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唐文林和王艳萍在绘制烙画。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丹枚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丹枚 蒋剑平
文化解说
宝庆烙画
宝庆烙画古称“烙花”,是用炭火、油灯、烟灯炙烤加热烙铁,在器物上烫烙图案的一种传统美术。清中期及民国年间,烙画技艺在邵阳流传较广,主要分布在邵阳城区的廻栏街、高家巷、狮子街以及新邵县酿溪镇一带。其技艺包含材料加工、器物制作、设计画稿、雕刻、烙绘5大步骤40余道工序。烙绘以烙铁模仿毛笔的用笔,用不同形状的烙铁头和烙铁的不同部位,采用勾、皴、点、染等用笔手法,表现出浓淡、虚实的画面效果,结合雕刻手法,更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层次感。
守望故事
10月16日,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宝庆烙画工作室,宝庆烙画第四代传承人唐文林和王艳萍,正在整理刚从江苏运回来的《湖湘二十四节气图》系列宝庆烙画作品。
他们历时3年创作的这组作品,前不久入选在徐州市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初评展。
“希望通过自己创作的作品,让更多人领略宝庆烙画的独特魅力,了解湖湘文化。” 唐文林无不欣慰地说。
一次邂逅,与宝庆烙画结缘
“我跟宝庆烙画结缘,是因为我的妻子。她带着我走进了烙画的世界。”谈起烙画,唐文林温柔地看着妻子王艳萍。
王艳萍的父亲王延意是宝庆烙画艺人,王艳萍从小便习得不俗的竹刻与烙画技艺。1982年,唐文林和王艳萍一起就读邵阳市第四中学,因为都喜欢绘画,两人时常一起交流。
1987年,唐文林和王艳萍一同考入衡阳师范学院国画专业,两人从相知到相爱。
毕业后,两人一起到邵阳工业学校从事美术教育,后来双双调入邵阳学院任教。长期以来,夫妻俩专注于湖湘民间艺术的研究和收藏,收藏了木雕、竹刻、蓝印花布、挑花、泥塑、民间家具等20余种3000多件藏品,并先后出版了《湘西南民间乡土雕刻》《邵阳工艺美术》《邵阳老手艺》等多种书籍。
“为了这些藏品,他偷偷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当时可把我气坏了。” 王艳萍无奈地说。
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夫妻俩对宝庆烙画有着深入的了解。“上世纪50年代,邵阳市竹艺厂成立烙画小组,宝庆烙画进入繁盛时期。” 唐文林说,“上世纪90年代邵阳竹艺厂破产倒闭,技师流散各地,仅存的20多名老艺人亦年事渐高,宝庆烙画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不能让烙画就此消亡!”秉承这一信念,唐文林与王艳萍决心在烙画上闯出一番新天地。
虽有绘画功底,但在竹材上烙画和在纸上绘画有着天壤之别。
“烙画要熟练把握电烙铁的火候,温度低了不上色,温度高了又烫糊了。”唐文林解释,细至眉毛、眼线都要以电烙铁的轻重缓急来把握。
在一次次摸索中,唐文林的烙画技艺突飞猛进,众多的人物、山水、鸟兽活灵活现地显现在他的烙铁之下。
2019年,宝庆烙画成功申报为邵阳市第四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唐文林、王艳萍被认定为宝庆烙画代表性传承人。
一份坚守,促宝庆烙画发展
如何赋予宝庆烙画新的内涵?唐文林与王艳萍有自己的想法。
“以往烙画艺人以在竹簧上临摹花鸟、人物、山水为主,缺乏创新,且竹簧造价高,很难走进寻常百姓家。”为此,他们创新烙画材料,对国家级非遗“滩头手工抄纸”进行改良,制作出适合烙绘的手工抄纸。同时,将宝庆烙画与湖湘历史文化相结合,采用烙与刻手法,将即将消失的老街老巷、传统民俗等记录下来。
“以《湖湘二十四节气图》为例,我们不是简单地表现农事活动,而是穿插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唐文林介绍,“仅‘春分’一图,就有扎故事、走马灯、木偶戏、耍龙灯等7个非遗项目。这样既能让人记住二十四节气,也能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为了寻找创作灵感,一有空,夫妻俩便会到各地四处搜集素材。村里的农户、卖菜的大爷、古老的建筑,都成了他们素材的来源。武冈市双牌镇浪石村有大量极具特色的木雕和石雕,还有许多明末清初建筑,唐文林与王艳萍6次到访,拍下了大量素材。
“画中的建筑和物件,绝不臆想,全部来源于现实。只有多看、多问才能尽可能让作品还原现实。”唐文林说。
20多年相濡以沫,唐文林与王艳萍在烙画创作的道路上有着极高的契合度。
“我负责人物的刻画,她主要负责建筑部分。” 唐文林表示,一幅作品的完工,往往需要近一个月时间,两人一有空就窝在工作室烙画,日子忙碌又幸福。
“有时候我们也吵架。” 王艳萍告诉记者,“在创作这幅‘清明’图时,他打算突出祭祖和扫墓,我就认为不妥,最终决定以制作水密花粑粑、制作清明茶等为主,扫墓为辅,没想到效果很好。”
这些年,唐文林与王艳萍先后完成了136幅系列作品《邵阳老手艺》、139幅系列作品《湖湘老行当》、21幅系列作品《湖湘年俗》及《湖湘二十四节气》。2014年,作品《竹簧储物盒》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还多次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 “百花杯”“金凤凰”金奖。
今年,他们还借助新湖南客户端,在每个节气当天推出《湖湘二十四节气图》,受到读者关注。
一种责任,让宝庆烙画传承
在他们的工作室,大长桌摆放着正在烙绘的烙画,两边的展台则满满当当摆满了烙画。
“这些都是学生的作品,虽然稍显稚嫩,但却极具创造性。”唐文林说。
教师工作,为唐文林与王艳萍传承宝庆烙画带来了许多便利。
2013年,邵阳学院将宝庆烙画列入选修课程,没想到很受欢迎,刚开课便有50多名学生选修。如今该课程已成为该校艺术设计学院的必修课,“宝庆烙画”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喜爱。
“将‘宝庆烙画’引入课堂的这一举措,使这项传统技艺得到有力、有效传承与创新。”唐文林表示,不少学生在毕业后,又将宝庆烙画传播到更广的地方。
“得益于唐老师,让我了解、熟悉、爱上烙画。”2017级毕业生萧千目前是湘潭垣鑫高级中学的美术教师,课堂上,萧千经常会向学生介绍烙画艺术,深受学生欢迎。
“我希望能为宝庆烙画开办一个微信公众号、开设淘宝网店,让烙画走进千家万户。”邵阳学院大三学生刘怡萍说。
如今,唐文林和王艳萍承担邵阳学院、湖南工艺职院、邵阳创新职业技术学校的烙画课程,还会经常性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宝庆烙画作品、烙画课程带到中小学,收获了一批“小粉丝”。
这些年来,唐文林与王艳萍共培养了近500名学生,学员的烙画作品在湘赣鄂皖4省非遗联展上展出,2017年来,3次获得全国、全省大学生艺术节创意坊一等奖。
专家寄语
烙画上的文明与传承
湖南省设计家协会副主席、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卫
以火为墨、以画系情,宝庆烙画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手工技艺,经由一代代艺人的口传心授,获得了穿越历史的生命力,成为具有活性与温度的文化符号。在传承人唐文林、王艳萍夫妇眼中,宝庆烙画呈现的不仅是一幅幅反映邵阳老景、民风民俗的文明画面,还维系着其对湖湘历史文化传承的那份诗意与乡愁。
从一开始,由一而终,三十余载,夫妇两人扎根乡土,日复一日地坚守着这份执着。天道酬勤,潜心创作的作品延续着技艺,融会了巧思,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的最高奖。面对传承的窘境,他们又将宝庆烙画引入学院,走进课堂,于高校平台上宣传本土传统技艺,弘扬湖湘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艺与情,如胶似漆,他们坚守的不仅是技艺本身,更是技艺之上的文明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