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力争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全省脱贫地区前列
中共慈利县委员会 慈利县人民政府
慈利作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县之一,经过8年不懈奋斗,13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4030户84977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慈利的光荣任务。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的伟大胜利。慈利作为脱贫摘帽的山区县,尤其需要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力争在全省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鼓足精神不泄气,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锻造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内在动力和宝贵财富。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无畏的勇气,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好5年过渡期的大好机遇,紧跟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步调,加强政策衔接、工作衔接、组织衔接,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求真务实不走虚,强化产业和就业扶持。慈利在脱贫攻坚战中,坚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挖县域旅游资源,做大做强张家界东线旅游,打造了景区辐射、休闲体验、节会赛事、新兴业态4种“旅游+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同时倾力打造“硒有慈利”地方公用品牌,创新开展直播带货活动,推动了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聚焦部分群众住房难问题,采取亲友帮建、村干代建、专业队伍承建、社会捐建的“4种代建”模式,高效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围绕群众增收难问题,采取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扶贫载体吸纳就业、“点对点”返岗就业、发放各类就业补贴、争取生态护林员指标“5大就业”措施。我们将继续坚持奔着问题去、盯着难关攻的务实做法,不断壮大帮扶产业,做好脱贫群众的稳岗就业,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带动更多脱贫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开拓创新不止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用系统思维破题开局。我们将按照《慈利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大力实施质量兴农、全域旅游、生态宜居、共同富裕、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等“六大行动”,多方汇聚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精心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为同步建成经济、科教、文化、卫生、生态、开放、治理“七个强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溇澧大地尽欢颜
——慈利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纪实
慈利县城。杨年春 摄
零阳镇墨砚溪易地搬迁安置点,搬迁户在贴春联。 杨年春 摄
零溪镇金龙村,村民在装运柑橘。
杨年春 摄
导读
告别破旧房,住进新楼房;丢下锄头把,家门口上班;家中三亩地,年年好收益……跨进“十四五”,慈利县84977名脱贫群众走进幸福生活,把贫困帽远远地“丢进太平洋”。8年来,慈利1万多名党员干部组成扶贫铁军,以滴水穿石精神,奋战扶贫一线,以实干蹚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慈利路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宁奎
经8年艰苦卓绝的奋战,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14亿人口的大国,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全国浓墨重彩的脱贫致富图,留下了慈利县有力的一笔。2018年,慈利县13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县脱贫摘帽。截至2020年底,24030户84977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2013年16%的贫困发生率在2020年降为零。
冲锋在前,万名党员干部奋战一线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首倡“精准扶贫”,举全党全国之力向绝对贫困宣战。
慈利县迅速响应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快马加鞭、奋勇向前,以实干蹚出一条脱贫攻坚的“慈利路径”。
1万多名扶贫大军深入全县村村寨寨,进驻生产生活条件困难的贫困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扶贫攻坚大计,与帮扶对象结成一对一“对子”,一同寻找脱贫致富路。
一大批党员干部站在前列,责任扛在肩上,泥土沾在脚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用行动写下一篇篇动人的篇章。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慈利县审计局驻泗虎坪村第一书记唐乾因过度劳累,倒在了他奋斗多年的土地上,与青山融为一体,默默见证着脱贫攻坚战役的全面胜利;
退役军人、“80后”万笛,在扶贫的7年里,车辆里程超过20万公里,一路上用一根小腿粗的圆木棒抵住右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
反哺家乡的肖建国,自掏腰包为村里修路,给家家户户装上自来水,每年还组织举办“老人节”。只要村民有困难,肖建国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慈利县选派354支驻村帮扶工作队、1088名工作队员、71名省市县科技特派员进驻贫困村,近万名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将汗水洒在扶贫一线。引项目、解烦忧、办实事,乡野间那些前赴后继的身影,成为慈利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绣花功夫,真抓实干书写“慈利答卷”
“72岁还能上班拿工资,谁敢想?”慈利县赵家岗土家族乡的唐国军务农一辈子,扶贫政策一来,他家告别了破落的老房子,住进了漂亮的集中安置点,他还被招进安置点里的扶贫车间务工,步行5分钟就能到车间。
唐国军,只是慈利县8万多脱贫群众之一。
脱贫攻坚,慈利县下的是“硬功夫”“细功夫”。
面对易地搬迁问题,慈利县遵循“宜居宜业宜游”的安置原则,建成安置住房4044套36万平方米,4044户14410人陆续入住,后续帮扶措施实现全覆盖。2020年,慈利被评为全国“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
面对住房安全问题,慈利县共实施危房改造10833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58户,总投资2.316亿元。2017年,慈利县被省政府评为危房改造工作“真抓实干”先进单位,2018年因“真抓实干成效显著”受到国务院表彰。
面对可能返贫问题,慈利县创新性采取“政府+保险”保障方式,保险理赔面向全体农村人口,解决因病、因学、因灾而影响到“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增强了处于贫困线边缘人群的抗风险能力。
面对产业扶贫问题,慈利县推出全省第一个全品类县域公用品牌“硒有慈利”,积极探索“以富硒创品牌、以品牌强产业、以产业促脱贫”的产业扶贫新路,每年实现产值达16.5亿元,带动10.7万农民增收。
面对旅游发展问题,慈利县创新培育了景区辐射模式、休闲体验模式、节会赛事模式、新兴业态模式等旅游精准扶贫“四种模式”,带动38个贫困村、11385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教育扶贫、兜底扶贫、健康扶贫……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路上,慈利县广大干群留下一个个艰苦奋战的场景、一个个朴实感人的故事,创造了一个个脱贫致富的奇迹。
生机勃发,“志”“智”双扶催生无限动力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3月8日,在慈利县南山坪乡双和村,轮椅上的莫才文在流转的30亩烟叶基地里,指导农户劳作,精神头十足。因工致残的莫才文,曾一度自暴自弃。在帮扶干部引导与支持下,他逐渐走出阴霾,奋发图强,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再也没有比追求幸福更能凝聚巨大的热情与能量。慈利县在“志”“智”双扶上狠下功夫,引导贫困群众摆脱“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慈利县在各贫困村均建立起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并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屋场会、火坑会、座谈会、广播会等,在广泛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和脱贫攻坚成效的同时,根据困难群众的实际需要和客观诉求,点对点解决具体问题。
“种茶真的能发家致富,回家就要跟着你干。”脱贫攻坚初期,慈利县古道源茶业公司组织其帮扶的3个村200多名贫困村民,到长沙参观学习。置身规模化的种植基地,眼望现代化的加工车间,大家惊叹不已。如今,曾经的贫困户通过辛勤双手,一一脱贫。
慈利县还始终把技术培训贯穿产业扶贫全过程,田间学校、集中培训、观摩示范样板……一场思想大解放、技能大提升行动在全县轰轰烈烈开展,每年培训贫困群众1万人次以上。同时,全县416个村配备709名产业发展指导员,全方位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
已走出贫困的龙潭河镇枞木村脱贫村民陈金明,通过发展生猪养殖致了富,还成功脱了单。他说:“党的政策给我带来了幸福生活,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路上,我将继续奋斗,争取带动更多村民一同致富。”
“我就是三王村人”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宁奎
驻村11个月,行车3万公里,步行1800公里,爬山勘查100余次,入户走访2000余人次,拍摄影像资料2万张……这些数字,是湘煤集团驻慈利县广福桥镇三王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伍先文一分一秒、点点滴滴累积起来的。
“我就是三王村人。”去年4月3日,伍先文来到村里跟村民见面的第一句话,就让淳朴的村民把这个带着书生气的“第一书记”记在了心里。也正是乡亲们的这份真诚,让伍先文把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责任,稳稳扛在肩头。
半个月时间,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了该村资源、经济等第一手资料,主持编制了《三王村脱贫攻坚总体方案》;
3个月时间,他组织6个专业施工队295名员工追赶工期,完成总投资1382万元的7个工程项目建设与验收,被称为“湘煤速度”;
1年时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000多元跃升至50万元,村人均收入从5000元左右提升至1万元以上,群众满意度达100%。
产业支撑、项目援建、结对帮扶、就业支持、扶志扶智、党建引领、兜底帮扶……一项项工作,都是千斤重担,被伍先文以“5+2”“白加黑”精神一一挑起,并成为一个个亮点工作。竹溪谷、药王谷、民宿、杜仲加工等产业,成为村民源源不断的财富来源。
“访贫问苦时,他总是倾囊相助。”村党支部书记邱令荣告诉记者,驻村以来,伍先文自掏腰包数万元,帮助村民添置物品、购置食品、修建涵管,慰问村办小学师生、看望重病重残困难群众。每一位村民都把他当亲人,给他竖起大拇指。
一个个生机勃勃的产业,一条条绿意盎然的景观带,一个个笑容满面的村民……在伍先文带领下,昔日处于深山、位置偏僻、贫穷落后的三王村,已实现风雨蜕变、华丽转型。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宁奎
通讯员 朱渊
4月16日,晨曦微露,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慈利县杨柳铺乡腊树村脱贫户彭作海夫妇的卧室。床头匾额上,一行字特别醒目——“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屋子里,夫妻俩早已起床,忙着给猪、牛、鸡喂食。做完手中的活,他们坐到电视机前,开始收看新闻节目。
“脱贫攻坚,让我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彭作海说,“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做成匾挂起来,时刻激励自己努力奋斗、不断前进。”
一个多病的老母亲,两个在读的女儿,曾经压弯了这个土家汉子的腰。彭作海自嘲“穷得叮当响”。脱贫攻坚,给这个困难的家庭,带来了冲破贫困束缚的底气。
小额信贷、免费技术培训、帮助修建畜牧棚……在驻村帮扶工作队鼓励与支持下,敢于吃苦的这对夫妻开始尝试养生猪。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他们从一头母猪自繁自养开始,三四年时间,如今规模已发展到年出栏生猪超过100头。
夫妻俩还种植了20亩烤烟。在烟叶烘干季节,彭作海几乎从早干到晚,每天仅仅打几个小瞌睡,甚至连续几天不洗澡,几天不换衣,几天待在烤烟房不出来。除此之外,养牛、养羊、养鸡,种植柑橘,他们使上了全部力气,定要走上致富之路。
彭作海给记者列出两人一天的工作流程表:早上5时起床,先是割草、喂食、放养,然后管护橘林,再做家务,牵羊回圈,接着第二次喂牲口,管护小猪,每天忙到夜深。
辛勤付出,终有回报。2019年,彭作海一家的纯收入达到了44万元,去年更是达到66万元,日子越过越好,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示范户。
“这是我新扩建的牛棚,去年卖了10头牛,今年还存栏15头,希望牛年能够大发!”彭作海家的产业越做越大,但一家人的勤劳品质丝毫未变,皮肤晒得黝黑,双手布满老茧,但拼劲更加充足,幸福的笑脸越来越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