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湾”的笑脸
——村级样本30例之宜章县新坌村
1月15日,宜章县黄沙镇新坌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芙蓉湾新村。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罗徽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白培生 颜石敦 罗徽
雨水时节,万物萌动春已至。
地处湘南罗霄山区的宜章县黄沙镇新坌村,一个个山头绿意融融,一排排脐橙树枝繁叶茂。
山下“芙蓉湾”,一幢幢崭新的江南民居整齐排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2月20日,记者在村里采访时,乡亲们一个劲地说,今天的幸福生活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得益于工作队的鼎力帮扶。
2015年春,湖南中烟公司帮扶工作队进驻新坌村,一手抓“输血”,完善基础设施;一手抓“造血”,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全村脱贫步伐显著加快。
2018年3月,宜章县疾控中心帮扶工作队接过“接力棒”,全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文章。在接力帮扶的持续推动下,一个活力迸发的新坌村大步向我们走来。
以前住在山窝里,现在赶上城里人
新坌村的西冲、欧子冲两个自然村偏居山隅,交通不便、通信不畅,严重制约村民脱贫致富的路子。
2015年7月,驻村帮扶工作队决定对西冲、欧子冲32户乡亲(其中贫困户23户)进行搬迁。
2016年底,“芙蓉湾”新村一期58户乡亲拎包入住,个个喜笑颜开:“以前住在山窝里,现在赶上城里人,喝的是自来水、用的是煤气灶,晚上还可到村广场跳舞。”
引水、筑渠、扩路、装路灯、植树木、建新村、修校舍……新坌村在完成西冲、欧子冲易地搬迁的同时,扎实推进综合整治,实现布局规范化、环境整洁化、土地方田化、耕作机械化,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说起过去村里的水渠,新坌村党支部书记徐四军直摇头:“水渠平均宽不足2米、深不足1米,跑冒滴漏严重,每隔两三年就发生一次洪涝灾害,村民苦不堪言。”
驻村帮扶工作队发动群众建了一条宽6米、深2米、长3000米的“金龙溪”,从此村里千亩田土旱涝保收。
新坌小学距县城50多公里,曾经只有2位教师,60多个学生。老校长非常无奈:“条件差,分来的老师没几天就走了,留不住人。”
建教师宿舍、绿化校园、修理操场,让老师在这里安心教书,让孩子在这里快乐学习、成长。新坌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提高,先前转出去的学生又回来了,目前学校有教师5名、学生140多名。琅琅读书声,回荡在乡村的上空。
引进能人回村,带动乡亲发展产业
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驻村帮扶工作队动员能人回村,成立种养合作社,带动乡亲们发展产业。
2016年1月,成金军返乡成立醇和种养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方式,流转荒地1000余亩,带领乡亲们种植脐橙、养殖淡水鱼,聘请10多名贫困乡亲务工。去年,成金军的脐橙开始挂果,产量1.5万多公斤,收入10万多元。
目前,新坌村共流转土地5000余亩,成立了醇和、创享、旭丰、金泉通等多个合作社,形成了脐橙、烤烟、大棚瓜果、母猪养殖、建材等几大产业,实现“户户有产业项目、人人有合作社帮扶”。
新坌村源发建材厂是一家小型砖厂,生产工艺落后,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并无明显的竞争优势。厂里想进行技改,但是苦于没有资金。
驻村帮扶工作队充分调研后,引导139户贫困户申请小额信贷资金投入砖厂,帮助工厂按照现代化生产要求进行技术改造。不但解决了企业缺资金、贫困户无致富门路的问题,还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
2016年11月,源发建材厂改造顺利完成,年产值由1000多万元增加到3500万元以上。
在源发建材厂上班的村民徐继军,把5万元小额信贷资金投放厂里,每年能领到5000元分红。
扶贫车间当工人,不离家乡能致富
吃过早饭后,居住在“芙蓉湾”新村的张更发,骑着电动车来到1公里外的源发建材厂上班。
张更发原先住在欧子冲自然村,老婆有病,两个孩子在上学,家庭经济拮据。
“多亏了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我家从山里搬到了‘芙蓉湾’新村,工作队还介绍我到建材厂工作。”张更发说,他家早已实现稳定脱贫。
目前,在源发建材厂上班的乡亲有60余人,其中20多人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人每月工资3000元至5000元不等。
为进一步帮助乡亲在家门口就业,工作队还引进凯成电子扶贫车间,对贫困群众优先安排工作。
凯成电子扶贫车间负责人成华兵介绍,车间主要承接深圳、广州沿海城市数据线、蓝牙耳机、车载充电器等电子产品代加工。
凯成电子扶贫车间包中、晚餐,活儿比较轻松,按件计酬多劳多得,吸引众多乡亲前来工作。现车间有工人137人,人均月工资达2200元以上。
正在车间生产数据线的工人周礼琴说,她和丈夫都是残疾人,此前生活入不敷出。进入凯成电子扶贫车间工作后,丈夫也在附近的工地找到了工作。靠着勤劳的双手,周礼琴一家脱贫了,大儿子从长沙一家技校毕业后做了一名汽修工人。如今,她家的生活越过越红火,还盖了新房。
流转土地有租金、入股分红有股金、到合作社或工厂工作有薪金,新坌村乡亲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参与采写 吕继勇)
■采访手记
看得见的幸福感
新坌村没有区位优势,没有资源优势,基础设施贫乏。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摘掉贫困帽子,如何着手?
“要从‘输血’入手,做几件让百姓能看得到摸得着的事。”驻村帮扶工作队决定改“输血”为“造血”,带领村民探索脱贫致富长久之计。
从“山上栽脐橙、山下养禽畜、田间种烤烟、大棚种瓜果”的产业规划,到特种鹅养殖、母猪养殖,再到建材生产、农家乐……新坌村的“造血”功能不断增强。
把准了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在张更发、周礼琴等人的笑脸背后,是这些走出贫困的村民心里浓浓的幸福感,是新坌村“造血”成功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