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已露尖尖角——湖南青年人才巡礼】朱晓波:追梦下一代锰基锂电池的“新湖南人”

2022-02-19 07:40:57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喻玲 凌镇之

“请进!这是学校根据我的科研需求支持搭建的实验室。”2月17日上午,记者好奇地走进长沙理工大学湖湘学者朱晓波的实验室。

朱晓波主要从事二次电池材料与器件尤其是高电压锰基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在宽敞透亮的实验室里,材料合成设备、电池组装设备、电池测试设备被分区域规整摆放,无处不透露着技术工艺的严谨和精细。

这里,是30岁的朱晓波在湖南筑的“巢”,也将是他起飞的地方。

“波”光粼粼,为何流向潇湘

朱晓波是安徽人,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主要开展锰基铁基正极材料相关研究。2018年博士毕业后,他留任昆士兰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并担任锂电池正极材料方向负责人。

心系祖国的他,一直期待学成投身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当时,国内向他抛出的“橄榄枝”也不少。

“江苏、湖北,还有老家安徽那边都有些高校问过我,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湖南。”朱晓波说,与湖南的结缘来自一次短暂的拜访。

2019年,朱晓波回国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顺道来长沙拜访师兄、长沙理工大学贾传坤教授。贾传坤给他讲述自己在湖南的奋斗故事,以及湖南省及长沙理工大学对人才的支持力度。

“那一次,我就对长沙这座幸福感极高的城市印象深刻。”朱晓波回忆。

长沙理工大学人事处处长刘宏伟告诉记者,朱晓波是湖南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中所需的绿色能源高层次产业链人才。“为吸引他来湘发展,学校高度重视,在省里下拨的人才团队项目经费之外,还为其配套提供了充实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并在他回国前就准备了免费过渡性住房,搭建了实验室,确保他回国后能安心、快速地投入工作。”

“学校还为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缩短了我们评定职称的时间,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重大激励,能够让我们更加心无旁骛地从事科研工作。”朱晓波说,“我现在经常向国外的同学、朋友推荐湖南,这里的人才支持政策真的很给力。”

今年,朱晓波的新婚妻子也来到了长沙,小两口在长沙买了新房。他们称自己是“新湖南人”,言语间,“新湖南人”的幸福感挂在脸上。

“波”澜壮阔,助推绿色湖湘潮

在碳中和以及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的大背景下,锂电池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电池的资源和成本越来越成为阻碍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挑战。

寻找成本低、性能不低的材料一直是朱晓波的攻坚目标。他把目标锁定锰,这些年来,他从分析材料与电池的失效机制出发,通过化学与材料学的手段,为高电压锰基正极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有效的支持迅速转化为可喜的成果。回国不到一年的朱晓波,与团队老师合作,指导研究生多名,完成研究工作数项,其中一项正是他在高电压锰基正极材料上的深耕与突破。

“稳定性一直是高电压锰基正极材料的一个难题。”朱晓波在几年前做高电压锰基材料过程中,发现了一种表面改性方法能够极大提升其在电池工作中的稳定性。回国后,经过不断的实验论证与补充,研究成果近日已被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子刊接收。

“专业发展环境,是坚定我来长沙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朱晓波坦言,“新能源材料是国家战略需求,也是湖南的优势产业。湖南拥有上百家规模企业,拥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我希望能通过产学研的合作,推动下一代无钴低镍电池在湖南的技术落地,为湖南新能源新材料的特色发展献智献力。”

为助涌绿色湖湘潮,朱晓波不忘激起“后浪”。他正积极推进长沙理工大学与国外的一些国际一流高校和实验室进行教育与科研合作,提升学生的知识与科研技能,为新能源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培养后备人才资源。

相关专题:小荷已露尖尖角——湖南青年人才巡礼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