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再出发 奋进新征程
中共洞口县委员会 洞口县人民政府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洞口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坚持人力、物力、财力只增不减,2019年全县1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通过2020年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剩余贫困人口2546户5413人全部脱贫,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262元。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显示,全县脱贫成效精准,到户政策落实精确且“应享尽享”,“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为零,群众认可度达99.99%。消费扶贫、社会扶贫分获全国、全省先进。
今后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过渡期,洞口将保持政策总体稳定,防止返贫致贫。将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队伍衔接工作,在中央、省、市未出台相关规定之前,保持队伍不散、人员不减。做好产业衔接,完善“三棵树”后续管理,“十四五”期间每年新扩柑橘1万亩、油茶1万亩、茶叶4000亩,形成油茶、柑橘、茶叶、双季稻产业带,力争到2025年末建成柑橘基地20万亩、油茶基地20万亩、茶叶基地5万亩。
洞口将在山门镇、水东镇、石柱镇,打造5万亩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示范区,实现全年油菜种植面积40万亩、产量4万吨,粮食播种总面积127万亩、产量50万吨以上。进一步加快推动岩山镇等生猪养殖基地建设,打造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基地,实现全县存栏生猪75万头以上、出栏105万头以上,继续保持“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
将持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突出“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规范农村建房三大重点,落实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重大任务,打造省级森林县城、10个美丽乡镇、100个秀美村庄、1000条绿化带、1万户花园式农户,将洞口建成生态洼地、绿色高地、养生福地。
持续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推动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加强乡村人才引进,引进致富能手、经济能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方位缩小城乡差距,打造全省农村农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洞口样板”。
雪峰山下斩“穷根”
——洞口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纪实
洞口县城伏龙洲晨景。 通讯员 摄
导 读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洞口县创新推出“贫困人口一人一亩脱贫树”政策,采取消费扶贫、社会扶贫等多项举措,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最终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攻坚目标。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肖霄
通讯员 肖又军 陈美君
风过雪峰,漫山茶叶千里飘香;雨润平溪,田间耕作一片繁忙。仲春时节的洞口,风景旖旎,处处焕发勃勃生机。
雪峰山下的洞口县曾是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有117个贫困村、10万余名贫困人口。伴着“决胜脱贫攻坚”的嘹亮号角,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战天斗地,投入各类扶贫资金75亿多元,严格按照县摘帽、村出列、户脱贫标准安排资金项目,奋力书写脱贫攻坚新答卷。
至2019年底,该县贫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通过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剩余的2546户5413名未脱贫群众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零,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攻坚目标。
“一人一亩脱贫树”
为确保贫困群众能够持续增收,2018年以来,洞口县按照“山外柑橘、山内茶叶、遍地油茶”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三棵树”(油茶、柑橘、茶叶)扶贫主导产业,打造了茶铺、高沙、古楼等一批产业扶贫示范乡镇,建好287个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推动贫困家庭扶贫产业“家家有”。
4月,正是春茶采摘季节,在古楼乡湖南古楼雪峰云雾茶有限公司里,一筐接一筐的茶叶被送进烘干机。在另一旁,几位村民正在手揉茶叶。
今年56岁的谢春苏是古楼乡淘金村村民,原只是种田的农民,2017年来到茶厂上班,学习采茶、制茶,年收入达到2万元。“肖总不仅让我有了稳定的工作,还免费送我茶苗,明年我的茶叶也可以采摘了。”谢春苏边揉茶边说。
(罗溪瑶族乡宝瑶村。 通讯员 摄)
2017年,洞口籍企业家肖冬红响应家乡号召,回乡接手改制的古楼茶厂,创办湖南古楼雪峰云雾茶有限公司,通过收购茶叶、提供就业岗位等,带动全县5个乡20个村1.2万多人从事茶产业。
洞口县注重品牌建设,全力做大做强“雪峰蜜橘”产业。全县现有“雪峰蜜橘”基地21万余亩,年产12.6万吨,7.6万农户参与种植,300多家“雪峰蜜橘”营销大户,依托顺丰、申通、邮乐购等27家快递公司,组成“雪峰蜜橘”全产业链,年总产值达36亿元。
“各位网友,洞口蜜橘口感香甜、皮薄汁多、果香浓郁、入口化渣,买它!”2020年11月7日,洞口县举办“橘子红了,电商来了,贫困户笑了”直播带货活动,副县长刘玮与网红达人通过直播与短视频力推雪峰蜜橘,一天卖出13664单,共54.67吨。
3年来,洞口县累计投入资金约2亿元,共完成“三棵树”种植面积10.25万亩,全面实现贫困人口“人均一亩脱贫树”目标。预计到2022年,产值将达到6亿元以上,脱贫群众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如今,“三棵树”已成为洞口产业扶贫的一张靓丽名片。
“三专一平台”助扶贫
位于洞口县雪峰广场的消费扶贫智能专柜旁,许多市民通过扫描专柜二维码付款,购买优质扶贫产品。像这样的消费扶贫智能专柜,已在洞口县学校、广场、社区、医院、机关开设200多台。
为拓宽扶贫产品销路,健全消费扶贫模式,洞口县打造以消费扶贫专柜、专区、专馆和扶贫832平台为重点的消费扶贫行动载体。2020年9月23日,该县消费扶贫“三专一平台”率先在全省建成投入运营,成为全国首个接入中国社会扶贫网的县级消费扶贫专柜。
(2019年10月14日,全国“互联网+”社会扶贫论坛洞口分会场活动。 通讯员 摄)
洞口县还在县城步步高超市、好又多超市设立消费扶贫专区,在县移动公司建成“橘子红了”消费扶贫专馆,在省消费扶贫示范中心开设消费扶贫生活馆。到目前为止,省消费扶贫示范中心洞口消费扶贫生活馆农副产品销售额已达560余万元,“橘子红了”洞口消费扶贫专馆日均营业额达1万元。
同时,洞口县从金鸡财猪、电子商务、工会消费券等方面入手,不断延长产业链,着力构建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深入推进消费扶贫,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县域各企事业单位职工食堂定点采购贫困村、贫困户农副产品,全县各基层工会43674名会员参与消费扶贫,消费金额已达3000多万元。
该县已有93家企业通过“全国扶贫产品目录”认定,93家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558种扶贫产品入驻国务院扶贫832平台和湖南省消费扶贫公共服务平台,总价值达13.2亿元。通过消费扶贫“三专一平台”,全县扶贫农产品销售额达3.05亿元,有效缓解扶贫产品销售难。
“众人帮、帮众人”
“当我是一名老师时,我要把知识传授给孩子们;现在我离开了讲台,更要尽我所能,为孩子们创造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这也是我的初心!”2019年冬,洞口县醪田籍企业家廖志文应邀回乡参与“扶志扶智”行动,捐款400万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他还多次捐款资助家乡通组公路硬化等民生项目。
2019年以来,洞口县强力推进“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累计在中国社会扶贫网上成功对接爱心需求10万余起,捐款捐物近2亿元,实现贫困人口受益全覆盖。对接爱心企业、社会团体,推行电商、助学、健康、就业扶贫,社会联动帮扶氛围浓厚,形成“众人帮、帮众人”社会扶贫大格局。
洞口县以“亲邻回乡扶志扶智”行动为载体,洞口籍公职人员带头,带动社会贤达人士,利用节假日返乡“向村党支部报到”,走访五代以内直系亲属和原籍地村组乡邻。通过院落会、农家夜话、家庭聚餐等形式,发挥亲情纽带作用,帮助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克服“等靠要”思想,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寻找致富门路。
桐山乡残疾人张赫伦,身残志坚,自主研发防脱发洗发水并申请专利,创办洗发水原料生产基地,带动16名贫困残疾人就业。
高沙镇温塘村脱贫村民付仁东申请扶贫贷款,扩大家庭养蜂规模,年产蜂蜜1000多公斤,年收益超10万元。在他带动下,全村养蜂农户达到30户,其中5户养蜂规模20箱以上。
洞口县400余名农技专业人才、科技专家回乡走访,入户传授生态种养、设施农业等技术,召开座谈会、院落会,为乡邻亲友现场讲解茶叶、果树种植技术,帮助贫困亲邻提高种养技能。
通过“扶志扶智”行动,全县300余名贫困群众重燃生活热情,万余名贫困群众提振了志气,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厉兵秣马,再战雪峰,巩固脱贫成效,乡村振兴画卷正在雪峰山麓徐徐展开。
帮扶故事
“将村子的发展时刻放在心头”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肖霄
春天,房前屋后桃花烂漫,村民说,那是“严书记”带来的风景。盛夏间,喝一口清水,村民说,那是“严书记”带来的甘甜……
“严书记”是中国太保寿险湖南分公司驻洞口县桐山乡椒林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严柏洪。
椒林村位于雪峰山深处,环境艰苦、交通落后,全村分布在一条全长逾15公里的高山峡谷周边,属省级贫困村。2018年3月15日,由严柏洪带领的驻村帮扶工作队进村。仅用一个星期,严柏洪走访了16个村组和所有贫困户。
严柏洪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椒林村脱贫攻坚工作地图”,醒目地标注着待脱贫人口和各组分布点。
“这是提醒自己,要将村子的发展时刻放在心头。”严柏洪说,工作队进村以来,几乎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和贫困户家中,与村民打成一片;每到农忙时节,主动帮劳动力少、种田多的贫困户插秧、收稻子。
在日常走访中,严柏洪发现椒林村竹林遍布,林间泉水清澈甘甜。如何利用好原生态资源?他萌生了生产“饮用水”的念头。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先后3次将椒林村山泉水样送至湖南权威机构进行检测,结果为弱碱性水,适合开发天然饮用水。
严柏洪四处奔波,到处招商谈项目。2019年夏天,水厂顺利落户椒林村,并与湖南水品牌“沁潇湘”对接。在这个水厂,村集体以水资源入股占股10%,村民自愿入股28%。这一产业,为村集体带来长期稳定收入。
工作队还引进百香果和赤松茸种植,在村里推广“鱼蛙稻”生态种养。严柏洪还组织开展消费扶贫,帮助贫困户卖自制野生茶、稻米、土鸡、土猪等。截至目前,全村消费扶贫卖出农副产品150多万元,村民人均增收4500元。
脱贫故事
“现在每天忙得很”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肖霄
4月春雨绵绵。洞口县长塘瑶族乡老艾坪村,每天早上6时许,脱贫村民戴成义总会手提工具箱,准时出现在村头。
戴成义曾因误入传销组织被骗几万元,回村后意志消沉,生活全靠父亲养鸡的微薄收入,被村民称作“扶不起的阿斗”。
2018年7月,联通公司在老艾坪村接洽宽带联网事宜,需要找一个当地人负责长期网络维护。水电八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军鼓励戴成义报名。
“刚开始我不愿意去,王书记一再劝导我,给了我信心。”戴成义说,他在联通公司学习了一个月。在王军帮助下,戴成义顺利拿到营业资格证。
2018年12月1日,戴成义接到第一单。村民丁克祥家需要接宽带,由于业务还不太熟练,戴成义花了一天多时间才完成。“安装完成的那一刻,心里很激动,觉得找到了生活的价值。”戴成义说。
从此以后,戴成义不再守着桥头的超市喝酒了,他开始谋划全村的宽带连接事宜,每天早出晚归。2019年,戴成义给村里39户安装了宽带。
老艾坪村网络建起来了,戴成义的业务开始扩展到金龙村、双龙村等多个村子。技术水平得到提升,临近乡镇的村民也慕名而来。截至去年底,戴成义的网络维护收入达到8万元。
除了网络维护外,戴成义家的养鸡规模扩大到7000只,还养了10多箱蜜蜂。
“以前他每天坐在桥头超市打牌,现在难得找到人,整天没影。”王军调侃道。
“邻村长塘村还有几户村民需要装宽带,现在每天忙得很。”戴成义摸了摸后脑勺,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