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山历海》:故土的前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2021-04-09 10:36:20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湘江

《经山历海》虽是聚焦基层的主旋律题材,但并不老套。剧集采用了贴近当下时代的语境,又融合职场剧、家庭剧与女性成长等多样的类型与议题,不再固定受限在特定的类型与题材。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是一部通过多个事件的横切面,展现时代快速变迁,同时又塑造出鲜明的人物群像、人情世故的剧集。当下现实,就是它围绕的核心,也是其可看性的立足点。

立足“当代感”

剧集开篇,王丽坤饰演的女主角——在区政协负责文史工作的吴小蒿,通过公务员考试,来到胶东半岛的楷坡镇担任副镇长。从城市回到故土乡镇,这一决定给她的事业与家庭都带来了巨大变化。基层工作的诸多困难,不仅需要靠一腔热血,还需要靠谋略与情商的斡旋,而这些显然比原先只要和文字打交道的工作要难上许多。

《经山历海》的多元视角立住了剧集的“当代感”。不同于展现农村基层工作的年代戏,这部剧中所涉及的石屋村易地搬迁、移风易俗、招商引资保护村落文化,安澜村为安全生产拆除小冷库、建立冷链物流园、整改码头、打造全新平台,这些都是近年来,甚至是当下仍在发生的“进行时事件”。

因此,剧集所吸引人的一点,也在于其空间叙事的挪转。我们常能在单集中,看到吴小蒿穿行于都市化的城区家庭、破败的石屋村、主打渔业的安澜村以及平湖村等多重场域之间,变换着自己在每个地点的身份和角色。

每个村落之间,有着各自的难题,需要同时推进、解决。在不断碰撞中,剧集显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和其所挖掘的社会问题:这些村落改头换面的路上,是艰辛的创举、偶然的机遇、时代的风口、集群的努力,一道又一道,才成为几个村子各自的生机与转机。

平凡的群像,感人的故事

扎根实处的议题之下,剧集更为出彩的,还是讲述这群基层干部与村民间有笑有泪的平凡故事,把一个个性格突出的人物塑造到位。贺镇长的为人处世,很符合我们对老一辈干部的想象。他对当地的情况和民风知根知底,建立当地村办的集体企业,从而给村镇发展打下基础。虽然经验足够丰富,人情足够练达,但由于思维和工作方法上趋于定式,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接受总是给自己工作“找茬”的这个新下属。

与他相反,吴小蒿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受过良好教育的她,有冲劲,有干劲,总是能以新颖的方式给基层工作带来“破局”。比如前八集中的主线之一,就是贫困村石屋村的集体搬迁问题。石屋村由于地势问题,种植的农作物收成很少,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易地搬迁是最好的方法。但如何做通村民的工作,则是一个相当繁复的问题。不少村民不愿意搬迁,是因为对离开故土的不安全感。

为此,即使遭遇了蛮不讲理的村民,吴小蒿还是学着自我审视:“你拆的是他的房子,更是他的家”。当吴小蒿从村中的老一辈那得知了石屋村的历史后,深知这段历史将会随着石屋村的拆迁而消失。文史工作者出身的她,才拥有这种对村落经年累月的文化脉络的敏锐性。此时土地置换签约仪式正在进行,吴小蒿突然叫停仪式,引发哗然的同时,也让贺镇长的面子挂不住了——这基本上是让他之前铺埋的各种工作,一半都打了水漂,更何况这件事吴小蒿都没和他打过招呼。为此,他甚至直接在内部会议上提出辞职。

就像贺丰收和书记埋怨的:“她炸得可准了,她说要炸你腿啊,绝不会炸你胳膊,但基本上都炸心上。”诸如此类的矛盾层出不穷,从小冷库爆炸原因的瞒报、冷链物流园的定址,两人之间总是无法处理好对待彼此的态度,这背后更是双方性格、处世逻辑,乃至新老两代人之间的差异。而这也勾织成了剧集情节推动的一个个支点。

另类CP组合

吴小蒿与贺丰收,在现实中代表着两种干部。面对现实,他们各有自己的招数。而至于合作,前期是1+1<2,在度过磨合期之后,则会有着更加有趣的“拍档效应”。

贺丰收由于太忙,错过了儿子的成长,和正值青春期的他无法沟通。吴小蒿忙到无暇相夫教女,把家庭事务和养教女儿的责任几乎都给了丈夫由浩亮。

都是一个“忙”字,背后也藏着时代转变下家庭分工的转变。如今,我们已能接受独立女性为了追逐自己的事业与理想,和丈夫商议家庭分工,而不是只能被框定在母亲、妻子的身份教条下。吴小蒿的丈夫由浩亮在剧中的行为也可圈可点,对于妻子的选择,他总能在第一时间表达观点,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沟通、表示尊重,尽力支持妻子。

《经山历海》颇有意义的地方,就是看到了不同代际、不同年岁、怀揣理想的人们,对于“乡土价值”的重新寻找,对基层工作的坚守。他们各自的工作方法不同,但在汇聚和碰撞中,一点点成为撬动“乡村复兴”的支点。

实际上,人生的路径,很多时候就在我们的故土,却被我们给淡忘了。从这个角度而言,《经山历海》不只是一部主旋律剧集,它更关乎于: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关乎这个时代下乡土的未来。

故土的前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