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七星墩凭啥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1-02-25 23:58:5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徐亚平 徐典波 吴巍伟] [编辑:夏博]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徐亚平 徐典波 通讯员 吴巍伟

华容七星墩遗址上榜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啦!

2月25日,国家文物局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有20个考古新发现成功入选,华容七星墩遗址成为湖南唯一入围的考古新发现。

这个消息不仅在网上迅速引起关注,也在华容人的微信朋友圈刷屏!网友都纷纷点赞:“厉害了,我的七星墩!原来是一座古代城市遗址,原来家乡这么有历史文化,让我们的自豪感爆棚!”

乡村教师“小发现”引出“大发现”

七星墩遗址在哪?

在长江边、洞庭畔,华容县东山镇东旭村13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南乡村。

七星墩四面环水,坐落在大荆湖西南隅的一处河流阶地上,高出周边水面约5米,因其上有7个高出地表3至5米的大土墩而得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村民总能挖到一些特殊的石头,他们不懂石头来源,见其外形规整,便搬回家中作为小石墩用,但没人将其当作一回事。

“怎么会有这么多土陶片,这里不会是文物古迹吧?”1978年,当地一个乡村小学教师黄敬群到此处游玩,发现了一些古代陶片、石斛等奇形怪状的物件。他怀着好奇的心情进行上报,引起当地文物部门注意。

“出土石墩的地方,似乎隐藏着一座巨大的古代人类遗址?!”这样的好奇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

1985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考古人员对该遗址进行登记。

2011年,该遗址被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小规模的试掘,并对大荆湖周边近60平方公里的范围进行详细调查,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27处,证实该遗址是长江中游一处重要的史前遗址。

这在当时的考古界,引来了不少关注目光!七星墩遗址的发掘,能推动“长江中游文明进程”课题深入研究吗?许多专家的答案是肯定的。

2018年2月初,为了进一步了解七星墩遗址的文化内涵和性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申请,对七星墩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随后,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并颁发发掘执照,七星墩遗址调查勘探工作全面展开。

“外圆内方”的双城结构令人叹服

2018年5月、12月和2019年12月,主持七星墩遗址古地貌调查的北京大学教授夏正楷,先后3次到七星墩考古工地开展野外调查和采样。考古人员集中对七星墩遗址所在的大荆湖周边开展田野文物调查,共发现白果汊遗址等31个文物点。这些遗址环绕大荆湖分布,涨水季节有的遗址被大荆湖水淹没,枯水季节又暴露出来,在湖水的反复冲刷下,大部分遗址保存状况较差,遗址面积普遍较小,均不足1万平方米。

“七星墩内圈有7个土墩,因为地理分布形似北斗七星得名‘七星墩’。经过考古发掘,我们发现这7个土墩原本是相连的长方形城墙。”七星墩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王良智介绍,经过发掘勘探与分析,考古队初步确定,七星墩遗址有内外两圈城和壕,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成为目前湖南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城址。还有更让人叹服的,该城址外城近圆形,内城呈长方形,“外圆内方”的双城结构在长江中游地区属于首次发现。

“随着发掘一步步深入,遗址的遗物也层出不穷。以石家河文化时期为主,有少量商周时期遗存。”王良智介绍,目前调查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钻探总面积约32万平方米,发掘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清理城垣、墓葬、窑址、房址、灰坑等遗迹共300余处,出土陶器、石器、木器、玉器等遗物800余件,可初步确认大荆湖周边在石家河文化时期存在一个聚落群,在这个聚落群中,七星墩遗址面积最大,出土遗存规格较高,属于中心聚落,周边至少有31个附属聚落环绕,年代距今5000年至4000年。

为了彰显七星墩遗址的最大特色,参评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时,专家给出的推荐语称,华容七星墩遗址是湖南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外圆内方”的双城结构在长江中游地区属于首次发现!

专家们也认为,七星墩遗址独特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朴素价值观,可能也与等级分化、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等有关,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同时为深入探讨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城址的形制功能、发展演变等提供了新的资料。发掘出土了一批自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存,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谱系、文化交流互动、文明进程等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七星墩遗址解密“远古文明”

“七星墩遗址考古工作秉承聚落考古理念,通过连续3年的发掘研究,我们对七星墩聚落的历史性演变、聚落内部结构、聚落之间的宏观关系等形成了初步认识。”七星墩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王良智说,公元前3000年是史前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此时长江中游形成以石家河古城超大型聚落为中心的史前城址群,在此背景下,两湖平原交会处的七星墩遗址同时修建了“外圆内方”的双城城址,城垣外侧均有壕沟,城内外水系发达。

七星墩遗址位于两湖平原腹地,东连大荆湖,西傍桃花山,北枕长江,南临洞庭,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考古调查和发掘提供了考察七星墩聚落历史演变的证据。”王良智表示,该地区尚未见到屈家岭文化之前人类活动的遗存,屈家岭文化时期人们来到此地后,修筑了高大的城池;石家河文化时期人们活动范围扩大,外城向外增筑,内城文化堆积厚,遗存数量多,种类丰富,调查发现的大荆湖周边31处遗址均属于石家河文化时期,因此判断石家河文化时期是七星墩城址发展的鼎盛阶段;肖家屋脊文化时期只有内城发现少量遗存,且文化堆积薄,文化遗存不如石家河文化时期丰富,呈现衰落迹象。

目前, 该区域尚未发现早于七星墩的其他遗址,七星墩遗址本身也没有发现早于建城的遗存。专家指出,七星墩的发掘,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先民为什么在屈家岭文化时期来到此地修筑城池,居住繁衍?七星墩所在大荆湖周边发现30余处小型聚落,他们和七星墩城址之间的组织关系如何?长江中游地区目前已发现20处史前城址,七星墩城址在其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这些城址之间的关系如何?

“回答这些问题,就是开展聚落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聚落分布和聚落之间关系研究,解密‘远古文明’。”王良智深情期许,长期、系统地开展七星墩遗址聚落考古研究,对于探讨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结构和人地关系、深化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起源和形成研究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