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有力度 振兴有温度——解码全力培育“制造名城 幸福株洲”背后的党建动力

2022-01-24 07:55:25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作者:戴 鹏] [编辑:刘茜]
字体:【

非公企业党员乘坐红色专列。

荷塘区前进村小区选举楼栋长现场。

居民一起开心包饺子,欢度幸福邻里节。

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到抗疫一线。

株洲市天元区新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本版图片均由株洲市委组织部提供)

戴 鹏

1月22日,在芦淞区贺家土街道文化园社区翡翠园小区,居民们交口夸赞,干净整洁有序的环境是诗意栖居,称“这是小区有了党支部后带来的新景象”。

一个个居民小区,就是株洲这座城市的细胞群落,基层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都在这些细胞群落里体现着。

去年来,株洲为进一步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立足动力城市特质,通过健全组织、拓展阵地、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做活治理、强化保障,着力构建全区域统筹、各领域融合、多方面联动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社区弄堂内、高楼大厦中,还有产业园区和田间地头,解码株洲是如何不断创新、发展和稳固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动员力,为地区发展凝心聚力,实现发愤有力度、振兴有温度的。

一条主轴带动,激发思想源动力

基层怎么治理?在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有不同的思路。

但在中国,要办好基层的事请,关键在党。对于株洲而言,破解基层治理问题,党建是“金钥匙”;实现治理现代化,党建是“加速器”。

株洲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的奋斗目标。

这不仅要求株洲提升硬实力,在全省打造“三个高地”上当先锋打头阵,把株洲建设成动力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更要改善软环境,切实回应企业和民生关切,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文明典范株洲、数字智慧株洲、创新创业株洲、生态宜居株洲、品质魅力株洲。

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明确提出要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大力实施“动力党建”工程,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以增强思想源动力、组织内动力、发展推动力、治理聚动力和落实驱动力。

正如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所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融入到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关注、最现实的问题上来,畅通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渠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采访中,株洲市不少干部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

全市上下思想统一、政治团结、行动一致,株洲把抓落实作为党性原则、纪律观念、责任担当的具体表现,激发了推动党建主责落地、重大部署落实的源动力。

于是,株洲上下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大局看问题,哪里工作上不去,党建就补哪里,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动员力,充分发挥在所有工作之中,成为株洲这座城市发愤图强、重振雄风的根本遵循。

荷塘区制定了基层治理“大培训、大走访、大推选、大创意、大评选”等“五大”活动,由区级领导带头,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开展各类培训60余次,在25个试点城市小区选举了第一批楼栋长404名;统筹区级资源向下倾斜,做实社会组织“微项目”,探索志愿服务“积分”激励机制,全方位推进基层治理工作,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格局。

芦淞区将社区内的党建和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统合成“一张网”,并推动各类事项及时在网格内得到解决,实现了“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的实践成效。

通过因地制宜,实施“动力党建”工程,株洲坚持“大党建”工作理念、“差异化”工作方法、“融合式”发展形态,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

构筑党建“共同体”,提升组织内动力

耄耋老者潇洒舞剑,天真孩童快乐玩耍……每天清晨,晨练队伍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与鲜花互动,与绿树相伴。

在株洲,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文明和谐、友善互助、欢乐祥和的浓厚氛围,彰显着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会治理的澎湃动力。

如果在株洲走街串巷,你会发现“党员小家”始终是最醒目的存在,里面布置了党建宣传栏、荣誉展示柜、开会学习的桌椅一应俱全,实际就是一个小小的红色堡垒。

如果说基层党组织是组织形态的战斗堡垒,那么,“党员小家”就是物质形态的战斗堡垒。唯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党组织才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依托,基层的党建、治理、服务工作就有了实体支撑,党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动员力也可借此大大增强。

正是基于上述认知,近年来,株洲着力抓好党建工作的延伸和拓展,按照组织覆盖不漏单位、内容布局不漏项目、党建工作不漏环节的要求,扩大党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建立起“全域党建”组织体系。

在农村建立了“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党组织体系,形成了一贯到底、上下联动的基层党建组织体系;“市委—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五级组织体系,更将党的领导贯穿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成为株洲全市上下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

阵地全覆盖了,如何发挥党组织坚实堡垒作用呢?

株洲推行街道“大工委制”、社区“兼职委员制”,以组织共建、活动共办、事务共商、资源共享为纽带,健全定期例会、联席会商等协同机制,构建了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横向互通、有机衔接的联动体系。

芦淞区贺家土街道地处株洲市中心老城区,居民人口5.8万余人,老龄人口占比将近20%,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尤为迫切。通过实行“大工委”制,株洲市芦淞区贺家土街道跨行业、跨层级吸收辖区内有影响力的单位党组织,市图书馆、市八中、省直中医院等为代表的文教卫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百姓收获更多福利。

“兼职委员”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以前,包括各类小矛盾、小纠纷,五星社区每个月约有10起报案需要处理,现在减少一半。”说起株洲经开区云田镇五星社区邻里关系的变化,居民们纷纷点赞。变化的背后,是五星社区将基层警务融入党务政务,由民警担任社区党支部兼职委员,参与社区服务与治理的新模式。

科学谋划“破题”,精准部署“解题”。目前,株洲市城区各街道共吸纳街道“大工委制”成员单位670余家,拥有1204名社区“兼职委员”。

支部建在小区里,城市治理聚动力

欢声笑语中,小区一派祥和……车辆停放紧密而有序,商户的摊位自觉地摆在红线内,小广场上,带孙子的老人们在惬意地闲聊……

置身于天元区华晨御园小区,令人备感温馨和谐。很少有人会想到,这里曾是居民遛狗不拴绳、宠物粪便“常驻”走道、垃圾未分类就往垃圾桶里丢、业主违规停车占用小区消防通道等种种矛盾突出的小区。

2020年7月,华晨御园小区成立党支部。有着36年党龄的退休老党员刘玉富,主动扛起责任,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在40余名党员的共同努力下,一批该小区居民关注的难点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去年11月6至7日,株洲市举办首届城市“幸福邻里节”,近500位小区居民,在基层党组织带动下,走出家门交流互动,感受邻里深情,对邻里关系有了重新认识与思考,实现从“陌邻”到“睦邻”的转变。

去年12月18日,株洲全市805个小区陆续举行应急演练,锻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应对疫情、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从“幸福邻里节”到应急演练,株洲坚持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通过整体推进小区党支部建设,完善党群服务体系,擦亮“动力党建·活力家园”品牌,走出一条夯实党在城市执政基础、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路径。

目前,株洲市已组建小区党支部723个,基本实现城市居民小区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全覆盖”。这些小区党支部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倾听民声,把“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尽可能解决群众诉求,及时跟踪问效。去年,全市小区党支部共收集、解决居民诉求4700余件,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成效显著。

株洲基层党建工作不只下沉到小区,更走进楼栋,走进每家每户,用看得见的变化回应居民的关切和期盼,犹如在幸福生活中又加了一把糖。

株洲连续7年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的基础上,大力举办“在职党员进小区,服务群众办实事”活动。5000多名在职党员线下开展志愿服务。

为应对“银发潮”,石峰区明确以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采取壮大老龄服务业主体、提质增效养老机构等举措,为老年人提供有尊严、有温度的日常生活服务。

“红色领航·遇见你”“相亲相爱一家人”邻里共治、“张艳春志愿服务示范岗”等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层出不穷;株洲市天元区白鹤社区、文家冲社区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幸福还在持续加码!株洲市推动部门资源下沉、实行高频事项“直通快办”、推进智慧治理……随着“动力党建·活力家园”建设的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将更加精准精细,群众收获了更多的感动。

选对“能人”谋发展,乡村振兴添实力

“现在我们的日子可真是幸福呀!”这是我们在醴陵市枫林镇镇隆兴坳村采访时,听到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一进入村庄,特色民居整齐划一,村民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几个小时的采访,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风尚美、生活美在这里正成为现实,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隆兴坳村党总支书记付铁棉带我们走在整洁宽广的沥青路上介绍:“这条小康路我们现在总算是越走越宽了,2014年我开始担任村书记的时候,这还是条断头路,这也是我到村上做的第一件事——修路。”

如今,隆兴坳的村道已经接上了“醴北人家”交通旅游环线,成为一条景观道,平汝高速隆兴坳互通也即将通车,山区村接上了交通“大动脉”,年接待游客达13万人次,接待全国各地各级党组织开展党日活动或党性教育500场次,还顺利举办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3期,直接带动村民收入增收1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红色示范村”。

隆兴坳村的变迁,是株洲坚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选对“能人”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彻底改变农村面貌,引领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加强,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在株洲市,这也是上下一致的共识。

去年,株洲市坚持以湘赣边和韶山、井冈山“两山”铁路沿线乡村为重点,采取市县领导包片联点方式,选优派强工作队。428支市县工作队、1057人,实现了全市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全国红色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一村一队”。

为了加快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去年,株洲按照“集中连片、基础较好、各具特色、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原则,沿106国道、湘赣边交界线两条纵向线,开展湘赣边乡村振兴党建示范带创建,隆兴坳村就是其中一个。

根据方案,醴陵市、攸县、茶陵县、炎陵县的33个乡镇42个示范创建村全面推进完善乡村规划、选派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建强组织、传承开发红色资源、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探索推出红色金融模式等工作,在去年底前实现了30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

“实践证明,凡是发展好的村,都有一个好支部、好书记。”株洲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武宁说,只要带头人选准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就会显著提高,只要基层组织战斗力提高了,农村面貌就会焕然一新。

选好“带头人”,配出“好班子”。去年,株洲市全面完成了乡村两级换届,队伍整体结构整体优化。选出村(社区)“两委”成员7646人,平均年龄41.07岁,比上届降低7.7岁;其中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4411人,占57.7%。

株洲市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回头看”摸底调研显示,村民对新班子满意度已达95%。

“非公”党建组合拳,经济发展强推力

日望精工是株洲高新区一个生产机车配件的企业,有员工近200人,党员30多人。

1月22日,走进日望精工车间,一个个党员示范岗映入眼帘。在这家企业,所有党员必须佩戴党员徽章上岗,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抓好基层党的建设,归根到底要助力经济发展。

“株洲有一批好的产业,有一批好的企业,有一群优秀的企业家,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有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曹慧泉说,株洲将通过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落细“链长制+产业协会+企业联合党委”机制,进一步做好“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文章,把长板拉长、把优势做优。

产业链联合党委,对于外界是个新事物,但对于株洲企业来说,这是“动力党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的创新。

近年来,株洲相继成立了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等17条产业链,均由市级领导干部担任链长。17条产业链凝聚了全市3886家企业和单位,成立党组织1923个,有党员48653名。

株洲通过开展企业结对、党支部结对、研发人员与购销人员结对,现已结对233家,有效促进了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的深度融合,实现“1+1>2”的效果。

“通过支部结对,我们由从前单纯的经济合同关系变成了现在的组织关系、同志关系,由原来的一张处罚通知单变成了现在双方技术人员在车间商议、解决问题,实现了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目标。”兴华轨道交通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李卫国说。

加入产业链企业联合党委后,欧微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龙不仅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还在人事管理中确定了“同等条件下党员优先聘用、党员员工优先晋升”的原则。“联合党委成立后,小微企业向龙头企业党组织靠拢,链上企业可以在党组织引导下抱团取暖,共渡难关。”李玉龙说。

同时,产业链党建为加快非公企业发展汇聚了新动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上企业博雅公司党支部与中车时代电气公司集采中心党支部结对以来,通过党建活动互动增进合作,中车时代电气公司将一系列产品整体转移到博雅公司批量生产,其中一款产品就为博雅公司增收2000万元。

株洲市服饰产业链企业联合党委启动“党群组织组建月”活动以来,新建党组织15家,群团组织10家,从政治强、善管理、懂经营的企业出资人、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32名,将21名普通党员培养成党组织书记或中层管理人员。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12个,党员红旗示范岗68个,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将产业链党员的先锋作用与企业生产活动有机相融,实现党的组织优势向企业管理优势的转化。

在17条产业链上组建联合党委,有效促进了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带动17条产业链快速发展壮大。去年前三季度,株洲地区生产总值达2487.1亿元,同比增长9.9%,位列全省经济增速第一,轨道交通装备集群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航空发动机、先进硬质材料、陶瓷产业获批湖南省产业集群建设试点,数量居全省第一。

登高望远,破浪前行。株洲通过实施“动力党建”工程,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红色引擎持续发力,“制造名城,幸福株洲”的美丽图景愈加清晰。

相关专题:湖南省市州和县域经济发展扫描产业项目篇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