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瑶族自治县:瑶乡巨变看今朝

2021-04-29 22:39:3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柳英] [编辑:潘华]
字体:【

站在新奋斗起点 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中共江华瑶族自治县委员会 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华瑶族自治县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举全县之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扛牢政治责任,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成立了脱贫攻坚战役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指挥长,下设13个战斗组,由县委常委分别任组长。实行脱贫攻坚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的“三集中”工作模式,县委班子始终在脱贫攻坚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发出了“为江华的尊严和光荣而奋斗”的号召,凝聚形成了“不甘落后、拼命三郎、敢为人先、齐心协力”的“江华精神”,破除了江华干部群众安于现状、以“戴贫困县帽子”为荣的落后思想。到2020年底,全县11.31万贫困群众全部脱贫、1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江华瑶族自治县委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接续奋斗砥砺实干,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变的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不变的是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在新征程上,江华作为刚刚实现脱贫摘帽的瑶族自治县,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县工作重中之重,树牢旅游区意识、瑶族特色意识、生态环保意识,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接续奋斗、砥砺实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加强乡村现代化治理、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瑶乡巨变看今朝

——江华瑶族自治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纪实

导读

精准扶贫开展以来,江华瑶族自治县坚持补齐短板弱项与突出产业扶贫“两手抓”,在改善瑶民生活条件的同时,探索形成了“规模企业进园区、小微企业进乡村、农业产业建基地、旅游产业谋全域”的产业脱贫模式。2016年以来,1万余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2.8万余名水库移民实现楼上居家、楼下就业,8.5万名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和就业稳定脱贫。“老、少、边、穷、库”,成为人们对江华的旧记忆,全县面貌焕然一新。

△ 涔天河风光壮丽。随着江华旅游业的兴起,“天河瑶池”名扬省内外。李忠林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黄柳英 通讯员 张恒 杨丁香 雷永

透过云层,俯瞰南岭北麓,峰峦叠嶂,河谷幽深。这里是中国瑶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江华瑶族自治县。

起伏的地势,蜿蜒的山道,匮乏的资源,给瑶山的人们生产生活设下了天然的阻碍。2014年,江华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3136人,贫困发生率24.1%,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精准扶贫战役打响后,江华闻令而动,尽锐出战,攻坚克难,打造出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江华模式”。

2018年,江华实现整县脱贫摘帽。今年2月25日,江华瑶族自治县委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村民变工人:1.3万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

细雨纷纷,江华大圩镇崇江小区安置点一间扶贫车间里,瑶妹邓晨梅安静地坐在自己的操作台前,眼神专注。扎带子、绕线圈,把转子固定在定子上,一个马达核心部件完成了。这样的部件,她一天要组装1000多个,能挣100多元。

2019年前,邓晨梅一家居住在海拔800多米的东冲河村。山上资源匮乏,交通不便,老人在家砍竹子、种红薯,全家生计主要靠她外出打工维持,一直无法脱贫。

2019年,东冲河村116户481人全部易地搬迁到崇江小区安置点,邓晨梅一家住上了100平方米的新房。为了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江华在安置房一楼的架空层,配套建设标准厂房,引进18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开设扶贫车间,让居民楼上住家、楼下就业。

“离家很近,走路几分钟就到,方便照顾老人孩子。我跟丈夫一起来上班,一年收入有6万多元,太好了。”邓晨梅说。

改善居住条件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的贫困瑶族群众长久的心愿,也是江华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脱贫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从2013年开始,江华在全省率先启动易地扶贫搬迁,结合水库移民安置,因势利导,在全县设置了5个水库移民安置点和易地扶贫安置点。2017年以来,2.8万余名水库移民和1万余名易地搬迁群众陆续住进新家。

近年来,江华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数量已有486个,吸纳和带动1.3万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脱贫户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工收入的有24972户,占脱贫户总数88.72%,比全省平均值高9个百分点。

荒山变“金山”:贫困村挖断穷根

江华白芒营镇社湾村,群山环抱,橘海连绵。70岁的脱贫村民杨美容身披雨衣,在橘林内穿梭忙碌。“雨天也要认真做事。要不是村里引进柑橘产业,让我们有事做、有收入,我家不可能这么快脱贫。”杨美容说,她家20亩土地已全部流转,每年有租金5000元;她和老伴在基地务工,一年工资有4万多元。

以前,当地村民没技术,产品缺销路,种植的果林低产低收。2014年,政府引进富隆果业公司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村里以红山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两年流转土地5400多亩,建成柑橘种植基地。村集体以管理服务和基础设施入股,村民以土地入股,每年光土地租金收入就达135万元。村党支部还牵头成立劳务公司,解决了400多人就业。

村民周勇自豪地说,现在种柑橘的效益跟以前大不相同,江华沃柑已成为村民的“脱贫果”,昔日荒山变成“金山”。

富隆果业负责人林家勋介绍,3年内,要在江华打造一个集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万亩柑橘产业园,年产值达2亿元,年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临时用工1.5万个。还计划新建一个水果综合深加工厂,提升江华水果品质。

“要走稳发展路,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巩固成效不返贫!”永州市委常委、江华瑶族自治县委书记罗建华说。

要确保贫困村脱贫不返贫,发展产业是关键。江华因地制宜引进和培育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390多家,流转土地25万余亩,发展优质水果、食用菌、茶叶、生猪4大扶贫产业,建成农业基地183个,形成了6万亩茶叶、15万亩水果、7000万袋食用菌等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带动2万贫困户稳定增收,帮助7246个50岁以上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

近年来,江华还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质量园区平台。江华高新区引进规模工业企业116家,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以电机为特色产业的现代工业体系,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97亿元,在全省139个省级以上园区综合评价中排第19位,湘南排名第一。产业建设擦亮脱贫成色,3749名青壮年贫困劳动力在高新区稳定就业,人均年收入4.2万元以上,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瑶乡变“网红”:一年吸引游客600余万人次来打卡

周末傍晚时分,走进江华最大的移民安置点——水口新镇,一栋栋瑶家吊脚楼、江南徽派小院错落有致,灯火辉煌,瑶歌阵阵,很多游客在忙着拍照。

水口新镇位于涔天河流域中心区位,有12775名库区移民和2117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这里居住。

江华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在规划安置点时,便谋划旅游产业,依托浓郁的瑶族文化,着力打造“中国爱情小镇”。近年来,以国家3A级景区瑶都水街为龙头,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省特色旅游名村宝镜古村,以及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秦岩、桐冲口、香草源等,共同形成江华旅游矩阵,并与古瑶部落花海和涔天河水上乐园共同构建“水口半小时旅游集群圈”,成为湘桂粤旅游发展新的亮点,一年吸引游客600余万人次来江华“打卡”。

昔日瑶山成了网红景点,移居于此的贫困群众不再靠卖树买粮过日子,而是吃上了“旅游饭”。

在七星水街的入口,有一家店铺的招牌特别打眼——“瑶家钩织第一坊”。“我是水街第一个入驻的商户。”41岁的脱贫户余小娟介绍自家店子时十分自豪。她曾外出务工13年,2019年在水街租下一间铺面,展卖自制的瑶家钩织工艺品,9个月就赚了20多万元,还带动20多名“宝妈”人均月增收2000元。

江华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按照“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模式,探索和推进“旅游+精准扶贫”。全县20个贫困村列入了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去年以来,有1700余户6000多名贫困群众通过旅游扶贫实现增收。

△ 大圩镇峻山村,村民在排练瑶族长鼓舞。通讯员 摄

【帮扶故事】

帮扶故事把家乡绘成画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黄柳英

通讯员 张秀玲

暮春时节,草长莺飞。江华瑶族自治县湘江乡,千年瑶寨桐冲口村美得像一幅画。3月初,该村恢复旅游接待,一到周末,游客纷至沓来。

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队长郑艳琼站在村口做向导。隔着绿丝绸一般的麻江河眺望村子,古色古香的风雨桥、瑶韵广场倒映水中,30栋白色的民宿吊脚楼挂在山腰,绿树环绕,美轮美奂。桐冲口村,已褪去贫穷落后的旧貌。

“全村耕地一年生产的粮食只够吃3个月,剩下9个月要买米度日。”郑艳琼介绍,从前167户617名村民散居瑶山深处,以伐木为生,有的到山上打野鸡、挖药材补贴家用。贫穷,是家乡桐冲口村留给她最深的印象。

郑艳琼是一位瑶家女儿,曾在县文广新局任纪检组长。2015年,村民联名请她回来建设家乡,郑艳琼毅然申请回村扶贫,一干就是6年。除了回县里开会和外出跑项目,郑艳琼天天泡在村里。父亲在广西南宁住院治疗,她也无暇照顾。

郑艳琼充分发挥自己所学,将村里的深厚瑶文化应用到产业规划中。她还用夫妻俩的工资抵押贷款50万元、借款10万元,作为旅游扶贫的启动资金。经过努力,盘王大歌、原生态长鼓舞、瑶家敬酒歌等民俗文化焕发生机。桐冲口村成为国家3A级景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最美宜居村庄、全国文明村。

郑琼是村醉喜多艺术团团长,这几天游客多,她要组织村民排练瑶族歌舞,自家民宿天天客满,家酿米酒供不应求,她有点忙不过来了。“过去唱歌跳舞,是自娱自乐,排解愁闷。现在游客很喜欢我们的瑶族歌舞,大家表演节目能赚钱,还弘扬了瑶族文化,很自豪。”她说。

今年春节,郑艳琼跟家人吃了一顿久违的年夜饭。驻村扶贫以来,这是她第一次回县城的家里过年。到了农历正月初三,郑艳琼坐不住了,又赶回村里。

去年,桐冲口村旅游收入达到108万元。

△ 涛圩镇苍梧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领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为20名脱贫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李忠林 摄

脱贫故事

脱贫故事从贫困户到养殖能手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黄柳英

通讯员 杨丁香

煮猪食、喂猪、猪圈杀毒、清扫猪粪……早上6时,赵风连又风风火火开始一天的忙碌。“每一天都是这么过来的,连大年三十,别人都吃年夜饭了,我忙碌完后却只想好好睡一觉。”她说。

赵风连是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横江村人。2014年,因父母年迈、儿女尚小,丈夫患上鼻咽癌,赵风连家生活贫困,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好强的赵风连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赚钱给丈夫治病和还清债务早日脱贫,2015年,只有小学文化的赵风连开始发展家庭养殖。

她从饲养一两头猪、10多羽土鸡开始,2019年,发展到养殖生猪300余头、土鸡2000羽。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6月,赵风连的养殖场受到猪瘟冲击,陆续病死生猪近200头。

挫折并没有摧垮赵风连的意志,她振作精神,下半年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除扩大土鸡和麻鸭养殖外,还承包了近10亩水面养鱼,当年获纯收入12万余元。

2020年5月,跟病魔斗争多年的丈夫撒手人寰,留下的是一家老小生活的重担。赵风连擦掉眼泪,稍事休整后又开启奋斗模式。2000元一头的小猪仔,她一买就是100头,每一头小猪她都亲手打预防针。猪圈一天消杀两次,除了自己,她不让任何人进猪舍。经过精心饲养,这一批猪膘肥体壮,卖出了好价钱,她转手就又买回200头猪仔,并且开始学习养母猪繁育小猪。

2019年,赵风连家成功脱贫摘帽,还享受危房改造政策,在村口建起一层120平方米的大房子。目前,赵风连的大女儿准备学习美甲自己开店,读初二的小女儿决心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今年我准备加建一层楼房装修好,让年迈的父母享受生活的美好。”说到逐渐红火的日子,赵风连满是疲惫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相关专题: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