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旗帜引领千山秀

2021-04-29 22:39:3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莫成] [编辑:潘华]
字体:【



征途漫漫 惟有奋斗

中共龙山县委员会 龙山县人民政府

日月换新天,一瞬越千年。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湘西州考察,作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8年来,龙山县委、县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扛牢“精准扶贫”政治责任,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县动员、尽锐出战,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精准精细推进“11项脱贫工程”,历史性解决了龙山人民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高质量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现行标准下11.95万贫困群众全部脱贫、22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顺利摘帽,谱写了一曲攻城拔寨、战贫斗困的壮歌。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让人感慨万千的,不只是贫困县顺利摘帽这份成绩单,还有全县上下始终牢记殷切嘱托、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强化党的领导、压实各级责任,始终坚持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始终突出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始终注重脱贫质量、坚持人民至上。这“五个始终”,是龙山县人口减贫之多、群众增收之快、脱贫基础之实、农村面貌变化之大的生动注解,充分体现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千年追得梦圆时,万里征程今日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抢抓5年过渡期政策利好机遇,扎实做好机制、产业、项目、政策、规划衔接,走稳跑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接力赛,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再创新辉煌。




旗帜引领千山秀

——龙山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纪实

导读

龙山县完善体制机制,选派上万名精锐力量驻村扶贫和结对帮扶,统筹推进脱贫攻坚“11项工程”。同时,抓住长沙对口扶贫、东西部协作扶贫、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等有利契机,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合力。截至2020年,全县22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1.96万贫困群众全部脱贫,谱写了脱贫攻坚的壮丽篇章。

△ 龙山县城全景。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莫成 通讯员 彭杰 甘秀珍 田振

4月15日,龙山县苗儿滩镇树比村茶园种植基地,一株株茶树冒出嫩芽,弥漫着醉人的清香。10余名茶农腰系茶篓,采下一片片鲜嫩的茶叶,脸上溢满着丰收的喜悦。

龙山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湘、鄂、渝三省市交界之地,史称“湘鄂川之孔道”。2013年至今,龙山县60万各族群众凝心聚力、勇毅笃行,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彻底摘掉了千百年来的贫困帽。

2020年2月,龙山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22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1.96万贫困群众全部脱贫。

尽锐出战,宣战千年贫困

一面旗帜为引领,一个格局抓落实,一套体系保实效。

龙山县委、县政府始终牢树“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的旗帜,2013年以来,145次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精准部署、科学调度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分级分类专题培训干部3500人次,让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理念深入人心。

旗帜所指,人心所向。龙山县组建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单位包贫困村、乡镇党政班子包非贫困村”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包”责任体系,将脱贫攻坚作为统揽全局的重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引领广大干部真抓实干,形成“三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工作格局。

精锐队伍迅速集结,全县共统筹省、州、县、乡391支工作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391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1107名,驻村帮扶227个贫困村和164个非贫困村,组织动员9162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实现驻村扶贫和结对帮扶全覆盖。创新推行村支书、村秘书、村辅警“新三大主干”全职化管理,明确脱产抓扶贫,夯实基层扶贫力量。

一场战役的胜利,需要一套科学的支撑体系来保障。龙山县打出政策组合拳,确保扶贫“发力有方”。根据县情,细化出“11项脱贫工程”,出台年度实施方案及各项政策配套方案;强化资金支持,保障相关政策落实,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59.33亿元;完善工作机制,提升脱贫攻坚成效。龙山还建立扶贫数据常态化比对制度,实行信息共享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近5年累积清理各类疑点问题数据近200万条,2016年以来各级交办反馈的信访案件及各类个案问题全部办理整改到位。

聚焦民生,确保脱贫质量

暮春时节,暖意融融。龙山县靛房镇燎原集中安置区的居民,都在车间里忙活着。“以前住的地方太偏僻,水电不方便,信息闭塞,赶集要走一二十里山路。”搬迁户田复跃脸上堆满了笑容,“现在好了,学校、超市、扶贫车间就在家门口,一天务工能挣160元。”

“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抓好和实现稳定增收、保障兜底、‘两个确保、两个完善’,是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的关键之举,也是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保障。”龙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时荣芬介绍,近年来龙山紧扣“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标准,对标对表,着力推进脱贫攻坚“11项工程”。

龙山县优化搬迁建设模式,将扶贫搬迁安置同发展产业、安排就业、保障服务紧密结合,在集中安置点建设扶贫车间8个、特色产业基地16个、扶持带贫经营主体4个,实现后续帮扶全覆盖。目前,全县12772人的搬迁建设任务已按期完成,搬迁入住率、旧房拆除率、复垦复绿率、搬迁群众脱贫率达100%。

同时,龙山县围绕“北部百合、烤烟,中部中药材、茶叶,南部柑橘、油茶”等7大农业特色产业,结合“一村一品”“一户一业”,支持23家州级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带动140个贫困村发展产业,培育支持1300家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累计发展百合10万亩、柑橘14万亩、烤烟6万亩、油茶18.8万亩、茶叶3万亩、中药材5万亩、中蜂3.2万群,带动6.8万贫困对象增收脱贫。

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4.47亿元,统筹推进农村水、电、路、讯建设,建成通村公路、通组公路、安保工程等5200公里,全县范围内实现村通畅组通达,通讯宽带全覆盖,所有群众喝上安全水,用上平价电。同时,投入资金3.6亿元,“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布局”,新建、改建364个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所有行政村基本公共服务达标。

旧貌换新颜。如今,龙山县村村寨寨随着“两个完善”建设推进,逐步实现设施完善布局美、管理规范秩序美、文明和谐生活美,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迈开坚实步伐。

△ 龙山县超级稻基地。通讯员 摄

众志成城,凝聚攻坚合力

春日和煦的阳光里,龙山县内溪乡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传来琅琅书声,卫生院门口就完诊的乡亲满意离开,敬老院里老人们欢声笑语;远处群山中,橘树新枝叠翠,中药材漫山遍野……

在一天一个样的好日子里,内溪乡的老百姓打心底里感激来自长沙市开福区的对口帮扶队。2017年以来,开福区落实4400万元帮扶资金,在内溪乡实施帮扶项目54个,强基础、兴产业、惠民生,给内溪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全乡脱贫1228户5086人,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

众志成城,凝心聚力。长沙市对口帮扶、济南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社会扶贫持续发力,为龙山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增添了强大动力,有力提升了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

长沙市连续26年对口帮扶龙山县,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大力实施对口帮扶“七大工程”,实施帮扶项目933个。东西部扶贫协作结硕果,济南市市中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63亿元,帮扶5.8万人脱贫。定点帮扶落地生根,农业农村部先后帮助龙山争取项目资金5000余万元,重点实施2000亩柑橘园改造、产业强镇、百合良种繁育基地等10余个重点项目。社会扶贫汇聚力量,龙山县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千商扶千户”,引导143家企业精准对接152个贫困村,实施项目314个,营造众志成城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努力实现乡村振兴。”龙山县委书记刘冬生表示,“十四五”时期,龙山县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实现创新提质特色赶超,在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 土家山寨惹巴拉。通讯员 摄

【帮扶故事】

“湘西之巅”的“双书记”

通讯员 田振

坐落于莽莽武陵群山之间的龙山县大安乡,素有“湘西之巅”“澧水之源”之称。

“老张,快坐,吃个橘子。”4月5日,龙山县大安乡万宝村脱贫村民唐银香,看到走访中的张泰源,隔得老远热情地与他打招呼。

“老张”其实不老,今年才33岁。“他人好,我们才把他喊‘老’。”村里76岁的老人金吉文笑呵呵地说,“老”在万宝村是尊称,是大家对一个人的认同和信任。

2017年,张泰源驻万宝村帮扶,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带领村民修路引水发展产业,一心扑在脱贫事业上,赢得村民高度认可。

2019年10月,万宝村党支部书记卸任,张泰源被推选为书记,成了全县少有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和书记一肩挑的“双书记”。

“国家给我帮了这么大的忙,自己要有骨气。”唐银香老伴早逝,她拉扯着两个年幼体弱的儿子,房子年久失修,下雨时连床都得用塑料布遮挡。2018年底,唐银香在张泰源帮助下,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现在,两个儿子外出务工,生活越来越好。2020年3月,唐银香主动申请退出低保。

如今,村里新修的道路平坦宽敞,新翻修的木屋高大明亮,村民新开的农家乐生意红火。“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了200多人。”一个开农家乐的村民说。

“有张泰源这样的书记在,我们心里更踏实,干劲十足。”在“湘西之巅”的游客越来越多,万宝村村民田清莲翻修了老屋,增添了民宿,很多时候一房难求。




△ 龙山县无公害百合基地。通讯员 摄

【脱贫故事】

守得云开见月明

通讯员 甘秀珍

“不怕你笑话,以前我家是村里最穷的,我和老婆天天吵架!”4月中旬,走进龙山县里耶镇杉树村脐橙园,53岁的村民彭顺艾正在给果树剪枝。从村里的特困户变成致富能手,彭顺艾可是下了大功夫。

1995年,彭顺艾发展18亩椪柑,几年不见收益便改种脐橙。因品牌没打响,销路又不畅,连年投入掏空了家底,还负债30多万元,彭顺艾家一度成为村里的特困户。

“一家九口,全靠他一个人挣钱养家,大人孩子要吃的没吃的,要穿的没穿的,投到园子里的钱,一朵水花都没溅起。”说起以前的苦日子,彭顺艾的老婆直抹眼泪。她常劝彭顺艾出去打工,但彭顺艾舍不下那些精心养护的脐橙树。

“所有的脐橙都是我亲手育苗种下的,每天就盼着它们长大,这一盼就是25年,我的青春全给了脐橙园。”那些年,大家都笑话他把穷疙瘩当宝贝。彭顺艾硬是顶住压力,坚持培育脐橙,到外地学习技术,改良品种。

守得云开见月明。2014年,彭顺艾种的脐橙获得大丰收,一售而空。

以品质创品牌,用品牌拓市场。近年来,里耶脐橙因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价格一路飙升。“里耶脐橙”还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2016年至今,彭顺艾的脐橙每年都能卖出25万元以上,不仅还清了老债,他还为村民传授技术,成为致富“带头人”。

相关专题:精准扶贫 湖南样本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