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土新生代⑤】“带头大哥”阳岳球:“城市与农村,没那么远了”

2021-03-23 06:39:38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3月14日,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惠众粮油专业合作社育秧工厂,员工在摆放秧盘。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超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胡盼盼 邓晶琎

阳岳球,这个名字说一遍就让人记住了。

“太阳之下,地球之上,在岳阳洞庭湖‘修地球’(种地)。”

3月的一个周末,岳阳屈原管理区河市镇,50岁的阳岳球站在自家生态农庄,向记者自我介绍。

他身后的广阔沃土,春光一泻千里,草木气象升腾,绿意蓬勃。

早在10年前,阳岳球就已是远近闻名的“红人”。

他早年辞去国企“铁饭碗”,回乡捧起“土饭盆”,成为“种粮大户”,带着几位兄弟致富了。2011年,他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见;2014年,又受邀参加了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

如今,这位“带头大哥”在乡野上奔跑得如何?

“风口”升级,带大家“起飞”

走入阳岳球的惠众粮油专业合作社,一个个“大块头”闪亮了记者的眼。

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植保飞机……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家制造业企业。

“你说的也对!我现在就是在做‘第六产业’。”阳岳球打趣道。

“第六产业”,由日本农业专家提出,指不仅从事第一产业,还从事加工制造业等第二产业,以及相关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增值价值。

“1+2+3”等于6,“1×2×3”也等于6,这就是“第六产业”的内涵。

此时,合作社6000平方米的育秧大棚内,机器轰鸣。一个个长方形空盘被推入自动播种系统,几秒后便从流水线陆续“吐”出盛满土的育秧盘。

55岁的周湘华两年前加入合作社,现在舞弄起这些农机,简直如行云流水。

现场指导操作的,却是更年轻的面孔。

“跟着大哥走,有肉吃!”36岁的汤田笑道。几年前,机械专业毕业的汤田从深圳辞职返乡,现在成为合作社生产主管。

“一天能育秧4800盘,可种100余亩田。”阳岳球站在播种机旁,脚上的黑皮鞋一尘不染,他说,“穿皮鞋也能种田。”

这个穿皮鞋种田的男人,传承了岳阳人的求索精神,总是能抓住“风口”、制造“热点”。

2009年,阳岳球带着6名农民“合伙人”创建惠众合作社,在当地率先实现机械化种田。

一年后,阳岳球抢抓屈原管理区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重大机遇,扩大生产规模,合作社成员发展到236户,粮食生产面积达2.3万亩。

2011年,入社农民仅水稻一项,人均年收入便超8万元。这一年,阳岳球当选“全国种粮售粮大户”。

“用流行说法,站在风口上,才能起飞。”阳岳球“金句”不断。

有“种粮大户”带头示范,屈原管理区28万亩双季稻全部实行订单制生产,从浸种、育秧、飞机植保、收割、烘干,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大米以无尘、无污染、无公害出名。

前年,“芈月故乡”屈原管理区获批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县,阳岳球看到了更大的“风口”:打造“芈月稻米”绿色品牌,让优质安全的湖南农产品享誉全国。

回乡创业,引发“人从众”

这边机械作业不歇气,那边热线电话接不赢。

“都是来咨询培训的农民朋友。”惠众现代农业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杨先瑞忙个不停。

前几天,基地组织全区农民开展了一次种植技能培训,广受好评,后续咨询者纷纷上门。

“学习了防治技术,对今年产销有信心了。”1993年出生的郑周,在家帮父母种地。去年,她家新栽种了桃树,长出的桃子有黑点。参加培训后,她得知这是“黑心病”,学习掌握了除病害技能。

这些年,阳岳球虽头顶“种粮大户”光环,心里却敞亮得很:一花独放不是春。

“只有我一个大户,乡村振兴不起来。要有更多大户,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阳岳球在当地率先成立惠众现代农业创业孵化基地,为返乡就业创业人员提供政策、技术、市场等服务。

“我辞掉长沙工作,返乡创业了!”32岁的胡魁,去年挂靠惠众孵化基地,发展出一个合作社、一家公司。

和胡魁一样,越来越多的85后90后,从城市回归乡村。

“回村当‘新农人’,引发了‘人从众’现象。”前年入驻惠众孵化基地的张燕清,是个网络语言丰富的90后。他不仅自己创办民福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带动13人就业。

截至去年底,惠众孵化基地已帮助225人创业,孵化企业45家,年产值近3亿元。

城里人,为什么回农村?

“你看,这里的景色多美。”阳岳球指向不远处的农庄休闲基地。

那里是另一番天地。蓝莓垂着淡粉的瓣儿,枇杷生出嫩叶,豌豆花攀上了高藤,桃花林里人影浮动,孩子们在撒野奔跑。

惠众农庄走在了农旅融合的前列,现在是湖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一年有10万名学生来此体验农耕生活、学习传统习俗。

“这里离高速入口2公里,1个多小时可以到长沙和岳阳。”阳岳球会心一笑,“城市与农村,没那么远了。”

阳岳球。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超 摄

■手记

田园正茂,归去来兮

胡盼盼

10年前,耕种2.3万亩水田的阳岳球,被授予“全国种粮售粮大户”称号,率先实现规模机械化种田梦后,阳岳球又开始探寻新的出路。

合作社让村里人留村就业,但如何让城里人也回到农村?

孵化基地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研学基地为中小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生态农庄让城里人流连忘返。

同是一方山水,经过一番改造,便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回归乡村原本的淳朴模样。

如今,在我省广阔乡野,种田不再是传统的“做法”,现代农业的气息扑面而来,就像春天那挡不住的脚步。更多的年轻人,看田园正茂,正“归去来兮”。

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阳岳球延长的是产业链,升华的是价值,留住的是人心。

人心“旺”了,乡村振兴还会远吗?

相关专题:“湘”土新生代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