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南繁育种人

2021-04-20 08:14:45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欧小雷]

4月7日上午,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三亚南繁试验基地,技术员史开群忙着进行小品种人工杂交授粉,犹如置身“花海”。为了防止串粉,授粉后的稻穗都套上套袋,宛如花束。

4月6日,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盐碱水稻试验基地,杨益善博士打着赤脚在田间忙碌,进行小品种杂交水稻授粉选育。

4月8日早上,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三亚南繁试验基地,水稻专家陈秋香在田间观察杂交水稻的生长情况。

4月9日,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的湖南省南繁科研育种园。该园总投资4.87亿元,面积达2131亩,是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重要科研育种平台,每年可创制育种材料20多万份、选育新品种100多个、鉴定样品种子纯度近3万个,确保了湖南省的粮食用种安全。

4月9日,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的湖南省南繁科研育种园,湖南农业大学南繁基地的技术人员在收小品种种子。

4月7日早上,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三亚南繁试验基地,水稻栽培专家李建武博士像动手术一样挑选小品种父本,剪穗、去雄后进行人工杂交授粉。

4月8日上午,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南滨农场,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南繁基地。90后女研究生刘文静在田间找小品种父本。

4月7日下午,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衡阳市农科院南繁试验基地,水稻专家郭国强博士忙着整理种子材料,衬衣在田间劳作时不小心挂烂也不急着更换。

4月6日晚,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三亚南繁试验基地,水稻栽培专家李建武博士在宿舍里整理小品种种子。

图/文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首席记者 郭立亮

4月,海南省三亚市已进入夏季,气温高达30摄氏度。正值水稻南繁育种最繁忙的时节,海南各南繁育种基地,农业科研人员冒着高温,忙着育种。

南繁,是利用海南冬春季能够满足农作物周期生长繁殖的独特气候条件和生物资源,进行农作物品种选育加代、适应性观察、种子鉴定评估、扩繁和种子生产等活动。据悉,全国有29个省区市的700多家农业科研机构、数千名科研人员每年像候鸟迁徙一样,在海南从事南繁工作。湖南省的水稻南繁工作是从袁隆平院士1968年开展杂交水稻研究时开始的。1970年11月,袁隆平院士的助手李必湖在三亚市(原崖县)南红农场的一条水沟边发现了一株野败不育株,为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奠定了基础。

4月7日7时30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三亚南繁试验基地,水稻专家们戴着草帽、背着挎包陆续下田工作。

“眼下正是水稻的抽穗期,扬花时间很短,是杂交、孕育新品种的关键期,必须在几天之内,做好成千上万个杂交水稻配组。剪穗、去雄、选株、授粉、套袋……人工选育杂交水稻时就跟动手术一样。”水稻栽培专家李建武博士介绍说。一个成熟的水稻品种从无到有,育种选种试验至少需8至9年的时间周期,10个世代繁殖过程后才推广种植。“每培育一个品种就像养育一个孩子。”

“以前,从长沙来海南先得坐火车到湛江,然后乘船到海口,再坐汽车到三亚,接着坐拖拉机才能到农场,一趟下来要花一个星期时间。”回忆起初期的南繁辛酸,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三亚南繁试验基地专家陈秋香仍记忆犹新。1975年,他跟随袁隆平院士来到南繁基地育种,一干就是46年,几乎没在家过过春节。如今66岁的他虽已退休,但还是选择继续在基地贡献智慧和汗水。

南繁科研人员几十年的默默耕耘,不仅创建了我国农业的“南繁硅谷”,为促进我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起到积极作用,还孕育出了“只争朝夕,甘于吃苦,不惧失败,勇于创新,让生命在追赶太阳中延伸”的南繁精神。

目前,湖南常年开展南繁工作的单位有48家,常驻科研、生产人员500人左右,高峰期达1500余人。水稻、辣椒、玉米、苎麻等科研育种面积3350亩,每年种子生产面积5至12万亩,为湖南提供应急种子超过750万公斤,确保了湖南省的粮食用种安全。

相关专题:湘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