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湖南】烂泥不再 有凤来仪

2021-05-23 08:48:0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杨军 姚巍] [编辑:印奕帆]
字体:【

“十年九渍”的烂泥湖大垸,现在旱能灌、涝能排;智慧农业颠覆人们对传统农业的认知——

烂泥不再 有凤来仪

赫山区泉交河镇智慧农业第一村。 倪昊芝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杨军 通讯员 姚巍

益阳市赫山区地处南洞庭湖之滨,水稻种植面积逾100万亩,水稻年总产量50万吨左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5月21日,记者从长益高速公路,转长益高速公路复线,7分钟后在泞湖出口下高速,来到赫山区“烂泥湖治理工程纪念馆”。

烂泥湖治理,旱能灌、涝能排

烂泥湖夹在湘江和资江两条大河中间,以前叫“来仪湖”,取“凤凰来仪”之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去烂泥湖大垸里分布着大大小小20多个堤垸,由于多数堤坝单薄矮小,挡水能力弱,每到汛期,“十年九渍”,泥沙俱下,烂泥遍地。

1974年,烂泥湖治理工程动工,以人工开挖能撇洪的新河为主,将堤垸并大。赫山区(当时为益阳县)40多万干部群众锄挖箕挑,风餐露宿,开渠筑堤,导水归流。经过3年奋战,1976年底建成长39.8公里的干河1条、39.9公里的支渠11条,烂泥湖堤垸形成了完整的防洪大堤封闭圈和内外调蓄水利体系,解除了堤垸内欧江岔、泉交河和兰溪等乡镇的洪涝之害。烂泥湖治理工程纪念馆里,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实物……还原了当年兴修水利“千难脚下踩,万险敢攀登。饭粒拌冰碴,汗水溶雪花”的火热场景。

欧江岔镇欧江岔村段清明是赫山区的种粮大户,今年50岁的他当时还年幼,只记得母亲经常给奋战在施工现场的父亲送饭。段清明说:“自那以后,烂泥湖堤垸再未出现太大的洪涝灾害。现在,我们稻田旱能灌、涝能排,父辈们确实付出了许多,感谢他们!”

水利兴则农业兴。赫山区是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目前拥有省级现代农机合作社示范社55家。2013年12月,段清明组建赫山区常青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农机70多台(套)。这些农机除耕种合作社的稻田外,还为周边乡镇的几千亩稻田提供农机服务。合作社里的7台烘干机十分显眼,1天能烘干120吨湿谷。去年天公不作美,段清明收购周边农户正愁卖不掉的3000吨湿谷,烘干后运到广州等地销售。他自己赚了钱,农户也高兴。

段清明说:“长益高速复线去年8月底开通后,离我家的距离比原来到长益高速缩短了15公里,现在去长沙很少堵车,运输农资、农产品更方便了。”

智慧农业既饱口福,也饱眼福

乡村要振兴,农业需转型。从烂泥湖治理工程纪念馆出发,沿省道326线前行不远,就到了位于泉交河镇的竹泉山智慧农业第一村。近年来,赫山区以园区兴农、科技助农发展现代农业,与湖南农大、迪迈尔科技、华以农业等合作,建成“智慧农业第一村”。

在“智慧农业第一村”温室大棚里,高大的大棚顶部不是常见的塑料薄膜,而是一种透光率非常高的散光玻璃。大棚里排气扇自动开开停停,棚顶上还不时“吞云吐雾”。据介绍,这里的7个大棚都装有传感设备,将采集到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技术人员可通过智慧农业云平台,对大棚喷雾降温加湿和水肥一体化系统自动循环进行操作。人们到了这里,会颠覆对传统农业项目的认知,感叹“原来农业还可以这样做”。

竹泉山智慧农业第一村项目负责人徐玉莹说:“我们园区其实是一个植物工厂,引进以色列无土栽培方式,果菜基质栽培,叶菜自动化水培。蔬菜不喷洒农药,也不使用激素催熟,口感好、品质好。”

记者在大棚里采摘一颗小番茄尝了尝,有儿时记忆中的味道。智慧农业既饱口福,也饱眼福。徐玉莹介绍,现在每到周末和节假期间,不少本地和外地的消费者前来体验采摘和研学旅游,“智慧农业第一村距离长益高速复线泞湖收费站仅1.9公里,我们的产品生产和物流运输能快捷衔接。”

归途,记者行走省道326线,沿线的醉美田园、荷塘月色、多彩赫山等农业观光景点,与烂泥湖治理工程纪念馆、竹泉山智慧农业第一村串珠成线,展示着赫山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效。汽车先后从长益高速公路、长益高速复线桥底下穿过,这两条高速公路一南一北穿越赫山腹地,犹如两条翅膀,带动赫山展翅高飞。

相关专题:沿着高速看湖南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