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难忘的两次采访

2021-05-24 07:09:5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志林] [编辑:潘华]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志林

往事如烟。长期从事三农报道,我多次采访过袁隆平院士,袁院士的音容笑貌,宛如昨日。有两次采访印象深刻难忘。

“湖南日报讲了真话,很好嘛”

上世纪90年代起,甚至到了1995年,西方舆论中流行起中国人养活不了自己的论调,其中以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布朗博士的观点最具轰动效应。他预测,到2030年,中国粮食需求是6.51亿吨,而到时中国因各种原因,粮食产量竟然会下降到2.67亿吨,需求与产出差距巨大,谁来养活中国人?

1995年6月底,袁院士和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长沙同时出席一个学术会议。就这个问题,两位大家进入了深入探讨。他们以翔实的数据和实践经验,从中国粮食历史增长路径、科研潜力、土地承载等方面,对这一谬论进行驳斥,同时,也直面中国粮食问题,特别是科研的困境。

已经名满天下的袁院士,看惯了“春风秋月”,对谈中十分健谈,风趣幽默,而林教授则相对理性,但掌握的数据之多,让作了充分准备的记者,也十分“汗颜”。

袁院士说到问题时,非常直爽。他说,那时最为苦恼的就是一个钱字。他“大名”在外,单位一年科研费、人头费也只有60万元。许多科研人员看不到前途,有的选择了辞职下海。1994年,总理基金直接拿出1000万元给他搞研究,才去了他的心头之患。袁院士对记者说:“我吃了饱饭,是特例。你一定要把农业科研的真实情况反映出去,把困难讲出来。”

对谈从下午2点开始,二人兴趣盎然,吃了晚饭,继续畅谈,直到晚上八九点。1995年7月21日,我写出了《中国粮食面临的希望与挑战——袁隆平和林毅夫两专家对话录》的长篇稿件,在《湖南日报》发表。幸运的是,我没有辜负袁院士的期望,文章里面,甚至有袁院士“我有时异想天开,比如从全国公款消费中抽出个零头,从高级的楼堂馆所中收点小费,来支援农业科研。”这样直白的话语。文章发表后不久,我再次碰到袁院士时,说到这篇文章,他跟我说:“湖南日报讲了真话,很好嘛。”

“署名”上市公司,绝不与农民争利

2000年前,隆平高科筹备上市。这个公司是以研发、生产种子为主,特别是杂交稻种子,在湖南和中国很有影响,已经具备上市的资格。在公司的定名上,当时的领导希望借用袁隆平的名字,打响品牌。袁院士非常纠结,他非常担心,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会沾了一股“铜臭”味。袁院士并不参与公司经营事项,但在各方的说服下,平易近人的袁院士同意“署名”上市公司,但他要求,公司一定要守法讲德,绝不与农民争利。在设计公司宣传形象时,我应邀参与其中。大家根据袁院士对杂交稻的伟大贡献,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定位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公司形象理念。随后,我以此为题,对这一理念,进行了深入阐述,得到了袁院士高度认可。袁隆平说,小小的种子,改变着大大的世界。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是每个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也应该是公司的努力方向。

相关专题:音容宛在 功勋永存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