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产业项目建设年”和“温暖企业行动”两项考核排名全市第一
株洲经开区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记者 李逸峰
通讯员/郭玉成 张旭 黄晟敏
株洲日报讯 2月28日,记者从市有关部门获悉,在全市2020年“产业项目建设年”和“温暖企业行动”两个活动考核中,株洲经开区均排名第一。
去年以来,该区坚持产业为本、项目为王,全力开展“产业项目攻坚年”活动和“温暖企业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建设大提速,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财政收入突破15亿元,按全市财政考核口径,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地方收入、地方税收收入四项指标,增幅均排名全市第一,总量均排名全市前四。在全省134家国家级、省级产业园区综合评价中,株洲经开区排名第33位,较上年度提升42位,比2017年成立之初提升73位。
“四制”打通堵点痛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长株潭一体化“三干”之一的洞株路株洲段快速化改造项目提前3个月竣工通车,省重点项目长郡云龙实验学校建成开学,省“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湖南数据湖产业园一期基本建成,总投资52亿元的西鼎众合产业园、总投资26.8亿元的越摩封装等一批项目如期开工建设。2020年株洲市五次集中开竣工活动,三次主会场设在株洲经开区,两次有省领导参加。
翻开株洲经开区产业项目建设2020年成绩单,亮点纷呈。去年,该区5个省重点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列入“市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重点项目共49个,新开工26个,竣工17个,完成投资92.1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8.4%;招商引资项目完成36个,占年度计划的120%。
项目建设大提速的背后,源自该区聚焦项目推进“堵点”“痛点”问题的制度创新。去年,株洲经开区全面推行“项目审批代办制”“拿地开工同步制”“项目推进专班制”“施工环境清扰制”,破解项目办证、开工、推进等难题。
去年12月,云创智城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获得区住建局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成为该区推行“拿地开工同步制”审批机制以来首个获批的项目。该项目从取得不动产权证到获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仅用3个工作日,比正常流程提前14个工作日,跑出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经开区速度”。
该区组建专职代办队伍,限时代办项目申报、预审、受理、承办、考核、评价等业务,已签约10个项目代办服务,5个项目施工许可提前5日办结。同时,通过流程再造、精简前置、承诺守信等措施,实现项目从签订入园协议到取得土地不动产权证书不超过63个工作日,比常规流程缩短一半时限。
对已经开工的项目,由12名县级领导带领6个工作专班,对全区49个重点项目实行包干服务,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此外,该区还设立“施工环境服务公示牌”,严格执行挂号销号制度,分层级化解矛盾,分事项明确补偿,分类别处置阻工,对影响施工环境的行为及时清扰,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服务落细,政策落实,企业获得感满满
去年12月,在区工信科技局等部门的指导下,“中晟全肽”“湘火炬”等7家企业开展企业研发财政奖补资金自主申报,最终获得省财政下达的奖补资金243.2万元。
让政策落到实处,让企业得到实惠。去年以来,该区先后出台《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十条政策》《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挂牌)实施办法》,全方位扶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增强核心竞争力,助力全区工业经济加速、持续、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为辖区9家上市企业拨付补助资金300万元。
围绕“降成本、减负担、优环境”,全面落实税收优惠等政策,为企业降费减负。据统计,去年,该区累计减轻企业负担2.69亿元。同时,加大政银企对接,解决企业融资难题。该区以“温暖企业行动”为抓手,积极推进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完善“投贷保补”融资机制,落实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白名单”制度,帮助企业实现低成本融资,扶持范围扩大到消费服务业个体工商户。截至目前,该区加入“白名单”的企业达21家,累计放款18笔,放款总额5840万元。
企业最急什么,企业最忧什么,企业最缺什么,企业最堵什么,企业最盼什么,干部就服务什么。去年来,该区选派89名机关干部开展入企服务“五最”活动,重点从资金、用地、用电、用工、融资和人才引培等方面解决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
温暖企业行动,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提振了企业信心。去年,该区完成“个转企”30户,新增市场主体726家,新增“四上”企业22家,新增湖南股交所挂牌企业3家、湖南股权交易所科技创新专板企业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