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轨道 联通未来】轨道交通,未来发展“点”在哪——世界轨道交通湘江论坛侧记

2021-12-09 06:41:08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作者:曹娴 孟姣燕] [编辑:欧小雷]
字体:【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娴 孟姣燕

到2020年底,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5.51万公里,其中中国有3.8万公里,占到2/3强。

高铁能否更快?高铁运行如何保障安全?新型交通装备如何助力旅游发展?12月8日,在2021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的世界轨道交通湘江论坛上,院士专家、业内人士围绕轨道交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热烈探讨。

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点”在哪呢?

让高铁更快,有三种途径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日益加快,高铁也面临变革。

“人们对高铁的期盼是更快更方便更舒适。如何让高铁变得更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卢春房认为,有轮轨高铁提速、磁悬浮高铁、真空管道超高速列车三个途径。

目前中国高铁运行最高时速是350公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350公里时速基础上,能不能再提速?回答是肯定的。卢春房和团队研究认为,受制于节能环保、舒适度、制动距离三个条件的影响,轮轨高铁时速不可能超过400公里。比如,速度提高50公里,能耗将增加30%以上。

磁悬浮分为常导磁悬浮和超导磁悬浮。常导磁悬浮我国已经研究了样车,下步重点是进行系统集成度和工程实验。超导磁悬浮还要重点攻关悬浮、导向、牵引和控制等问题。

真空管道超高速列车由中国人先提出来,美国的马斯克也在研究,但目前还在概念论证阶段。

卢春房认为,要保持我国高铁在世界高铁技术上的竞争优势,除了提速,还要在智能化、绿色发展、降低成本等方面开展创新。比如智能服务方面,现在旅客可以网上购票、刷脸进站,今后还要实现环境感知,通过手机引导自动进出;实现高铁与其他交通工具的互联互通,实行一卡通、一票制等。

“我国高铁已经有了较好的研究基础。人们乘坐高铁更方便、更快捷、更舒服、更安全,这个目标已经不远了。”卢春房说。

“按秒计算”的中国动车组,安全可靠有保障

中国高铁走过快速发展的16年。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轨道交通安全技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陈兰华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率先在铁路系统体现出来。从运营速度和建设标准来讲,中国高铁在全世界起到了引领作用。

“中国动车组的运行是按秒计算。”陈兰华说,中国高铁累计运送旅客突破100亿人次,正点率持续多年达到99%以上。据不完全统计,自开通以来,中国高铁平均晚点时间不超过30秒。

速度快、正点率高、舒适度好,更重要的是,安全可靠有保障。

陈兰华介绍,高铁建设所用的材料、工艺以及制造,都是终身负责制,实行高速铁路设备源头质量控制体系。

“一条高铁在开通运营前,列车已经在上面跑了4至6个月。”陈兰华曾经担任铁道部安全司司长,他介绍,作为高铁载客前的最后一道把关,运营安全评估每次会成立18个小组,组织200多名国内顶级铁路专家,对包括规章制度、人员培训、消防安全、治安等在内的准备情况进行安全评估。一次评估,可发现500至1000个需要加强或改善的问题。

开通运营以后,如何保证持续安全?中心控制系统对每一辆列车的运行、供电、平稳程度等状态,以及车门、空调、电机等设备情况,进行不间断监测监控。一旦有紧急情况首先把车停下来,保证列车安全。

凌晨四五点钟,每日首趟列车作为不载客的确认车从车站开出,一路行驶确认这条线路没有问题后,第二趟车才搭载旅客出发。

“为国家负责,为人民负责。”陈兰华说,中国高铁已形成从项目启动、可研、设计到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运行试验、运营管理等各阶段的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体系。

创意用在列车上,出行变成一种享受

乘坐列车时,想欣赏窗外景色,却又遇到阳光刺眼,怎么办?京东方的自研智能窗,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锋介绍,智能窗可以自主调整光线透过率,调光速度达毫秒级,并具有防紫外线、防炫和控温功能,乘客还可以选择正面调光或分区调光。这种智能窗目前已在京雄、京张等铁路以及北京1号线、深圳7号线等地铁应用。

当人们在手机上“划”习惯了,在车辆窗户上也可以“划一划”。智慧视窗把透明显示屏集成在窗户上,实现透明显示和窗户高度集成,自带触控、滑动功能。目前全球每四个智能终端就有一块显示屏来自BOE(京东方),连续3年出货量全球第一。

车辆变得更“智慧”,也更加绿色。西屋交通运输集团中国区总裁崔垚介绍,西屋研发出了全球第一台纯电池重载机车,约有2万个电池单元驱动,今年在加利福尼亚山谷地带进行了试运行。结果显示,该机车与传统机车重联使用,使整列货运列车燃油消耗和排放降低。

“降低碳排放,我们不会止步于此,希望逐渐从低排放过渡到零排放。”崔垚说,下一代电池机车正在研发之中,预计2023年投入市场。希望各界一道努力,推动零排放电池盒氢燃料制造,实现全球每年减少3亿吨碳排放目标。

交通和旅游玩“跨界”,发展空间巨大

论坛举办前,为丽江景区量身定制的全球首列全景观光山地旅游列车在株洲下线。

“中小运量轨道交通迎来新发展。”广州有轨电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宏梁分析,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建设,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未来轨道交通行业面临网络化、城市群化和产业升级发展三个趋势。发展中小运量旅游轨道交通,让“城市修得起、市民坐得起”。

“交通和旅游玩跨界,旅游轨道交通发展空间巨大。”中车集团科学家杨颖说,目前发达国家如瑞士的旅游轨道交通占整个瑞士铁路网的20%,国内这一领域才刚刚起步。

旅游轨道交通有什么特点?

杨颖介绍,一是必达性,旅游轨道很容易从景区到景区,或者景区内部小景点之间运行;二是舒适性,景区多在山区,汽车在山间行驶速度较慢,轨道大大缩短了时间,可以解决高峰期旅游需求,特别是磁悬浮列车没有噪音;三是环保性,代替汽油使用大大降低了碳排放。比如在丽江景区,旅游列车是落地全景天窗,游客在车中就可以欣赏雪山、蓝天、白云。

“目前,全新的旅游轨道交通除在景区应用之外,还应用在华为松山湖基地等园区,明年将会出现在冬奥小镇。”他说。

相关专题:智慧轨道 联通未来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