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丨盛和钧:诗墙名贤篇 半部文学史——重读陈白一、陈明大石刻人物画《题咏名贤图》

2022-06-24 16:57:05 [来源:湖南文艺网] [编辑:欧小雷]
字体:【

诗墙名贤篇 半部文学史——重读陈白一、陈明大石刻人物画《题咏名贤图》

文丨盛和钧

《题咏名贤图》(长卷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当代文艺家要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今天重读上世纪九十年代镌刻在“中国常德诗墙”上家喻户晓的人物画长卷《题咏名贤图》,依然无比激动,感慨万千。这幅纵贯2300年、量容半部中国文学史的石刻画,是湖南省荣获“优秀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美术大师陈白一及其长子陈明大联手为常德诗墙创作的,既古拙典雅和潇洒明丽,又极富时代特色和湖湘风情,堪称守正创新、生面别开的旷世杰作。陈氏父子回答时代之问,这幅立意真实、构图神奇、笔墨倾情的答卷,为新时代的人物画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湖南常德古称武陵,乃荆楚要地,人杰地灵,名贤毕至,题咏不绝,历史上题写常德的诗篇不下万首。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旨、结合发掘地方特色文化的中国常德诗墙,选定了从先秦到晚清28位与常德关系密切且题有武陵诗词佳作的历代名贤,并邀请知名画家创作这些人物的图像,以彰显常徳辉煌的人文背景和历史地位。常德诗墙请当代工笔画大师陈白一及其长子为诗墙创作《题咏名贤图》,期盼他们能为常德创作出芳流百世、辉耀千秋的巨幅壁画来。

《题咏名贤图》(长卷之二)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这是美术创作的基础。”这是陈白一探索开拓工笔画创新发展之路的切身体验。《题咏名贤图》描绘的对象却全是古典人物,这又该怎样才能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与统一呢?画家父子俩一头钻进湖南省图书馆的书山画海中,遍查有关的历史资料;又辗转常德各地,同熟悉地方史料的专家、学者座谈讨论;再深入到沅水、澧水的一些地方考察与写生。这样认真学习传统,认真深入生活,父子画家得出了一个“立意求真”的认知,决意把历史上的名贤图谱、群众心目中的英杰形象,同时代的精神风范、常德的地域风情紧密结合,在“真”字上狠下功夫,创作出一幅新时代新的工笔人物画卷。

绘画这门视觉艺术,是通过优美构建物象及外在形式向内在精神的转化而引人入胜的,重在韵味悠长。陈白一父子从开始就注意人物的组合排列和构图间的相互关联,塑造正反、前后、坐卧、立行等不同的姿势和神态,以优雅的曲线给人以音乐般圆润婉转的美感;而后又对画面整体的结构、韵律、节奏,人物比例的大小以及动态、势向等等,反复进行调理。当时年近七十的陈白一总是不顾劳累,伏案挥笔,追求心手相合、抒情写意的线的飞动、墨的润华,自然溢出深层的精神轨迹;为不让老父太多辛苦,陈明大则处处抢在前面,尽倾心智,务求父子俩的共识得到淋漓尽致的挥洒,曲尽其妙地张扬,让优美的旋律响彻长卷。

融诗、书、画、印于一体,是中国画的传统特色。深谙中国绘画要旨的陈氏父子,在与诗墙同志商定诗意题款之后,也早早就约请长沙友好著名金石书画家杨友吉,为每位名贤各刻制一两方题署名章。杨友吉乃齐白石的同乡,与陈明大同为新中国的同龄人,视陈白一为师长,闻讯肃然欣诺,全力以赴,精心刻制了28位先贤印章30方(其中王安石、王守仁各2方),以助先贤名士人物画像竞焕神采。在美妙笔墨构成的黑白分布的画面上,分头钤盖上这方方朱红色印章,点破墨生五色的情致,增添朱红焕金的色彩,顿显一片耀眼的光华!计白当黑的背景设计,虚实相生;笔走龙蛇的书法题款,错落有致;在风流洒脱、情趣横生的白描物象中,钤上红彤彤的朱色印章,对比强烈,诗意盎然!诗、书、画、印组合于《题咏名贤图》上,互相衬映,互为显彰,大大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深化了画面的境界,给人以更多元的审美享受。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与形式美特征,是此长卷构图神奇之所在。逶迤壮阔的诗国长城,意蕴深远的名贤题咏,徜徉其间的新时代的人们,心里该会漾起怎样的涟漪……

《题咏名贤图》(长卷之三)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陈氏父子画家创作完成了别开生面的石刻人物画《题咏名贤图》,把对传统的弘扬与创新融汇于心里,溢出于画面,向着高远的志趣,转换为人文的精神境界。他们企盼欣赏、观览此画的受众,能够感动于入情入理,起伏于节奏韵律,趣味在理法之外,获得一种高雅的审美享受。

来源:湖南文艺网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