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精灵!洞庭芦苇荡,麋鹿群出没
父子两代的守护,给了它们温暖安全的庇护所
图片源自公益活动“续写麋鹿传奇”,拍摄于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 易梓林 摄
随着汛期到来,洞庭湖水位逐渐升高,湖水淹没地势较低的湖滩。守护麋鹿多年的湖南小伙何东顺,每天都会到红旗湖水域、煤炭湾水域仔细查看,张望着是否有“迷路”掉队的小家伙。
作为我国特有的物种,曾在中国消失近百年。洞庭湖湖滩上生活的它们,却是洪水冲来的意外惊喜……这一期的神奇生物,让我们走近林中精灵——麋鹿。
■全媒体记者 田甜 视频 见习记者 曾冠霖
汛期到来,“林中精灵”面临频繁“搬家”
6月15日清晨6时许,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味道。深吸一口气,鼻子里隐隐翻滚着泥腥味,这是湖南进入雨季最明显特征。天还未完全亮,岳阳市东洞庭生态保护协会工作人员何东顺早早地开始了一天的巡湖。沿着东洞庭湖湖岸逐渐深入,日渐高涨的水位,让他的心始终悬着。他细细打量着湖面,生怕错过被高涨水位围困落单的麋鹿。
“一周之前,因为水位升高,几十只麋鹿正准备往地势更高的湖滩迁移,搬家会随着水位升高一直持续。”说到麋鹿,何东顺眼神柔和,回忆起2017年与它们初见时的情景。麋鹿属鹿科,头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了“四不像”的别称。作为我国特有物种、世界珍稀动物,却一度在中国消失。
“麋鹿一般都是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在洞庭湖的深处。”顺着何东顺手指的方向,洞庭湖深处,满眼的芦苇丛遮挡着远看的视线。而在这片茂密的芦苇背后,就住着选择湖滩为生活地的麋鹿,“咱们湖区就有200多头麋鹿,几十只一群,分布在湖滩各处。”
在何东顺看来,喜好群居的麋鹿在中国历史上却是孤独的。由于过度的猎杀和栖息地被破坏,麋鹿逐渐在野外灭绝,转而成为皇家园林动物。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很长,发生在从春秋战国到清末的数千年内。
1985年中国开展麋鹿引进项目。此后,它们逐渐在北京麋鹿苑、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湖北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繁衍。由于气候不适、洪水泛滥、经费不足等原因,麋鹿种群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生存难题。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中,一群麋鹿为了求生,就从湖北石首冲破栅栏,泅渡长江,抵达洞庭。正是这场洪水,为湖南“冲来了”一群憨厚可爱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父子接力,为洞庭湖护出更好的未来
“麋鹿虽然是团结的群居动物,但在家园被淹需要迁徙时,种群的优胜劣汰就会非常明显。”每遇汛期,湖水没过麋鹿聚集的湖滩,鹿群开始迁徙。擅长游泳的成年麋鹿对水并不惧怕,但对于身型较小的幼年麋鹿来说,这是一场不小的考验。
游在队伍最前端的是族群里最健壮的成年麋鹿,紧随其后的则是还未成年的小鹿,此时的它们正在经历自己成长阶段中第一次关于生死的考验。遇上小麋鹿体力不支,成年麋鹿会回过头来,用角拱着它们前行。
“我们一般只会远距离观察,只有确定小麋鹿确实落单被困,而且快要被淹没的时候才会出手干预。”何东顺告诉三湘都市报记者,在救助被困的小麋鹿时,一定会先蒙好它的眼睛,“小麋鹿胆小,不能让救助行为变成一种伤害。”
2017年,何东顺第一次救助被困洪水中的小麋鹿,那是他首次以守护者的身份出现在这片熟悉的水域。何东顺是“渔三代”。爷爷就在洞庭湖打鱼为生,父亲何大明是天生捕鱼的好手,1997年,何东顺出生在洞庭湖。
2015年,渔民们申请成立了湖南省岳阳市东洞庭生态保护协会。那时,何东顺已是一名大学生,在长沙读书,寒暑假回家都会陪着父亲巡湖。毕业后,何东顺向父亲提出,要回到洞庭湖从事湿地保护工作。何大明一口答应,他知道儿子回来,是希望为母亲湖护出一个更好的未来。
“6月1日,湿地保护法实施,相信会给洞庭湖生态带来很大的改变。”谈及未来,何东顺表示,他会一直为这群林中精灵护好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