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多绣绮——扎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纪实之四

2021-09-19 07:35:5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月桂 彭雅惠] [编辑:欧小雷]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周月桂 彭雅惠

秋风徐徐而来,北方的候鸟即将光临洞庭湖。9月的湖南,秋光爽朗,芦苇摇穗,百草结籽,山林湖泊仍旧绿得饱满。

去年9月,也是迎着爽朗的金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他殷殷嘱托,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

湖湘大地,秋色正在生长。三湘儿女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湖南“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化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迈出美丽湖南建设坚实步伐。

(8月9日,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东古湖湿地,姿态轻盈、优美的鹭鸟在湖面捕食。近年来,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鸟类在此栖息。周洋 摄)

夏的躁动结束了,芦苇丛中,洞庭麋鹿迎来休养生息的时节,耐心等待换上厚“毛衣”;

夏候鸟的雏鸟们羽翼已丰,呼朋引伴,做好了首次远行的准备;

秋风起,江豚迎着起风的方向出水,旋转、微笑,又一头埋入水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带来了无数生命奇迹,洞庭湖的生灵们诠释着人与自然的约定。

地处长江巨龙柔软腹部的湖南,96%以上的土地属于长江流域,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极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关注。2013年来湖南考察时就要求湖南“把生态系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护好”。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时,来到湖南岳阳,察看非法砂石码头取缔及整治复绿、湿地修复情况。

“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习近平总书记嘱咐湖南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护好一江碧水”。

去年9月亲临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勉励湖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

湖南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岳阳后,省委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决议》,相继出台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重点工作实施方案、负面清单实施细则等。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后,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旗帜鲜明提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把建设生态强省、美丽湖南作为重要内容。

(8月31日,岳阳市东风湖重现水清岸绿新画卷。东风湖与洞庭湖水脉相连,2018年以来,岳阳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打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的生态治理“组合拳”。这个曾经城区最大的黑臭水体,如今变成了水清岸绿、美景怡人的生态公园。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首席记者 郭立亮 摄)

“努力把湖南段长江岸线变成美丽的风景线,把洞庭湖区变成大美湖区,把‘一湖四水’变成湖南的亮丽名片。”“真正把生态系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护好,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三湘大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如是要求。

岳阳东风湖,莲红水绿,白鹭翻飞。为了“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嘱托,许达哲五下东风湖,以不信东风唤不回的决心,抓铁有痕,一抓到底,让污水湖变成美丽的清水湖。

益阳大通湖,碧波荡漾,水草丰美。今年夏天,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来到大通湖,强调要不负“守护好一江碧水”嘱托,实现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美美与共”。

湖湘大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局面正在形成。

(2020年11月13日,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东古湖湿地,成群结队的天鹅或在水中游弋,或在空中翱翔,蔚为壮观。近年,来东洞庭湖越冬的候鸟逐年增多。周洋 摄)

池水清透,水草柔柔地在水底招摇,有如“水下森林”,益阳大通湖区村民张建清在鱼塘里采收水草。

“现在大通湖沿岸鱼塘都不养鱼了,全部种上了‘黄金草’。”张建清原本从事渔业养殖,因大通湖水环境治理退养转型,改种水草。

大通湖被誉为“洞庭之心”,是维系南洞庭湖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和天然屏障。此前因掠夺式养殖,湖体总磷总氮超标,水质一度沦为劣V类。2016年起,大通湖综合施策推进水环境治理。数年的努力,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鸟飞鱼跃,生机勃勃,沿湖种植的各类水生植物,让湖区居民有了新出路。

近年来,湖南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负殷殷嘱托,以“一湖四水”为主战场,以大气、水、土壤的治理为重点,付出艰苦卓绝努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湘资沅澧,去浊扬清。湘江保护与治理成为省“一号重点工程”,2013年开始,湖南连续实施3个湘江保护和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时间跨度之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以壮士断腕的气魄累计退出1200余家涉重金属企业,经过综合治理,湘江流域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四水”从源头加强保护,干流沿线所有乡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2020年“四水”干流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

浩渺洞庭,繁盛湿地卷土重来。曾经围堤横立的沅江市漉湖芦苇场下塞湖,如今已是湖平水阔。在拆“围”之战中,湖南以雷霆手段、霹雳之势,将下塞湖18692.6米矮围全部拆除。堤内堤外连通起来,下塞湖完全融入洞庭湖。洞庭湖专项整治铁腕重拳,十大重点领域、九大重点片区整治全面推进,47万亩矮围网围依法拆除,38.6万亩欧美黑杨清除到位。目前,洞庭湖总磷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46.4%。

滔滔长江,水清岸绿已然重现。长江湖南段干流及湘江两岸非法码头、非法采砂全部取缔,岸边10公里范围内的545座废弃露天矿山全面修复,长江大堤沿线造林绿化近2万亩,“绿色长城”进一步筑牢长江腹地生态屏障,长江湖南段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为多年来最高水平。

2021年1月1日起,湖南全面实行“十年禁渔”,2.9万渔民全部转产安置,湖湘水域“万船捕捞、涸泽而渔”彻底成为历史。

碧水长流,融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天蓝、水碧、土净,三湘百姓享受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夏季攻势”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一天天改善,2020年全省14个市州平均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今年上半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比达90.8%;土壤生态一寸寸康复,全省矿山生态修复总面积达9795公顷。

美丽乡村,生态宜居。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纳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建设项目,大型畜禽养殖场100%配套粪污处理设备,垃圾分类打包全面铺开,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递减。截至目前,6700多个乡村建成省市县三级美丽乡村,到处是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

(7月21日,岳阳集成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一头麋鹿在觅食。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徐典波 摄)

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交界处,有一颗珍贵的“绿心”。

绿心面积500多平方公里,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生态屏障,境内山峦起伏,绿水环绕,村庄与城镇,点缀于绿色之间。

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印发《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规划建设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以绿心中央公园为核心,将联动周边城乡区域打造生态绿色融合发展示范区。

绿色,正成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眼下,我省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将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优化调整。

“一湖四水”沿线,大批低碳环保的高科技产业项目加速登场——

株洲清水塘整体搬迁治理后,三一能源装备、绿地滨江科创园等重大项目入驻,一座生态科技新城在崛起;

湘潭竹埠港持续进行生态修复,一派田园风光,新兴服务业产业取代原有化工产业;

“世界锑都”锡矿山去污还绿,攻克砷碱渣无害化处置难题,涉锑产业形成采冶、深加工与研发一体的产业结构,走上绿色循环经济之路……

(6月5日,冷水江市锡矿山,复绿矿区满目新绿。陆波 摄)

三湘大地,低碳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装备制造、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两主一特”及文化创意、生物制药等高附加值低能耗产业风生水起。

“十三五”期间,我省以能源消费年均2.3%的增长支撑了GDP年均7%的增长,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1%。

湘东平江县山区,波澜起伏的群山连成绿色海洋。这里曾经是长寿采育场,岳阳市最大森工企业,经营11万余亩山林,主要从事采伐加工。近两年,山里人呵护绿水青山,找到了“靠山吃山”新门路,生态旅游应运而生。

“今年‘五一’假期,旅游收入超过150万元,我们现在正为中秋、国庆假期积极准备。”长寿采育场场长余普晖说,以前卖树木,现在卖景观,在岗职工平均月工资翻倍。

从伐木到护林,从打鸟到护鸟,从捕鱼到护鱼……索取者变保护者的故事,在三湘大地上不断发生。

湖南在绿色蝶变中,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原载《湖南日报》(2021年9月19日04版)

相关专题:牢记殷殷嘱托,奋力谱写湖南新篇章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