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睿
立湘江岸边,看漫江碧透,逛窑湾老街,体验老湘潭民俗风情;
来“莲乡”花石,赏“接天莲叶无穷碧”绝版美景,品“全莲宴”美味佳肴;
登国家森林公园东台山,览漫山雪景、云海翻腾;
到毛主席家乡韶山,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观看红色大剧,感受伟人气息……
伟人故里湘潭,处处如画,步步皆景。
乘着全域旅游蓬勃发展的东风,湘潭市深耕文化沃土,高举“红色文化”旗帜,将这片土地的文脉、文韵、文气融于隽秀山河里,向人们展示一个如诗如画的新湘潭。
深耕红色资源,昂起红色旅游龙头
湘潭,一座比“网红”城市更红的城市。这里名人、巨匠灿若星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伟人故里”的名号蜚声中外。
作为湖南红色旅游龙头,韶山红色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在韶山开幕,展示我省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新成果;“神十”返回舱落户韶山,航天精神与红色基因交相辉映;韶山至井冈山红色旅游铁路专线开通,湘赣两省红色旅游发展迎来“黄金”时刻;月壤在韶山“安家”,“最忆韶山冲”大型室内情景剧开演,游客纷至沓来……
韶山以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聚焦红色主题,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产业,打造红色品牌,通过举办大型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红色旅游推介会,开展区域战略合作等,让红色旅游从单一参观、瞻仰型向兼具瞻仰、体验、教育、会展的综合型转变。近3年,韶山市各旅游景点年均接待中外游客近2000万人次。
湘潭文旅因“红”而强。依托丰厚的红色资源,文旅产业不断融合,文旅项目遍地开花。
毗邻彭德怀纪念馆的湘潭县乌石镇乌石峰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形式,打造“三十六坊”乡村研学旅游基地。
湘乡市围绕毛泽东湘乡求学旧址,黄公略、陈赓、谭政、李卓然等将帅故居做文章,开辟集红色研学、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红色摇篮·魅力湘乡”一日游。
湘潭市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湘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主题,推动旅游要素、资源、产业、区域融合,加快红色旅游国际化步伐,形成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湘潭模式”。
依托文物古迹,擦亮特色文旅品牌
3月2日,天气转晴。在湘潭市雨湖区沿江风光带,十八总城市文旅产业综合体项目正在进行外墙施工。上百栋建筑沿江而立、鳞次栉比,从高空俯瞰,宛如在湘江大堤镶嵌了一道金边。
明清时期,湘潭湘江西岸码头林立,米、盐、布、药材商铺云集,繁荣的水运贸易成就湘潭历史上“小南京”“金湘潭”的盛名。为再现“金湘潭”辉煌,湘潭市引进湖南源福文旅公司,投入30亿元,按照“三街九坊十八景”规划结构,将特有的“城总文化”、红色资源融入其中,打造集民宿、民俗、酒店、文创、文旅于一体的城市文旅产业综合体。
在湘潭,依托文物古迹等资源打造的特色文旅项目风生水起。
今年春节期间,窑湾历史文化街区油鼓擂动,火龙翻腾,特色小吃、工艺品琳琅满目;入夜,万楼灯光秀,流光溢彩,绚丽多姿;齐白石文化旅游区,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抓好文化遗产利用和保护同等重要。”湘潭市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湘潭拥有不可移动文物点550余处、可移动文物32911件套。这些历史遗珍,讲述湘潭故事,赓续千秋文脉。
2019年,湘中考古工作站挂牌成立,参加湘潭十八总商业街项目、杨嘉桥老虎坑遗址、九华地通公司用地项目等抢救性文物考古勘探和发掘,重点对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湘潭旧址(三义井、宽裕粮行等)、陈赓故居、黄公略故居等进行保护和修缮。
借力绿水青山,生态旅游蓬勃发展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踏春好时节。3月3日,湘潭市民李敏带着朋友从城区出发,沿芙蓉大道一路北上,在盘龙大观园赏花拍照,在昭山登高远眺。李敏感叹:“家乡的景点越来越多,风景越来越美。”
随着生态旅游不断兴起,湘潭市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推出了一大批游乐性、参与性和体验性较强的旅游项目。
位于长株潭“绿心”地带的昭山镇玉屏村,凭借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开发途居昭山房车露营地项目,建成充满自然情趣的生态露营地。
坐落在湘乡市东山湖畔的茅浒水乡度假村,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成为湘乡有名的观景地和休闲“后花园”。
雨湖区姜畲现代农业示范园华银生态园,发展生态种养、拓展训练、农业科普、绿色餐饮等项目,人气爆棚。
近年来,湘潭市旅游部门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在近郊地区,重点开发观赏游览、体验农作一日游项目,构建以昭山、水府旅游区、湘江风光带为主的“一山一水一轴”生态旅游圈。
山水风光,融合独具特色的人文、民俗、美食,一条精美的湘潭生态旅游产业链逐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