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欢溪唱踏歌行——看岳阳市云溪区如何践行高质量发展

2021-05-06 12:45:1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亮 秦郁欣 资雄峰 杨朝 邓志强 许淙淙] [编辑:伍镆]
字体:【

云欢溪唱踏歌行

——看岳阳市云溪区如何践行高质量发展

云溪,是个充满诗意的所在。

它的诗意,舒展在八百里洞庭的浩瀚中,激荡在万里长江的澎湃里。并且,演绎出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壮阔。

地灵孕育了物华。今天的云溪,巴陵石化、长岭炼化、华能岳阳电厂三大央企在此鼎立,湖南城陵矶新港区、综合保税区在此相映,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静脉产业园在此聚首。以全省0.02%的土地面积、0.025%的人口,贡献了全省中央财政5%的收入,成就了岳阳乃至湖南的工业重地。

▲巴陵石化炼油装置

工业区也可以是生态园。近年来,云溪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三年环保行动”,实施“少买新衣多治病”、“不欠新账还旧账”、“宁可短痛不长痛”战略,打赢了一场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产业转型的“双赢”战。

以洞庭湖为鼓,以长江为弦,云溪,演奏出了一阙响彻湖湘大地的“云溪欢歌”。

业态提质,农村写就《如梦令》

“桃李”正芬芳。农舍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沟渠清澈可见……漫步云溪街道桃李村,目之所及,处处荡漾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桃李村的生态休闲广场前,姹紫嫣红的桃树和李树吐露芬芳。比这自然的芬芳更为芬芳的,则是文明的风俗、惬意的生活、富足的精神。

▲云溪街道桃李村

这首如梦的小令,不过是云溪欢歌中的的一个“网红”。以加快乡村振兴为契机,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颜值”、厚植“内涵”,树立“底气”,一首首生态秀美、生活富裕的“如梦令”在云山溪水中踏歌而来。

踏歌而来的这份秀美,根植在“重新安排云溪河山”的生态治理行动中。三年来,云溪关闭拆除6个码头11个泊位,关停渡口、停建或提质码头3个;完成14处排污(渍)口整治销号和3289亩岸线复绿;关停整改环境问题企业29家;签订退养协议的生猪养殖户1243户,占比98.6%,退养面积46.33万平方米;全区天然湖泊和水库全部实现“人放天养”。

由此,云溪27.28公里长江岸线被誉为最美长江岸线“云溪样板”。全区河湖水质达标率达100%,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2.9%,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2%。

铁腕整治只是手段,高质量发展才是目标。令人欣喜的是,通过生产形态的提质、就业方式的转换,新的生态,绽放出了新的业态。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云溪的经济立足两大炼油化工厂、依靠长江水运码头,还有“近水楼台”的中小型化工企业。码头既担负着重要的运输责任,又组成了企业、家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意场”。拆除这些码头,关停这些企业,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出路”问题。

为此,云溪区大力发展绿色化工产业园,就是要让园内的化工企业做大做强,让园外暂时失去“生计”的化工企业到园区来谋求生存发展之道。近年来,云溪用于安全环保设施上的投入达3亿多元。帮助金瀚等15家企业新上技术改造项目,每年可新增产值35亿元。9万余人因此变成了产业工人,实现了全区50%的人口的职业转换。

▲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

工业发新枝,农业也开新花。

依托区位优势,云溪果蔬和油茶种植、红薯和艾叶加工等产业发展迅速。沁心莲业、勤民油茶、黄皋艾叶等一大批专业合作社拱土而出。

云溪区农业农村局实行“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套方案”的运行机制,为农业企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服务,力求守住青山的同时,堆出“金山”。

湖南淳湘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开始露出“金山”的面容。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这家从事“油茶粕精深加工项目”的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集约化生产”的运作模式,带动乐周边4000多户油茶种植户,成功升格为“农业产业化市级农头企业”。

春华秋实,绿水青山成就金山银山。云溪云良稻香米、云良龙虾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白泥湖水产养殖基地被批准为省级绿色食品建设基地。

全面实行生猪退养后,云溪区八一村不仅光鲜了“面子”,还充实了“里子”。由能人领办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成了花卉苗木、草莓种植、稻虾套养等一批农旅结合项目,以文化体验、采摘观光、餐饮娱乐为主的“农家乐”方兴未艾。依托临城伴厂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开发、仓储物流、劳务服务等新兴业态。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万元,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日子越过越红火。

▲云溪区八一村学堂组

环境治理在向纵深推进。云溪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也展露了新颜。作为全省6个试点之一,2019-2020年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成功收官,治理成果达到预期,主要污染指标COD、TN和TP排放总量分别下降40%、30%和30%,对流域水质的污染显著降低。

产业升级,园区谱就《大风歌》

“绿园”春意闹。仲春的云溪绿色化工产业园,连土地都呈现出蓬勃的生态。总投资208.63亿元的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铺开了无边的春色。

将于2022年底建成的这一项目,年产60万吨的规模,将使其成为我国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下游纺丝、工程塑料等产业集聚,有望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利总额35亿元。

该项目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守护好一江碧水”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解决“化工围江”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岳阳石油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链补链强链、再造千亿产业集群的具体行动。

▲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

放眼云溪,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门槛被高高立起。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定位,近三年来,否决入园项目20多个,严格执行新上项目环保预审和“三同时”制度,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坚决“一脚踩死”。

今天的云溪,产业升级带来了生态向好。数据显示,与三年前相比,云溪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氨氮的排放,分别下降了40%和25.8%,水生态系统实现了保护与修复,所有污染物排放指标均超额完成省市核定任务……

大风起洞庭,豪情满云溪。传统的石化基地正展现出新时代的风姿。

不负云溪满目春。云溪主动抢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和发展窗口期,坚持“绿色发展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将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合而为一、统筹推进,云溪用环境治理留住了绿水青山,用绿色发展赢得了金山银山。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云溪绿色化工产业园面向长江经济带,依托新港区和驻区央企,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围绕延链补链造链强链做文章,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和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引导园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绿色发展,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不断放大品牌效应,打造长江经济带一流绿色化工园区。目前,已落户云溪的石化产业及关联企业251家,2019年完成技工贸收入1180亿元,工业税收总额达120亿元。

▲中石化催化剂长岭分公司:催化剂二期项目,总投资20亿元。

作为创新驱动力的主阵地,云溪绿色化工产业园积极引导企业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先后建立循环经济研发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安全环保一体化监控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厂港园互融互通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循环体系、资源回收体系、能量共享体系和在线监测体系。绿色化工园已拥有催化剂、防水材料等1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产学研战略联盟和重点实验室,2018年进入“中国化工园区30强”。

政府积极引导,企业也主动作为。据统计,园区企业三年来共获得环保专利授权165项。其中,东方雨虹公司创新的高延伸隔音双组份水性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长岭科技开发公司研发的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提升了企业社会美誉度和产品市场占有率。

随着石油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链的集聚发展,一个新的千亿元产业链呼之欲出:1500万吨炼化一体化蓄势待发,80万立原油商业储备基地项目、巴陵石化年产5万吨SEBS项目、中创化工10万吨/年乙酸仲丁酯扩能改造、中顺科技年产20万吨27.5%浓度过氧化氢项目……一路高歌猛进。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告别,而是一场隆重的出发。如今,云溪工业园已更名为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在这座更高、更强的平台上,航运物流、绿色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粮油加工、北斗导航配套、能源等产业展示着百花争春的盛景。

愿景正徐徐展开。“十四五”期间,岳阳石油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将以炼化一体化为源头,以技术领先化、产品高端化、生产清洁化和环保生态化为标准,大力实施“一强二补三延四壮大”,助推石油化工及新材料产业的主营收入达到2000亿元,上缴税收200亿元。

观念换挡,云溪奏响交响曲

志愿者成为了“志愿军”。在云溪的河湖沟渠旁,活跃着一支超过5000人的大军。这支由“民间河湖长”和“河小青”等志愿者组成的队伍,是云溪生态观念换挡的最生动的写照。

“以前沿江到处是砂石厂、砖瓦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环境大变样,每天早上我都和老伴到江边散步锻炼。”陆城镇白泥湖村村民罗晓明见证了云溪的今生前世。对于罗晓明来说,近几年云溪生态环境的变化,每天都是一个新模样。

“芭蕉湖现在不一样了,水也变得更清了,沿湖建起了风光带。这说明大家巡湖的努力没白费!”陈正军的语气中透露着自豪。陈正军是巴陵石化职工,也是云溪环保卫士大队第九中队的志愿者。

“对于我们反馈的情况,政府都很重视,桩桩有回应,并且能很快解决问题,这让我们巡湖充满了干劲!”陈正军的中队,从11人发展到22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0多岁。

近年来,云溪区坚持把“河(湖)长制”作为环境治理的总抓手,除了压实区、镇、村三级河(湖)长工作责任,还发挥“民间河湖长中队”和“河小青”志愿者作用,搭建起政府与群众的沟通桥梁,像陈正军这样自发参与巡河(湖)的民间护河(湖)的力量越来越壮大。

▲白泥湖湿地公园

同样,在云溪白泥湖湿地公园,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实践中,居民生态观念也在悄悄改变,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017年,云溪区成立白泥湖湖长制工作委员会,打响了白泥湖湿地治理战,一方面将矮围网围全部拆除,实施大水面禁止投肥投饵和长江禁捕工作。同时,大力化解养殖污染,开展大规模生猪退养,新建两个污水处理站,启动了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全力整治城镇居民生活污染。

自建成后,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基地就成了云溪区中小学生的必游地。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陈爱国表示,一张照片,一个标本,一段视频都可能在孩子们心里埋下绿色的种子。此外,湿地公园还多次开展社区活动,积极争取周边群众的支持与参与,让湿地保护成为社会共识。

“以前,怕鸟吃稻谷,吃鱼虾苗,我们一般都会上前驱赶,现在通过政府的大力宣传,我们保护意识提高了,巴不得这些鸟儿多留几天。”当地种粮大户王昌国直言。

▲云溪白泥湖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基地

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在云溪的大地上蔓延开来。环境整治的行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筹资治污的“先锋”、引资治脏的“红娘”。

路口镇甘家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在外经商的村民易文君果断捐助10万元用于组级公路改造,在他的示范和带动下,又有十余名乡贤主动筹集40余万元用于村容村貌改善。

依靠经营一家建筑公司,长岭街道和平村坝塘组林白玉致富后不忘家乡,经常自己出资为家乡修路、装路灯。每年还主动帮助村里的困难群众和贫困学子。在得知全区正在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攻坚后,他主动找到村里,申请由自己出资300余万元,将坝塘组打造成亮点屋场。

启源建筑公司董事长李光桂也不落人后,个人出资将自家门前15亩的荒地打造成小广场,供乡亲休闲健身使用。

南太村新屋组、老屋组两个组原有的组级公路因为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为了改变现有面貌,在推进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攻坚群众户主会上,通过组民理事会理事长提议,大家一致同意将集体资产发包收益的120万不进行分红,全部投入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用于道路建设。

观念的换挡带来行为的升级,行为的升级带来产业的转型。

立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加强生态环境和水、土地、森林等资源监管,云溪大力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和生活方式,呈现出了“生态+”式转型发展势头强劲。

依托以白泥湖国家湿地公园、清溪省级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独特山水生态优势,云溪加快发展绿色农业、绿色旅游,涌现了白泥湖大闸蟹、艾叶、油茶、湘莲等一批绿色产品,打造了岳阳城郊“漫步骑行赏田园风光、品蟹食虾享湖乡风情”旅游品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云溪,用人民群众的自觉与自励,生动地解读了高质量发展的要义。

▲清溪森林公园

船行洞庭,但见天蓝水碧。沿湖眺望,天鹅起舞嬉戏,绿头鸭结伴在水面划出道道涟漪,长脚鹬高高立在滩涂梳理羽毛……一湖碧水正演绎着万物和谐的场景。云溪,这块单位面积产值全省第二的厚重的土地,却出处洋溢着青山绿水的轻灵与秀美。

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站在第二个百年梦想的起点,云溪,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重新安排云溪河山”,阔步迈向生态文明的宏大愿景。

大江东去,洞庭入海。一个云欢溪唱的新云溪,正踏歌而来。

(记者 张亮 秦郁欣 资雄峰 通讯员 杨朝 邓志强 许淙淙)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