先,是指我们开展市县营商环境评价,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园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并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全省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去年引进163家“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48个,实际到位内资1.13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367.6%。

一首创,是指我们率先推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六个一”举措,即“一榜一奖一中心,一册一办一平台”,以“一榜”树标杆、“一奖”促升级、“一册”明政策、“一办”优环境、“一中心”强服务、“一平台”促创新,着力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全省市场主体连续8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实有市场主体超过618万户。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突出抓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十个坚决”措施,加快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让优化营商环境这项“软”工作,成为“硬”工程。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杨浩东:谢谢毛伟明省长的介绍。请继续举手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十步之内,必有芳草”高度评价湖南在中共党史上的重要地位。我们想知道,湖南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的建设,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杨浩东:这个问题,我们请张庆伟书记回答。

张庆伟:我很愿意谈一谈这个问题。湖南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建政的重要策源地,奔流不息的湘江水,孕育滋养着这片伟人故里、将帅之乡、革命摇篮。我到湖南工作的第一天,就专程前往韶山,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瞻仰毛主席故居和纪念馆,既是表达我对共和国缔造者的敬仰,也是表达建设好伟人家乡的决心。讲到湖南在百年党史中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指的是从湖南这片红色热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10位开国元帅湖南有3位,10位开国大将湖南有6位;中共一大召开时13位参会代表有4位湖南党员,全国58名早期党员中湖南占20名;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起义、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红军在长征结束时有三个方面军,其中由贺龙元帅任总指挥的红二方面军的诞生地就是在湖南张家界,主要是由红二、红六军团及红三十二军组建而成。这些天,省台播出了三集纪录片《追寻贺龙元帅》,之前我也曾到贺龙元帅家乡探访,了解到贺氏宗亲革命英烈达2000余人,心里久久难以平静。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到党创建的12块革命根据地,其中名称带有“湘”字的就有4块。第二句是“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指的是湖南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巨大牺牲、写就浴血荣光。据统计,自1927年至1949年间,全省有名可查的烈士达15万多人。今天的三湘大地,遍布着革命先烈的红色足迹,宛若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拥有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2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300余处,革命文物资源总量和重要革命文物数量居全国前列。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这一重要指示要求,充分挖掘利用湖南红色资源“富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革命精神发扬好,将老一辈革命家开创并为之奋斗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以湖南一地一域发展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运用红色资源加强革命理想教育。每一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一处革命遗址遗迹、每一件红色文物藏品,都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一个信仰熔铸点、一座红色基因库,承载着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政治本色和信念追求。我们把红色资源作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深入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加强革命纪念设施修缮保护,加强革命文物史料收集整理、展陈展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用起来、亮起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后,我们新一届省委常委班子和现职省级领导到省党史陈列馆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目的就是带动全省上下深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坚持把革命理想教育融入党的政治建设之中,出台深入推进政治建设考察的意见和办法。

二是讲好红色故事加强初心使命淬炼。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红色故事如数家珍,特别是曾多次提到发生在湖南汝城沙洲村的“半条被子”故事,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我们精心组织开展“潇湘红色故事汇”主题宣讲,引导党员干部从党史学习中悟初心、明使命,大力弘扬“半条被子”精神,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省级领导带头领办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以“事不在小、关键在办”的态度,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就业、托幼、治污等方面,出台了一批惠民利民政策措施,实施了一批为民便民项目工程。在管党治党实践中,坚持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打击什么。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持续深入整治“打牌子”“提篮子”“拉款子”、涉砂涉矿、违规经商办企业、违建别墅、违规举债和虚假化债等问题,强化群众最关心领域的监督执纪问责,深入整治民生领域的“微腐败”、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湖南历来是孕育伟大精神的热土、彰显革命传统的高地。无论是伟大建党精神,还是其后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无一不饱含着湘籍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的牺牲与奉献。“断肠将军”陈树湘的壮怀激烈,任弼时、许光达等湘籍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加拼命”的崇高风范,至今被后人传颂。我们深入挖掘提炼与湖南密切相关的革命精神,在重温历史中传承革命精神,在赓续红色血脉中激发昂扬斗志,要求党员干部把“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转化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责任感,以“钢牙啃硬骨头”的顽强意志攻坚克难,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形成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全面加强干部队伍纪律作风整顿,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重实干、求实效在三湘大地蔚然成风。

谢谢!

杨浩东:谢谢张庆伟书记的介绍。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发布会的答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各位记者朋友还需要了解更多的情况,发布会后请与省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联系。

各位记者朋友,刚才,张庆伟书记作了主题发布,并和毛伟明省长共同回答了记者朋友们提出的8个方面的问题。当前,湖南正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希望各位记者朋友继续关心湖南、宣介湖南。

感谢张庆伟书记,感谢毛伟明省长,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专题:中国这十年·湖南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