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扁担“下岗”变藏品

2021-02-25 07:28:4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跃兵 刘志军 桂玉荣 龙艳丽] [编辑:印奕帆]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刘跃兵 通讯员 刘志军 桂玉荣 龙艳丽

2月23日,人勤春早,祁阳市大村甸镇进步村的村民们,开始做春耕生产的准备工作。

一大早,该村种粮大户罗庚生却将摆在收藏室里的两根扁担,拿出来擦了又擦。这两根扁担因长时间使用,磨得油光发亮。

罗庚生的妻子李新会告诉记者,这一大一小两根扁担好几年没用了,但罗庚生舍不得丢,当成宝贝收藏着呢!

记者看到,罗庚生家的三层小楼装修精致,小院里两排农机和新买的越野车整齐停放。

这两根扁担有什么样特殊的含意呢?

罗庚生不说话,把记者拉上越野车,驶往田野。

越野车在机耕道上前行,两边田里的紫云英郁郁葱葱。

罗庚生先给记者说起大扁担的故事。罗庚生1969年出生,因为家境贫寒,他15岁便远赴云南打工,年近三十,才在当地结婚。2003年,罗庚生的小女儿两岁了,夫妻俩商量,还是回家打拼。父母分给罗庚生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土屋,已经残破,他们一家只好寄居在亲戚家。

罗庚生说,他读书少,但有力气,夫妻俩起早贪黑种植5亩水稻。农闲时,他在附近打工,补贴家用。当时,通向田间的只有羊肠小道,种田全靠肩挑手提。罗庚生特意趁赶集日买了一根大扁担、一对大箩筐,每次能多挑10至20公斤。

罗庚生吃得苦,逐年增加种田面积,收入也“水涨船高”。到2007年,他种粮面积发展到10亩,建起了一间5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

那一年,国家大力推进农田基本建设,进步村的田间修建了四通八达的机耕道。罗庚生有了购买农机、再扩大种粮面积的想法。想到就干!他购回一台拖拉机,当年种粮30亩,有了好收成。

罗庚生介绍,国家政策好,购农机有补贴,推广工厂化育秧、种植紫云英等新技术,让他种粮信心倍增。特别是种植紫云英,每亩田少施15公斤复合肥、7.5公斤左右氮肥,实现稻米提质、效益增加。

2008年,罗庚生种粮100多亩。2015年达到350亩,纯收入16万多元。去年,增加到450亩。现在,罗庚生有9台插秧机、2台收割机、1台拖拉机。

从田间返回途中,罗庚生特意绕了一个弯,来到村头一口老水井旁,向记者讲起了小扁担的故事。

罗庚生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没通自来水,他一天到晚在田间劳动,挑水的任务落在妻子和女儿肩上。他买了一根小扁担,给妻子和女儿挑水用。

大村甸镇党委书记汪建军介绍,2018年11月,祁阳市全面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2019年10月,大村甸水厂建成通水,惠及周边34万群众。于是,罗庚生家的小扁担也“下岗”了。

回到家里,罗庚生打开水龙头,洗菜、做饭。不久,丰盛的午餐端上桌,菜香满屋。

相关专题:新春走基层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