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晚,北京市朝阳区奥众冰上运动俱乐部,北京1979冰球队的队员在冰上进行激烈对抗。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胡锐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亮
脚踩冰刀带球突破,一记门前近角抽射,球进了……2月16日晚,北京市朝阳区奥众冰上运动俱乐部,十几位年逾六十的北京“老男孩”上演着一场精彩的冰上对决。
从赛前的热身准备、排兵布阵,到冰上的激烈对抗、进球欢庆,再到赛后的气喘吁吁、酣畅淋漓,北京1979冰球队的队员们,还是数十年前的那群追“冰”少年。
现场
因为热爱,归来仍是少年
“还是喜欢打冰球,所以每周都来打两场。”赛后,吴林喘着粗气说,每周三、周六,北京1979冰球队都进行一场内部的例行赛。
成立时,因队员均来自1979年被解散的北京什刹海体校冰球班,故球队取名“1979”。
什刹海体校冰球班曾多次代表北京参加全国比赛,鼎盛时取得过全国第六的好成绩。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后,之前冰球班的学员相互召集,队伍重新组建了起来。
应国盛2016年进队,恢复打冰球后,他感觉年轻的精神劲回来了,体重也从之前的100公斤降至80公斤,“对抗性运动消耗大,我以前就出门溜溜弯什么的。”
“40年过去了,条件好太多了。”球队发起人之一黄毅军指着场内的一个玻璃展柜介绍, “这是上世纪70年代我们用的木制冰球杆。”他说,以前的木制球杆是直的,他们拿回家在暖气上烤一烤,或用热水烫一烫,再自己掰出个弧度。
“现在不仅冰球的装备更科学、丰富,冰场也越来越多。”黄毅军感叹。据北京市体育局的数据,目前北京18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冰面数量达到49块。
传承
星火燎原,为冰球发展摇旗呐喊
场上,两名“外援”十分抢眼。
“我为白队进了3球。”邹镇远目前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父亲是北京1979冰球队队员。
在父亲的影响下,邹镇远从小就酷爱冰球。“两岁学滑冰,5岁就跟父亲打冰球。”作为学校冰雪轮滑社社长,邹镇远近期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组建一支陕西高校冰球队。”
场上唯一的女性,在北京大学读研的贺可心也进了一球。“今年1月,我来周叔叔的公司实习,第一次接触冰球就喜欢上了。”贺可心说,之前她练了四五年的花样滑冰,学冰球上手较快。
贺可心口中的周叔叔是当天白队守门员周云杰。2015年北京1979冰球队建队后,他投资兴建了一座冰场,冰场开业后成为球队训练、比赛的大本营。
“我们除了坚持训练、比赛,还会去考教练、裁判证。”曲正因肩膀负伤没能上场。他介绍,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后,北京冰雪运动的氛围越来越浓,北京1979冰球队也吸收了很多新鲜血液,“目前队伍已从最初的9人扩大至40多人。”
不仅如此,球队成员还积极参与全市各种冰球赛事、活动,为冰球运动的发展摇旗呐喊。
今年1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授予该队“冰雪推广示范集体”称号,以表彰他们在推广冰雪运动方面做出的贡献。(湖南日报北京2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