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张家界市永定区三家馆乡三家馆村千亩莓茶基地。向韬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育才
【村情概貌】
三家馆村,地处张家界市永定区西部,距离张花高速茅岩河互通2公里。该村辖31个村民小组,村民614户2546人,有耕地4200亩、山地2200亩,森林覆盖率达75%。三家馆村借助便利的交通和得天独厚的山水优势,大力发展莓茶产业,全村莓茶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昔日无人问津的偏僻乡村,成了张家界莓茶种植之乡。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
【现场见闻】
7月28日,驱车行驶在张花高速三家馆路段,绿意盎然的千亩莓茶映入眼帘,“张家界莓茶”5个大字十分惹眼。从茅岩河收费站驶出,两分钟车程,便到了张家界市永定区三家馆乡三家馆村。
退休还乡种莓茶
道路蜿蜒,翻过山头,便是三家馆村英祥莓茶专业合作社的莓茶基地。20多名妇女在忙着采摘,每个人一天采茶收入约150元。
“采摘高峰期,上百名村民在基地采茶,仅工资就要10多万元,这得感谢黄珍祥老书记。”提起基地负责人黄珍祥,一位村民竖着大拇指称赞。
67岁的黄珍祥在村里当过党支部书记,后来进入乡政府工作。他从永定区大庸桥街道办事处退休后又回到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山林田地很多荒废了。黄珍祥在为土地荒废感到可惜的同时,看到了发展的良机。
一番考察,黄珍祥结合村里情况,决定发展莓茶。他把想法告诉家人,老伴和女儿都劝他,退休了好好享受生活,不用再去折腾。“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土地荒掉太可惜了,要让这片土地重新‘活’起来。”黄珍祥说。
年高不畏老,退休不下岗。黄珍祥拿出自己的积蓄并筹资,流转村民土地300多亩种植莓茶,成立英祥莓茶专业合作社,兴建莓茶加工厂。目前,合作社莓茶基地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
当一块块荒芜的土地种上莓茶,荒山变成茶园,三家馆村也在一天天变样,成为希望的田野。当地村民有的脱贫、有的致富,脸上有了笑容,村容村貌也更整洁。
“从合作社成立到现在,带动了100多名村民致富,其中贫困户30多人。”黄珍祥说,以前家乡到处是荒地荒草,一片凋零破败景象。如今,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生活好了,环境卫生、精神风貌都好了。
“家里土地流转有租金,我又在茶叶基地务工,一年收入3万多元,还能照顾家人。”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杨丽萍一脸满足。
“绿水青山给了我们金饭碗。”村党支部书记黄伟介绍,目前,全村莓茶种植面积突破2000亩,莓茶成了村里第一大支柱产业,实现了以茶兴村、以茶绿村、以茶富村。
茶企带动快致富
“‘土家贡’莓茶特好卖,供不应求。”张家界茅岩河投资公司负责人覃国银高兴地说,三家馆村千亩莓茶基地的新茶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
2015年,覃国银成立张家界茅岩河投资有限公司,致力于莓茶种植、加工、销售,推出了“土家贡”莓茶品牌。
2018年,公司在三家馆村流转9座山头,面积4000余亩,打造张家界莓茶千亩标准化示范基地。
有了企业带动,三家馆村的莓茶种植加速发展。如今,仅茅岩河投资公司就种植莓茶1000亩,去年生产牙尖莓茶2.5万公斤,创产值2500多万元。
烈日炎炎,村民吴宗其跑基地的次数却不减。“人家信任我,我可不敢马虎。”吴宗其在茅岩河投资公司千亩莓茶示范基地务工,采摘、扦插、管理样样在行。
吴宗其一家七口,儿子、儿媳长期在东北打工,妻子在家带着3个孙子,他一个人收入养活了5个人。“以前为照顾家里,只能守着几亩薄田,在附近打点零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说。
自从到基地干活,吴宗其凭着踏实勤奋,成为莓茶种植方面的行家。基地规模越来越大,效益逐年增长,他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收入4万元,日子越过越好了。”去年,用年终发的奖金,吴宗其把家里两层房屋重新装修,还在院子里建了小花园,栽了树种了花。
如今,三家馆村依托张家界茅岩河投资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村民”的合作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每年为务工村民创收200多万元,人均年创收2.5万元。
“不仅卖茶增收,还可卖风景赚钱。”覃国银说,公司以“一亩茶园、一套木房、一间茶室、一间书房、一个农庄”的消费众筹模式,正在三家馆村千亩莓茶种植基地建设张家界莓茶文旅产业园,打造土家族原生态人文康养生活基地。
推进茶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三家馆乡副乡长王白梅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走茶旅一体化之路,建设好美丽乡村示范点,带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发展产业 致富有路
田育才
曾经的三家馆村,因交通不便,缺乏产业,发展受限。如今的三家馆村,通了高速公路、发展莓茶产业、美化村容村貌。闻着莓茶的香气,村民脸上有了笑容,心里有了底气,日子有了奔头。
如何让村民生活得更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三家馆村给出的答案是,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该村因地制宜发展莓茶产业,不仅盘活了闲置的土地资源,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在保护青山绿水的同时,为老百姓赢得了“金山银山”。
能人回村种莓茶,企业进村种莓茶,三家馆村的莓茶种植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生产、融入产业,他们在奋斗中收获的不仅是生活的改善,更是对未来满满的希望。
发展产业,致富有路。群众在发展产业中尝到了甜头,增加了致富奔小康的劲头,从外在的推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努力提高自我造血能力。这种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洋溢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