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群英谱】高凉村不再“高凉”——记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李惠琴

2021-05-12 08:51:3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奕楠 通讯员 杨天午] [编辑:刘茜]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刘奕楠 通讯员 杨天午

“阿姨,外面的世界和我们这里是一样吗?”2018年,初到江华瑶族自治县高凉村调研的李惠琴被小朋友无意间的问话深深击中。高凉村是典型的边远林区山区村,从江华县城到高凉村需要经过5县9个乡镇。

时任人保财险湖南省分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的李惠琴明白,高凉村是块脱贫“硬骨头”。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共118户479人,其中贫困户88户379人,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资源匮乏。李惠琴深入扶贫一线,组织建立驻村帮扶工作队,3年来累计落实高凉村各项扶贫资金2100万元,提前两年实现整体脱贫。

在今年4月30日召开的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李惠琴被授予“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高凉村不再又“高”又“凉”

高凉村平均海拔750米,走在路上难见一人,民居散落在大山中,是名副其实的又“高”又“凉”。

“要想做好帮扶工作,首先就要摸清脱贫村概况,不打无准备之仗。” 李惠琴多次带领扶贫工作队深入一线考察调研,与村民、村支两委促膝交谈,了解村民需求,研究部署扶贫举措,并及时向公司党委汇报,落实帮扶政策。

经过一番“上传下达”,很快,《高凉村2018至2020年三年建设扶贫规划》出炉,李惠琴的扶贫工作也步入正轨,首当其要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让高凉村不再又“高”又“凉”。

“乡亲们有点头疼脑热的只能吃点药或者是硬扛,要是遇到点急病、大病,去县里的医院很不方便。” 李惠琴第一时间向公司党委班子领导汇报高凉村的交通状况,获得了领导的支持,公司迅速安排600多万元资金,修通了村组公路,长达10余公里,并安装了路灯。

2020年,李惠琴继续筹集资金200万元,硬化了横冲组、塘冲组、田湾组道路。至今,全村所有组均实现了水泥路硬化。修护坡、保护农田、保护道路,贫困村民的“烦心事”一件件化解,生活条件一步步改善。

3年来,高凉村共筹集到资金850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再度来到高凉村,道路宽敞、干净,村委会硬件全面提升,村级卫生室建立起来,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

特色产业形成格局

高凉村山多耕地少,村民不到500人,土地超2万亩,耕地却只有120亩。多年以来,村里主要靠种植杉树、玉米等来维持生计,村集体经济单一。

为了壮大集体经济,李惠琴组织驻村扶贫队和村支两委,经过产业扶贫项目论证、评估实地查勘等,在村里开发起了扶贫产业。

“能够提前脱贫出列,还得归功于村里的特色产业。”村民说道。 2018年,高凉村开发茶业种植基地150亩,并发展沃柑、瑶山苦茶、油茶、旱禾、生姜,养殖土鸡、瑶蜂、石蛙等。经过几年发展,石蛙和沃柑已经成了村里的特色产业。

高凉村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渐渐成熟。石蛙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利用“昆虫——石蛙——家禽(土鸡)——水产”生态循环养殖技术,2020年产量近4000斤。

产业并非一帆风顺。2019年3月份,高凉村沃柑喜获大丰收,但果农却“犯了难”。山路崎岖、路途遥远,上门采购成本大,鲜有采购商到来,沃柑销路问题如何解决?李惠琴积极向人保财险湖南省分公司员工发起号召,采取“以购代捐”的方式帮助解除贫困种植户燃眉之急。近年来,“PICC扶贫橘专车”常出现在高凉村山坳里,沃柑销路通畅后,果农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通过鼓励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目前高凉村已初步形成“石蛙养殖+茶叶基地+小微企业+沃柑种植”的产业格局。

相关专题:脱贫攻坚群英谱——脱贫攻坚干部考察调研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