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叶,拾趣人间

2022-08-05 08:58:13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玉兰花之三》 金一德 70x60cm 2021年

湘江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一朵花,一片叶,人们可以理解整个世界。花叶,承载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记录着人们对美的追寻。

纵观中西艺术史,艺术家们对鲜花、水果与器物等元素的描绘数不胜数,在历史久远的中国汉代、欧洲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瓶画和壁画中,以及各类绘画作品中,俯拾皆是。这些饱含美好和生机的作品,如今被统称为“静物”。

中国的静物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画家李嵩所画的《花篮图》。在李嵩笔下,精致、典雅的藤篮里,一朵朵盛放的花朵,鲜丽而缤纷。画家以一笔笔生命力充沛的线条和细腻的敷彩手法,折射出繁花似锦的大自然,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亦油然绢上。而花篮及提梁弯曲的弧度,满篮子插花,形成了整体的体积感,仿佛一切在三维空间环境中。但那时并没有静物画的概念,仅仅是把花果等静物作为一种描摹对象,借此训练绘画技法与陶冶情操。及至宋元,文人画的水墨写意,为“静物”注入了放逸抒怀与人格士气。这种绘画思想日益成熟,成为中国艺术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品格,传承至今。

西方艺术史上,1490年(明朝弘治三年)意大利画家汉斯·梅姆林的《瓶花》是欧洲第一幅以独立艺术形式出现的静物作品。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在人文主义的视野下,静物受到了画家们的青睐。画家们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皿、蔬果、花卉的精描细绘,来表现他们对世俗生活的热爱。19世纪末20世纪初,静物油画,作为西方绘画的一个品种传入中国,植入了中国文化土壤。

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院长、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王辉认为,中国的静物画真正出现,源于油画引入中国,几乎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同步。早期,中国画家主动向西方取经,掀起了留学热潮。李铁夫、李叔同等人就曾画过不少静物画。此后,在刘海粟、林风眠、徐悲鸿和严文梁等教育先驱的倡导下,静物画被正式确定下来,成为了美术院校的基本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严文梁等人,都曾用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方式,对静物画进行探索。由此,也就构成了静物画的中国模式。

百年过去,中国几代艺术家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艺术珍品,成为中国静物油画宝贵的文化遗产。静物作为绘画的一个题材内容,贴近民生,融入生活,其亲近可感的审美价值具有广泛的社会承载面。如今,静物画作为当代绘画最为主要的题材之一,俨然成了画家表现对象与寄寓情感的精神形式。

近日,由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长沙市李自健美术馆、《中国油画》杂志社主办“心境·物语——首届中国写意油画静物专题研究展”展出。展出的120幅静物作品,虽然题材局限于静物,表现方式确定为写意,但艺术家的表达包罗万象。当代著名油画家金一德的作品《玉兰花之三》,玉兰花素朴高洁,却被画成岁月狂飙,既有沧桑之气,又有翻墨之韵。油画家赵培智的《花》被赋予了厚重质朴的颜色,开启了一场暖灰、深褐、深绿的色彩变奏。黄礼攸笔下的《花儿2》,则展现出“乱花迷人眼”的浪漫与热烈。王辉认为,本次展出的作品展示了现阶段中国油画界中青年艺术家在这个题材创作中的优秀水准和学术品质。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杨卫认为,观看展览,可试图回到内心真实感受,以一种透明与洁净的心态去感知和触摸世界。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