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临时心态”毁了精神状态

2021-12-03 10:35:21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作者:张硕] [编辑:刘茜]
字体:【

张硕

“现在招工越来越难了!”一个开工厂的朋友感慨道。

朋友在郊区开了一家工厂,可应聘者到厂区一看,机器满是油渍,操作体验不太好,大都一言不发地走了,留下来的人也心不安定,老想着“跳槽”。

现在的年轻人就业,希望能坐办公室,工作要轻松,按时上下班,还要工资高。一旦达不到内心的要求,就滋生出各种“临时感”。许多人会有在出租屋过日子的体验,房间条件一般不会很好,想着迟早有一天会搬走,完全没心情好好装扮它,可以睡觉就够了。他们执着地暗示自己:“眼下不是我想要的,一旦想要的来了,我就……”可偏偏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头脑中挥之不去的临时心态,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出租”掉了自己的生活,误入“临时人生”。

以前的社会不是这样的,各种要素之间没有那么大的流动性。你住的城市是固定的,住房是固定的,家庭是固定的,生活圈也是相对固定的。现在,各种资源是可以置换的,带来的社会流动性产生了无数机会,也让各种可能性无处不在。

于是,“先凑合着”的临时心态来了——既然我所要的东西还没有到来,那现在的一切都是临时的,我就没必要付出。在职场中,人一旦有了这种心态,举手投足都会表现出来,尽量少的付出必定得不到太多的历练和长进,虽然短时间内看似没有什么损失,甚至有人还会暗自窃喜,但却损失了比金子还宝贵的东西——精神状态,时间久了你会突然发现,曾经那个奋发向上的你再也找不到、唤不醒了。

去年秋天我到湖南湘西出差,来到了距离凤凰古城仅有几十公里的樟坡村,村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的褶皱里。驻村第一书记也是工作队队长,几名队员平时喊他邱队长,这些城里的80后、90后,有的来自政府机关,有的来自企业,他们马上就要在这里驻满三年了。

“饭菜里很多虫子,早上起来蚊灯里的蚊虫几乎可以论斤哟!”队员小曾笑谈他们是自找苦吃。三年前,这里的村民只会在山坡上种辣椒,风险大、收益少,而且村里没有合作社和集体经济。邱队长以辣椒为突破口,组织村民成立合作社,从筛选、称重、清洗、剁椒,到最后加工装罐,他每天都要应对无数个“怎么办”,到了集中发货那几天,他和大伙儿一起忙到凌晨三四点,物流公司的老板被感动了,说:“算了,我按成本价给你,利润当我支持扶贫了!”除了忙脱贫,邱队长还资助贫困户的孩子上学,开车送他们进城看病,从预约医生到安排床位忙前忙后。一年下来,这个名校毕业的经济学硕士被晒脱了几层皮,但是慢慢换来了乡亲们的认可和信任,起初他给大家讲企业运作没人响应,现在座无虚席。

每一点小小的改变都浸透了汗水和泪水,都要经过无数次的苦口婆心,但是工作队没有人拈轻怕重,没有人把扶贫当成“镀金”。邱队长告诉我:“不瞒你说,这三年我很少下山去吉首市里办事,在那里吃饭总共不超过五顿。”

从长沙舒适的办公室一步迈入偏僻的山乡,生活上的不适感如何克服?心理上的落差感如何消化?随时可能冒头的临时感如何应对?一次,邱队长把他刚驻村时写的一首词拿给我看,后几句这样写道:“夜卧听蛙声,早起观山雾,且将田园当故土,他年常眷顾。”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一下子找到了他身后的“定海神针”,相信无论过多少年,每当回想起自己用心血浇灌过的这片土地,还有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做过的有意义的事,他的内心一定是踏实和欣慰的。

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完全看清并设计好自己的未来,但每一天的结束都是我们人生不可倒流的时光。岁月流淌,年齿又长,愿你能在每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日子里默默自励,没有火把就点燃自己,因为“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