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十八洞的人民情怀》《湘西苗族民间传统文化丛书》发布

2021-04-27 15:3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史强 刘思佳] [编辑:伍镆]
字体:【

华声在线4月27日讯(通讯员 史强 记者 刘思佳)4月26日,《精准扶贫——十八洞的人民情怀》《湘西苗族民间传统文化丛书》新书发布会在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举行。

新书揭幕(通讯员供图)

《精准扶贫——十八洞的人民情怀》由湘西州政协联合中南大学出版社整理汇编。全书共分“精准扶贫十八洞模式”“精准扶贫十项工程”“湘西政协扶贫案例”“县市精准扶贫典型”“乡村振兴特色村镇”五个篇章,涵盖湘西州近6年来的一系列脱贫扶贫案例、扶贫模式、扶贫人物,再现湘西州摆脱贫困的伟大历程。

《湘西苗族民间传统文化丛书》由湘西州政协与吉首大学等开展学术合作,并联合中南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记录了湘西民族地区民间优秀文化传统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路径。该丛书以巴代文化为主要内容,分基础篇、苗师篇、苗族古歌篇等七大类,共有118本。目前已经出版第一辑10本、第二辑21本。

现场捐赠图书(通讯员供图)

湘西州政协主席刘昌刚表示,《精准扶贫——十八洞的人民情怀》《湘西苗族民间传统文化丛书》的公开发行,在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展示了湘西脱贫攻坚及挖掘、保护、传承湘西民族民间文化过程中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为探索湘西乡村振兴及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思路,为湘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对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起到积极作用。

“在湘西这个苗族聚居区内,苗族人民至今仍保持讲苗语、唱苗歌、穿苗服、行苗俗、做苗事的传统,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习俗观念等方面都保留着苗族原生态文化。”《湘西苗族民间传统文化丛书》作者、巴代文化传承人石寿贵分享说,希望《湘西苗族民间传统文化丛书》的出版能为湘西苗族民间艺术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和引导,有效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的学术理论研究,促进民间艺术的传习进入学术体系。

与会人员在十八洞村合影。(通讯员供图)

发布会上,中南大学出版社还向十八洞村委会赠送了图书。发布会后,参会人员一行参观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专题展馆,实地考察了十八洞村梨子寨、大洞冲村石寿贵巴代文化保护基地和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并在吉首大学召开苗族巴代文化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巴代文化的现实意义”等主题展开。湘西州人民政府原副州长龙文玉,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石朝江,花垣籍著名编剧、导演彭景泉分别以《正确评价 认真研究——让湘西苗族民间传统文化再创辉煌》《中国苗族史概述》《千年号角——湘西苗族椎牛祭》为题作主旨发言。

责编:伍镆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