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苗侗福地展新姿

2021-04-29 22:39:3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赵志高] [编辑:潘华]
字体:【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中共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委员会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14年以来,我们切实担当历史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组织全县3461名干部尽锐出战,整合25.86亿元资金投入脱贫攻坚战场,44087名贫困群众全部如期脱贫,6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顺利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被评为“好”的等次,全市排名第一。“四支队伍集村部”工作经验在省、市推广。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我们的工作重心将向乡村振兴转移,重点抓好防止返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业现代化等5个方面的工作,为群众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一是科学谋划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抓好产业衔接、政策衔接、服务衔接,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常态化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防止发生返贫现象。

二是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坚决遏制耕地抛荒、农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在30万亩以上。

三是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和完善乡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落实村庄规划,推进厕所革命,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特色精品乡村。

四是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三社合一”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

五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精细农业,坚定不移走园区化、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化、市场化、品牌化道路,建设精细高端的知名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优质工业原材料供应基地。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构建“园区+产业+龙头企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农户”发展格局。全力建设杨梅小镇,打造产业集聚、商贸物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专业特色小镇,实现以产兴城(镇)、以城(镇)带产、产城(镇)融合、城(镇)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苗侗福地展新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纪实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铺口乡林源村大变样。陈俊名 摄

靖州以梅为媒,连续举办杨梅丰收节,靖州杨梅享誉华夏。刘刚 摄

排牙山森林公园水杉林美景惹人醉。陈俊名 摄

导读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为“中国杨梅之乡”“中国茯苓之乡”。该县探索创新“四支队伍集村部,干群同心攻脱贫”工作法,大力发展杨梅、茯苓、核桃等特色产业,做到“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产业帮扶”,2018年成功脱贫摘帽。如今,靖州各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为乡村振兴奠定了扎实基础。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赵志高

通讯员 刘杰华 何嫘

春天,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处处繁花似锦,欣欣向荣。

千百年来,靖州被公认为苗侗福地,“八邦会靖”的繁荣犹在眼前。但,贫困也曾难倒了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

“悠悠万事,脱贫为大。”2014年,一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在这里打响。

时代是出卷人,勤劳的靖州人民是答卷人。截至2020年12月,靖州11561户44087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6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8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获得“好”等次。

四支队伍:合力拧成一股绳

“多亏了干部们,不然我家的谷子只能烂在地里了。”2020年9月,靖州三锹乡三锹村脱贫村民吴金文生病住院,家中7亩水稻成熟却无法及时收割,他愁得睡不着觉。“四支队伍”得知情况,第二天就扛着打谷机和人工脱粒工具,帮他家收割水稻,忙活了大半天。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

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不完全到位,多种扶贫力量在村里“各唱各调”,少数干部出征不实战、出工不出力……针对脱贫攻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靖州发出“百姓在哪,干部就在哪;民声在哪,干部就在哪”的号召。

“把最精锐的力量派到最前线去解决问题。”2018年开始,靖州抓住问题症结,探索创新“四支队伍集村部,干群同心攻脱贫”工作法,将扶贫单位一把手下沉到贫困村担任前线指挥长,组织联村县领导和帮扶单位负责人、包村乡镇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村支两委干部等“四支队伍”,组建联合党支部,统一指挥,早签到、晚集中,集体办公,解决问题。

干部沉下去,民情收上来。“四支队伍”常态化驻村集中办公,对排查和整改脱贫攻坚中的问题起到了关键作用,贫困户的烦心事也一件件得以解决。

平茶镇小岔村贫困村民陆亮平是残疾人,不会讲话,一家四口生活艰苦。在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帮助下,他开了一家豆腐作坊。如今,他注册的“哑巴豆腐”名气越来越大,年收入达3.6万元。

新厂镇地交村村民李德镜突发疾病,县直联村帮扶单位负责人吴文樱第一时间将他送往长沙治疗,最终转危为安。

坳上镇木洞村贫困村民李昌彦妻子双目失明,家里极度困难。副镇长吴应岗作为包村乡镇干部,发动自己的亲友,四处推销叫卖,帮李昌彦卖出杨梅苗4万株……

自2018年以来,靖州共成立脱贫攻坚联合党支部125个,“四支队伍”1540余人常态化驻村办公,走访扶贫对象8万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4万余个;帮助创建产业扶贫示范基地313个,带动贫困户44087人发展产业。靖州县乡村三级干部走出机关,走进村庄,以初心赢民心,用一身土、两脚泥,收获了群众衷心点赞。

产业壮大:精准打开致富门

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根本之策。

“近年来杨梅价格稳定,我家20多亩杨梅园,收入有1.3万元,孩子学费全靠它了。”3月16日,平茶镇平茶村脱贫村民吴再远打理着自家的杨梅果园,笑称“杨梅红果”是他家的“致富金果”。

杨梅是靖州产业“三宝”之一。近年来,靖州立足优势资源,以梅为媒,连续举办杨梅丰收节,让靖州杨梅享誉华夏,同时通过“互联网+”、冷链物流、社村帮扶结对等新型方式,构建通达全国的农产品产地直销和网上销售营销网络,梅农的“红果子”如愿换成了“红票子”。目前,靖州杨梅产业覆盖8个乡镇22个村,带动贫困群众1.5万人增收,年人均增收3200元。

靖州不仅是杨梅之乡,还是茯苓之乡。

走进靖州智美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人正忙着对茯苓进行切片和包装。这家茯苓规模化初加工企业,年加工鲜茯苓上万吨,创造就业岗位300至500个,不少贫困群众在这里就业。

靖州茯苓“全国第一”,每年集散茯苓占全国70%,出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二,是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茯苓加工及出口基地。

近年来,靖州以中国茯苓科技产业园为抓手,大力建设全国最大的茯苓大市场、茯苓加工贸易中心、茯苓万吨中药饮片厂、茯苓食品加工生产线、茯苓科技研发推广中心等,培育了补天药业、龙丰茯苓、异溪食品、金茶油等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了本县及周边众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如今,靖州茯苓种植规模达350万窖,年集散7.8万吨,带动贫困群众2300户8200人,年人均增收3000元。

靖州副县长、扶贫办主任吴鹏成介绍,靖州根据“四跟四走”产业发展思路,形成了“一颗杨梅、一窖茯苓、一个核桃、一根竹子、一头生猪、一粒种子”的“六个一”特色产业扶贫机制,实现了“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产业帮扶”。

易地搬迁:走出深山斩穷根

春天的阳光洒向靖州新厂镇八亚村,明媚而温暖。三三两两的大妈大叔聚集在村里广场,一边剪钩藤一边话家常。

“我和老伴全靠这钩藤的收入过日子,今年种了15亩,收入有两三万元。”易地扶贫搬迁户吴光配说,他做梦都没想到,能搬到山下来,原来山坡上两间破旧木房变成了崭新的砖瓦房,种钩藤又有稳定收入,日子好着哩。

在靖州,建设了坳上、大堡子等16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像吴光配一样搬迁到集中安置点的贫困户,共有227户1015人。他们依托当地特色种养业,人均年纯收入在8000元以上,实现“安居乐业”。

“现在每个月收入有2000元左右,还能照顾孩子。”甘棠镇地灵村脱贫村民黄维维笑着说,“哪怕比在外打工钱少点也合算,一家人在一起,这才是最重要的。”

2020年4月,靖州扶贫车间克服疫情影响,纷纷开工复产,黄维维报名参加培训,成为扶贫车间的员工。

既“挪穷窝”,又“换新业”,靖州做到了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近年来,靖州因地因人制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帮扶计划,改变了过去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输血型”扶贫方式,增强了搬迁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

截至目前,靖州整合扶贫专项资金240万元、涉农资金440万元,扶持搬迁户发展杨梅、畜牧、烟叶等特色种养业增收,或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就业、资产入股合作社、发展庭院经济、提供公益性岗位、通过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实现易地搬迁户增收脱贫。全县易地搬迁户后续帮扶措施实现覆盖,脱贫率达100%。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苗侗福地27万各族人民站在新的起点上,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将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继续昂首前行。

脱贫故事

不服输的侯祥德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赵志高

通讯员 何嫘 曾显壹 陈俊名

3月17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甘棠镇寨姓村阳光灿烂,脱贫村民侯祥德拄着拐杖在竹架板上砌猪圈,一只手捡放砖块,一只手挥舞砌刀,从容自如。

侯祥德指着山坡上的猪圈对记者说:“那是我建的第一个猪圈,1600平方米,是我独自一人一砖一瓦垒起来的。”随着养殖规模扩大,去年底,侯祥德开始在山谷里新建3栋猪圈,目前2栋已完工。现在,存栏猪近500头。

侯祥德今年51岁,左腿高位截肢,因小孩治病、自己出车祸,加上养猪失败等,家里债台高筑,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侯祥德没有向命运屈服,2008年开始凑钱养猪。由于技术不到位,血本无归,欠债越来越多。

2014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当地政府第一时间帮他申请贴息贷款,盘活养猪场,还多次派人上门进行技术指导。侯祥德养猪场慢慢走上正轨,开始向繁育母猪、猪仔和饲养肉猪多元化发展。2014年底,他的猪场养殖规模达到100头。

哪曾想,就在他满怀信心扩大养殖规模时,打击接踵而至。2016年6月,一场猪瘟导致70余头母猪和生猪死亡。2017年9月,从江苏引进的31头猪仔,有几头在运输过程中染上传染病,传染了家中的生猪,又造成100余头生猪和猪仔死亡。两年损失30多万元,债务增多了一倍。

可侯祥德不服输。他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不断摸索“养猪经”,慢慢扩大养殖规模。“人活着,就要有奔头。”他笑着说,当时就想,这辈子把钱还了,就知足了。

苦心人天不负。2018年后,猪肉价格上涨,侯祥德的养猪业慢慢有了起色。尤其是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猪仔卖到2400元一头,他当年挣了100多万元,不但还清了债务,还有了存款。

通过养猪,侯祥德脱了贫致了富,在当地起了很好的示范效应,被评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养殖业科技示范户等。

帮扶故事

“云端苗寨”变了样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赵志高

通讯员 何嫘 曾显壹 陈俊名

3月18日清晨,欢笑声打破了“云端苗寨”老里村的宁静,省直机关工委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彭量带领部分村民将猪肉、鸡鸭等土特产装车,准备发往长沙。

老里村位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藕团乡,离县城52公里,与贵州省锦屏县交界,平均海拔800余米,有“云端苗寨”之称,属高寒地区,曾是省级深度贫困村。

彭量打开手机,给记者看“老里村脱贫电子地图”。对全村477户每一户的情况,彭量如数家珍。据了解,这份“电子地图”是他和队友花了3个月挨家挨户走访才搞定的,是村里“电子民情记录本”。

“村民期盼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彭量说,刚驻村时,村民最期盼的是家家户户通水泥路,他和队友甩开膀子干,努力解决团寨道路、安全饮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难题。

“以前的路很烂,下雨天车子进不来,全是泥路。现在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户,出行非常方便。”村党总支书记谢第长介绍,2018年工作队驻村以来,为村里筹集各类扶贫资金1030万元,团寨道路、安全饮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带领村里大力发展黄精、玉竹等产业,实现了村级产业零突破。2020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92户778人实现稳定脱贫。

记者在老里村采访发现,水泥路蜿蜒通向了每个村民小组,每家每户都修了水泥入户便道;许多家庭发展了土猪、土鸡、土鸭等种养产业。下午4时,一些村民开始在村活动中心广场编排民俗舞蹈,脸上笑容灿烂。

彭量说,看到村里一天天变好,心里特开心,吃再多的苦也值得。接下来,他将与乡亲们一起奋斗,在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的同时,深入挖掘“歌鼟”等优秀民族文化,建设美丽幸福老里村。

相关专题: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