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水中流——走进红色潇湘】彩云长在有新天——代代湖湘子弟铸就农垦丰碑

2021-06-18 07:07:5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尚武 李志宏] [编辑:潘华]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李志宏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简明的诗句,生动描述了人民军队359旅“又打仗、又生产”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垦事业,为党和人民军队战胜极端困难、绝处逢生提供了物质保障,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构建起长效机制,凝聚成永不褪色的红色灯塔。

千千万万湖南人,响应党的号召,争先恐后投入屯垦戍边,无私奉献青春才华,把荒原变成粮仓、戈壁变成绿洲、盐碱滩涂变成良田、荒山野岭变成胶园,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没有路你走出一条路,受过多少累、吃过多少苦,日里夜里你迈开大步,带我把理想追逐……”在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一首“紧随你的脚步”从垦区唱响,唱出三湘儿女“永远跟党走、无悔戍边疆”的心声,把人们的思绪又带回到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1966年4月1日,中央农垦部部长王震(右一)在长沙靖港视察油菜种植情况。唐大柏 摄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1 毛泽东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

芒种时节,记者来到浏阳市北盛镇,眼见成片平坦的水田,早稻在拔节生长。这里自古便称“北盛仓”,当地农民都是种田的好手。

上世纪20年代,王震在此领头闹革命,组织“庄稼里手”拉起浏北游击队,参加秋收起义,一路紧跟共产党南征北战,成为开国上将。

除了赫赫战功,王震还有另一个丰功伟绩:屯田开荒。

【特写·王震故居】

位于北盛镇马战村的王震故居,始建于清末,是一座黄土抹墙、青瓦覆顶的农家院落。1908年,王震在这里诞生并在此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

在陈列物中,有一封王震写给弟弟的家书,落款是1967年10月28日。在信中,他对谷种、沤肥、插秧、收割,问得十分详细,流露出对家乡农业生产的真情关切。

北盛镇政府的同志介绍,广东、新疆、海南、黑龙江等省的农垦部门多次组团前来,或投资办厂,或参观学习,感悟农垦精神,牢记初心与使命。

【回放·南泥湾“第一犁”】

“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如今的南泥湾,陕北的好江南……”耳熟能详的陕北民歌,传唱中国农垦的“第一犁”。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进入最艰难的时期。“边区干部战士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菜、没有纸,冬天没有被盖。”

为解决十分严重的困难,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由主持中央财经工作的李富春具体组织开展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

1940年6月,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的湖南宁远人乐天宇,实地考察中发现了南泥湾(当地人叫烂泥湾)。朱德总司令获悉后,在乐天宇陪同下三次实地勘察。

南泥湾位于延安东南部,面积达40平方公里,周边人烟稀少,水源丰足、土质肥沃,是开荒种地的理想场所。

1941年3月,朱德派王震率359旅7000余将士开进南泥湾。当时,全旅营级以上干部多半是湖南人。

“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王震带头参加生产劳动,每个连队成立生产组,长期搞生产;其余官兵在军事训练之余,抽两个月至三个月参加生产,农忙时还要帮助老百姓。

上自旅长、下至炊事员人人动手,改良沼泽地种水稻,向阳山坡造梯田种小米、高粱,营房周边种蔬菜、洋芋。庄稼种上后,又按照“一人一羊,二人一猪,十人一牛”下达养殖任务,修砌猪圈和羊圈,周围打土墙防备狼虎豹。

到1944年,359旅在南泥湾开荒种地26.1万亩,产粮3.7万石(一石为300斤),养猪5624头。除满足自给外,上交公粮1万石,达到了“耕一余一”,即耕种一年、够吃一年,还留下可吃一年的余粮。

除了种粮食,359旅还开办了被服工厂,人民军队和老百姓丰衣足食,加深了军民“鱼水情”。毛泽东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

【画外音】

距王震故居不到100米,孙琴正打理“故居餐馆”。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听着王震的故事长大的。

孙琴回忆,自己5岁时随奶奶(王震的妹妹)到北京住过一段时间,还记得饭后有水果吃,北京的水蜜桃很甜,吃完一个还想吃。大爷爷(王震)说,不能多吃多占。

“老一辈最听毛主席的话。”王震家族后人王庆炳说,湖南人会种田、会养猪,吃得苦、霸得蛮,才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王震引进地膜覆盖技术,北疆种植棉花获得成功——

2 邓小平点头说:“很好,很好,你们创造了奇迹。”

“御敌湘军称十万,征西湘女过八千。代代湘人戍边来,丰碑座座满天山”。

2005年元旦刚过,象征八千湘女进疆,重达百余吨的“湘女石”,千里迢迢从新疆哈密运抵长沙,安放在湘江公园。

大雨过后,记者来到长沙市湘江风光带,见到了这座“湘女石”。厚重的天山石雕,湿漉漉的,仿佛挂满了思乡的泪珠。

【特写·《共产党宣言》】

新疆兵团石河子军垦博物馆陈列着一本《共产党宣言》。这是王震夫人王季青于1997年捐赠。据介绍,王震最爱读《共产党宣言》,读了不止百遍。这本陪伴王震一生的《共产党宣言》,为十六开线装本,雕刻印刷,文中有许多王震的红笔批注,体现了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回放·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年9月上旬,王震请缨进疆,获得毛泽东批准。月底,王震率10万官兵向新疆开进,促成新疆和平解放。

当时选王震进军新疆,毛泽东已经想到了垦荒戍边:新疆就是一个“大南泥湾”。

10万大军进疆后,军粮供给成为头号难题。从甘肃拉粮食,运价是粮价的7倍。1950年初,王震下达命令,要求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农业生产。

359旅挺进南疆。在719团驻防的库尔勒开都河岸,战士们白天拉犁开荒种粮,晚上住在原始洞穴式的地窝子里,每天最多干活达到14小时。

到了秋天,麦浪覆盖了荒原。全旅开荒量达到31万亩,驻疆部队当年开荒总数超过100万亩。

南泥湾奇迹又一次在新疆上演!

然而,10万大军绝大多数是单身汉。王震听到年龄大的士兵议论:没有老婆不安心,没有儿女难扎根!

为了使广大官兵扎根边疆,王震上书中央,要求组织动员大批女同志进疆,参加建设充实边疆。中央军委很快做出了5年内动员10万女青年入疆的计划。

响应党的号召,1950年到1952年,八千湘女分批踏上西进列车,投入到大生产行列。

据“军垦二代”史珂回忆,长沙刚解放,父亲参了军。不久,接到护送湘女入疆的任务,抵达新疆后留在喀什被服厂工作。

“湘女入疆,有的编入被服厂踩缝纫机,大部分下放到农场干活。”史珂还记得,骑兵部队解散后,战马分配给农场运输队。小时候,他见到战马驮运午饭,炊事员用手拍一下马背说:“老伙计,走吧。”战马就会把饭送到工地,来去自如不用人看管。

1954年10月7日,驻疆部队按规定进行整编,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担负屯垦戍边的使命。

到1966年,兵团事业达到鼎盛时期,当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77亿元,占全区四分之一。

紧接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中央于1975年撤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改为新疆农垦总局。3年后,王震写信给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提出恢复生产建设兵团。

邓小平十分注重调查研究。1981年8月,在王震、王任重等人陪同下,77岁的邓小平到新疆视察,听说北疆推广地膜棉花,他格外感兴趣。

在石河子农场三连,面对一块400多亩绿油油的棉田,邓小平轻舒一口气说:“好大一片地哟!”

当时的石河子市委书记刘丙正介绍:“地膜覆盖植棉技术是王震同志倡导引进的。”邓小平高兴地说:“王胡子,你在新疆把地膜棉花推开了,这个办法不错。”

王震率部队进疆后,请来苏联植棉专家迪托夫教授,采用地膜覆盖等一系列科学技术,在玛纳斯河流域种植3万多亩棉花,当年平均单产皮棉50多公斤,打破了北疆不能种植棉花的旧传统。

听着介绍,邓小平不时地点头说:“很好,很好,你们创造了奇迹。”

1981年12月,眼见时机成熟,邓小平提出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画外音】

如今在新疆,一直流传“左公柳、王震棉”的故事。史珂称,湖南人左宗棠在清末收复新疆,从陕西潼关至新疆哈密修通大道,下令士兵在大道两旁遍植杨、榆、柳等行道树。王震率部队进疆,带领官兵种棉花,被人们赞誉为“左公柳、王震棉”。

“王震率领的部队,湖南人最多。八千湘女上天山,人数也在各省中排第一。”史珂称,先辈流血流汗,筑起屯垦戍边的“生命界碑”,留下了丰厚的战略遗产。

黑龙江省虎林市,在八五零农场,王震将军点燃第一把荒火的地方建起纪念雕塑。(资料照片)

向亘古荒原要大米,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3 习近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6月7日,北大荒千里沃野生机勃勃,机械化栽插的水稻已经返青,农民在田里除草。

4年前,金健米业携手黑龙江天正粮油食品,进驻地处北大荒的尚志市,创建粳米生产基地,辐射周边五常、延寿,每年收购加工原粮10多万吨,生产的金健东北长粒香米、五常大米供不应求。

“当年开垦北大荒,来了许多湖南人。”黑龙江金健天正公司董事长陈文兵说,沿着先辈的足迹,公司将扩大产能保供给,为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出力尽责。

【特写·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考察,首站来到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习近平逐一察看当地出产的米油豆奶等各类农产品,他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回放·北上要粮食 南下要橡胶】

1956年,王震担任农垦部部长。他向中央表明决心:“新中国的荒地都包给我干吧!我这个农垦部长有这个信心!”他向中央提出: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

1957年,王震到湖南省军区作报告,动员三湘子弟挺进北大荒,向亘古荒原要大米。

“可敬可爱的父母亲,一腔热血赴边疆。”原湖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廖克勤回忆,听了王震的报告,在省军区司令部工作的父亲廖瑜一周内写好申请,母亲也放弃了人民银行长沙中山路支行的工作,抱着未满周岁的儿子,与1000多名驻军及家属一起,乘火车辗转来到北大荒852农场。

王震亲自选址的852农场,距离珍宝岛仅150里。一到农场,住进窝棚样式的“马架子”,连里组织大家弯木做辕、搓麻为索,靠人力拉犁开荒。

廖克勤回忆,当时生产有机大豆,全部出口日本换外汇,支援国家进口先进的车床刨床铣床,发展工业生产。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吃日本豆腐。却不知道,先有东北大豆,才有日本豆腐。”

后来,廖克勤知道,各地进驻北大荒的湘籍军人有5000多人。王震的亲妹妹也来到852农场,分配到医院洗布草。王震还专门“打招呼”:不许特殊照顾。

廖克勤记得,农场种植的水稻品种主要是“农垦58”。上世纪60年代,王震也支持家乡种植“农垦58”,这个品种在湖南推广到1800多万亩,成为湖南历史上栽培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

“英雄奔赴北大荒,好汉建设黑龙江。”在王震的带领下,3年开荒达到1000万亩。此后,几代农垦人接力奋斗,北大荒开发耕地3500多万亩,年产粮食70亿公斤,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仓”。

北向荒原要粮食,南向野岭要橡胶。

1959年,刚刚起步的云南橡胶事业需要人。湖南省委把调集5万名青壮年的任务分配给醴陵、祁东、祁阳。

“当时支边有条件,要‘根正苗红’。”祁东人萧成明记得,自己刚读初二,跟随哥哥到大队报名,通过了审核,心里很高兴。

一路上,大家乘坐军用卡车、火车、汽车、小火车、拖拉机,辗转近10天才到达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农场。

当时的房子是毛草顶、竹笆墙,四段竹子埋在土里搭个床。让人害怕的是,毒蛇钻床下、蜈蚣钻被窝。萧成明说,自己被蜈蚣咬伤,痛了一天一晚。

但困难再大,也不敢耽误“砍山坝”。男人放大树,女人砍小树和杂木,一尺一尺清理出土层,一棵一棵种上三叶橡胶树。短短3年,云南农垦橡胶种植面积从5万亩猛增到20万亩。

1964年,王震到西双版纳考察。萧成明记得,每月口粮从35斤加到40斤。大家心里倍感温暖:王震还是关心家乡人呵!

如今,澜沧江两岸,橡胶林密布山野,云南已成为我国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之一。

美丽的橡胶林,凝结了三湘儿女的铮铮血脉。

【画外音】

在战场上,农垦人被赞为“最可爱的人”;在垦荒中,他们被誉为“最可靠的人”。

廖克勤感叹:党的一声号召,三湘儿女立即奔赴边疆。我们孝敬父母,也更爱他们驻守的土地,那里凝聚了他们的青春和血汗,值得后代用生命去守护和传承。

记者手记

心中只有国家

张尚武

采访“农垦人”,记者时时为他们的农垦精神所感动。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不是本地人自然繁衍形成,也不是一个民族或者地域人口的简单迁徙。他们是戍边官兵、复转军人、支边青年、知识青年、科技人员,都有钢铁般的意志,从内心深处坚定地跟党走。

中国农垦的精神高地在湖南。南泥湾“第一犁”、八千湘女上天山、北大荒变“北大仓”、彩云之南种橡胶,这些奇迹都与王震紧密相连。而在浏阳北盛,王震的族人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心中只有国家”,对祖国、对人民不求索取,只有奉献、再奉献。

只要党一声令下,湖湘儿女自觉担当开荒先锋,举家戍边,几代屯垦。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不同地域、众多层次的人群,凝聚在同一面拓荒的大旗下?采访中,记者得出的答案是,他们出于对共产党的高度信赖,甘愿付出青春和血汗,凝聚起“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

“垦一代”如同一棵树,永远在那里守望边疆。不止一位“垦后代”这样说:他们爱党爱国家,就是要发扬农垦精神,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他们爱边疆,因为那里是老一辈流血流汗的地方,无论如何也不能弄丢了。

相关专题:击水中流——走进红色潇湘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