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铸魂,打造育人“红色引擎”——湖南高校党建工作系列报道之三

2021-07-22 06:57:0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杨斯涵 黄京 余蓉] [编辑:潘华]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杨斯涵 黄京 余蓉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

近年来,我省确保党的领导在高校全面发挥作用,把正确政治方向贯穿办学育人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实,用生动实践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

“一核一体两翼”,健全课程育人体系

如何将党建工作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余克泉给出的答案是,依托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深耕课程育人,构建“一核一体两翼”全课程育人体系,将课程思政和教师党支部建设有机融合,党建引领实现思政铸魂,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湖南唯一一所完全艺术设计类高校,该校崇尚以爱润美,以美哺爱。学校将“爱与美”的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思政理论课为核心,以专业课为主体,以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以实践课为拓展,实现全课程育人,育训结合培养湖湘非遗新传人。

2010年,滕飞进入学院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学习,师从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刘宗凡。

毕业时,滕飞放弃北京的高薪工作机会,选择与女友回到家乡凤凰县茶田镇创业。如今,他的公司已形成了4大类全产品链,产品远销海外,并带动300余名村民返乡就业,每人月收入增幅2600余元。

近3年来,学校培养培训非遗技艺生力军3600余人,有7人获评全国“技术能手”,5人获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学校也获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单位,爱美融合全课程育人经验做法成功立项为2021年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建设红色高地,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青年毛泽东铜像广场、城南书院文化园……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处处都是红色文化育人的资源“富矿”。

“新生入学以后,第一堂课就是参观纪念馆,第二堂课就是观看红色影视剧《恰同学少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罗成翼说,学校还通过开发红色教材资源库、发掘整理红色校友事迹、编排创作红色励志作品等,以红色文化滋养师生初心使命,筑牢党建育人“红色根基”。

在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有一支由学生志愿者组成的讲解队,他们都是从学生中选拔而来。这支团队每年保持100人左右规模,迄今累计讲解近20万批次,一批批讲解员在志愿服务中传承红色文化、塑造红色品格。

学校建立了“革命精神铸魂、红色文化育情、教育文化圆梦”的思政工作模式,构建了“三维十径”立体思政课堂,将红色基因传承、理想信念教育列入新生入学必修课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党员教育培训课,让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引领其担当时代重任。

目前,学校的师范生占比达82%,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小学教师教育和公费定向乡村小学教师培养高校。2011年至2020年,这里共走出公费师范生13574人,其中90%以上坚守在乡村教学一线,为教育事业奋斗。

创新活动形式,护航学生成长成才

“这堂课太精彩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让我懂得了如何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我以后也要做一个劳模、做一个高铁工匠。”近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举行“高铁工匠和思政课教师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听课同学们深受感染。

课堂上,思政课教师张楠楠结合学生专业,让大家明白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激励同学们秉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而高铁工匠盛金龙从自身经历出发,现身说法,完美诠释了新时代高铁工匠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这样入脑入心的思政课,是学校开展“党建+品牌”系列活动中“党建+金课”的特色成果。中国系列、湖湘系列、高铁系列、长征系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等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模块化思政课,已成为该校党建育人的红色阵地。

同时,学校面向不同对象,开设“航”系列党课,构建了新生入党引航课程、入党积极分子启航课程、发展对象护航课程、预备党员远航课程、正式党员领航课程、师生全员助航课程为一体的党课系列,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湖南铁道“特质”学生。

而在吉首大学,学校探索“筑同心、树信心、献爱心、顺民心”的“四心”育人工程,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开展了“孝心大学生”“校园之星”“芙蓉学子”等一系列典型评选活动,激励各民族学生奋发成才;打造了“湘西民族文化博览园”,给予学生全方位民族文化的熏陶。

“大学生是党的事业接续发展的希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站在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将实施党建‘六百工程’,让学生进一步坚定信念,奋发图强,锐意进取,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该校党委书记白晋湘说。

相关专题:湖南高校党建工作系列报道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