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上官智慧
2月27日下午4时左右,记者来到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还未到村部,便听到欢快的乐曲声,原来此时正是村民跳广场舞的时间。
“舞越跳越轻盈,生活越过越红火!”村民钟晓英笑得合不拢嘴,踩着轻快的节奏舞动着。她说,昨天买了人生中第一束鲜花,送给代表村党支部前往人民大会堂领奖回来的钟白玉书记,“心里是越想越自豪,这可是咱村有史以来最高的荣誉”。
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合群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近年来,合群村党支部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把土地、产业和广大农民有效组织起来,走出一条“村社合一、党群连心”的新路子。2018年底,合群村脱贫出列。
支部引领,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
“头雁”垂范带富“群雁”
在村部会议室,有一面专属党员示范的宣传墙引起记者注意,上面贴满了各类表格。
“一旦情绪失落,只要看到这面振奋人心的墙,就会重燃信心。” 刚领奖回来的合群村党支部书记钟白玉满脸喜悦。她说,合群村近年来的变化,正得益于这面墙上的“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创新举措。
2017年上半年,村里种植了80亩优质稻试验田。春耕时,田里虽聚满了人和机器,但因缺乏管理,种植进度一度停滞不前。于是,钟白玉顺势把酝酿已久的方案推了出来。
钟白玉说,令她意外的是,“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创新举措竟在一次会议上就被认可,全村39个党员在会上基本达成共识。“这充分体现了村里党员较高的觉悟。”她说。
“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即由村集体把全村土地统一流转,通过党建引领,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并分成小组,由每个党小组负责联系一项产业,管理一个基地,经营一个合作社,实现人人有租金、人人有分红、人人可务工的“村社合一、党群连心”的新路子。
往后,每到农忙时节,田间地头上全是党员和村民忙碌的身影,大家一起栽秧、锄草、剪枝……用心呵护着村里每一个产业……
无荒山、无荒地、无闲人、无懒汉,这是老党员刘岩生对村里发展的生动概括。曾经,为了落实好“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新举措,刘岩生果断放弃高薪回乡发展。在他感召下,其子刘德军于2020年也回乡谋幸福,并成为新一届村委会委员。
通过党支部示范引领,合群村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成为真正的“合群”之地。
山上种果子,山坡养羊子,山下栽稻子,老百姓的口袋有票子——
党群共治提升村民幸福感
创新的理念给合群村带来很大变化。目前,全村有1003亩优质稻、1200亩黄桃、300亩丑橘,以及猪、黑山羊、土鸡等产业。去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达1.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
“山上种果子,山坡养羊子,山下栽稻子,老百姓的口袋有票子,这是村里党员和老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说起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谷俐满眼都是温情。他是85后,也是今年新当选的村党支部副书记。他说,有了“党群连心”,合群振兴已不再遥远。
最近,村民钟双斌心里乐开了花,他如愿以偿地成为村里优质稻产业的“主人”。
“是钟书记不厌其烦地‘洗脑’,才成就了我的今天。”钟双斌曾是村里出了名的“扛把子”,打架扯皮、赌博样样少不了他。经过钟白玉多次劝说,他最终改邪归正。从2018年起,小两口在村里产业基地务工,全家年收入超过8万元。
合群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土地、股份、产业把党支部和群众紧紧扭在一起, 并将群众利益与集体利益捆绑。同时,在村里常态化进行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已基本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以及“村里的事情大家共同关心、村里的发展大家共同推进、村里的收益大家共同分享”的良好局面。
为大力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村里还把村集体收入用于发展各项民生事业,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空巢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开发多个公益性岗位,进一步拓宽就近就业渠道。
渐渐地,村民自发成立了义务巡逻、产业培管运输、产品宣传营销等队伍,在党群共建共治共享中,合群村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