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奋斗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村中看样板】穷山村“振翅腾飞”——村级样本30例之新宁县大塘村

2021-02-21 07:34:2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佳伟] [编辑:夏博]
字体:【

2020年8月29日,新宁县安山乡大塘村,村民们展示当地的农特产品。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唐俊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张佳伟

农历正月初七,南航湖南分公司驻新宁县安山乡大塘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大塘村第一书记熊劲松,忙着为村扶贫工厂申请SC(食品生产许可)认证。“认证通过后,扶贫工厂可以将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出糍粑、烧麦等速冻产品,这样产值会翻番,村民受益会更多。”熊劲松说。

2018年3月,南航湖南分公司派人驻村开展帮扶。不到3年时间,昔日偏远冷清的小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2019年底,大塘村脱贫摘帽;2020年,村里贫困户全部脱贫。

土货升级“飞”出山

1月上旬,新宁县某酒店向大塘村订购5万元高山生态鲜米。接到订单后,大塘村加紧赶制,于13日将大米送至客户手中。

产业是脱贫之本,但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发展?“老百姓不熟悉、难做到的尽量不做;不适合本村自然资源、不能因地制宜的不做;不能形成市场优势、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不做;不能保证可持续性发展、只图完成任务的项目不做。”在“四个不做”产业发展反向思维下,南航帮扶队和村支两委围绕“高山生态”和“产业升级”8个字做文章。

大塘村海拔400多米,水稻种植是传统。帮扶队和村支两委带动村民发展高山生态水稻800多亩,在安山乡其他7个村发展水稻3000多亩,实行统防统治,并以高于市场价回收。帮扶队将水稻加工成高山生态鲜米,注册“大塘村”商标。2020年,鲜米产值达400万元。

帮扶队又提出“五个一”产业发展理念,即建成一片1000亩油茶林、开发一个200亩高标准脐橙种植基地、建设一个扶贫工厂、打造一个电商扶贫平台、普及一项技术。

新宁县是脐橙种植大县,但大塘村土地石漠化严重,“种不出脐橙”的说法流传已久,此前也没有一户试种成功。

“同样是土地,别的地方种得出,我们为什么种不出?”帮扶队队长熊劲松请来专家对土壤进行检测,专家给出结论:土壤改良后可种植脐橙。

2018年8月,帮扶队流转土地,建设脐橙基地。村民黄大学不愿签:“村里人都说‘种脐橙’是个笑话。”帮扶队反复做工作,并答应让他妻子刘春娟到脐橙基地务工。最终,黄大学签下土地流转合同。

2019年,帮扶队和村支两委筹资200万元,建成150亩高标准脐橙基地,村民入股当股东。“2020年,脐橙园产出1500多公斤脐橙,今年将丰产,可产出2.5万公斤,产值可超15万元。”熊劲松说。

为了让山货出山,帮扶队带着村干部前往广东、长沙等地参加展销会,推介大塘农特产品,还将农特产品送上南航班机进行推广。如今,大塘村农特产品远销全国21个省(区、市);2020年销售额达6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25万元,村民收入大幅提升。

“每天都有新变化”

“你们是来帮我们修桥的吗?”帮扶队进村第一天,大塘村村民便问。

大塘村是新宁县一个边界村,与武冈市7个村搭界。唯一一座通往大水江对岸的桥只有1米来宽,前几年又成了危桥,每年涨水时,桥便被淹没。

群众诉求无小事。帮扶队多方筹资,2020年1月,大桥动工建设,总投资200万元。当年10月17日,长109米、宽5.5米的“南航连心桥”建成通车,让村民期盼了几十年的“建桥梦”成为现实。通车当天,村民黄小坤便喜滋滋地开着农用车通过大桥,到武冈市拉农用物资。

“村里自从来了帮扶队,可以说是一周一个样,每天都有新变化。”1月15日,记者在村里走访时,脱贫户黄大友难掩激动。

2009年,大塘小学因教学楼被列入危房而停学,村里孩子只能到四五公里之外的邻村上学。2014年,村里计划修建学校,因资金不到位无法启动。2018年,工作队驻村后,解决了资金难题,教学楼焕然一新,当年9月即实现复学。复学当天,帮扶队请来南航飞行员、乘务员,开展“梦想从大塘起航”系列主题活动。“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一名帅气的飞行员。”黄子乐小朋友说。

要想富,先修路。两年多来,在帮扶队的引领下,大塘村统筹资金300多万元,新修10公里村道、林道,实现水泥路入组进户。

“帮扶队来了之后,建了南航连心桥,水、电、路都通了,村里面貌焕然一新。”老支书黄朝社说。

“永不走的帮扶队”

春节前后,大塘村的农特产品销量骤增。村党支部书记黄剑一边忙于送货,一边和长沙客户对接,往返于新宁、长沙两地。

“群众看组长、组长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看书记。作为党支部书记,我更要以身作则,向群众展示‘幸福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黄剑说。

“大塘村的党员干部要站在为民做实事的第一梯队!”驻村第一天,熊劲松这样表态。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熊劲松从第一天开始就重视党建工作,通过党建引领,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帮扶队”。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帮扶队先让村干部学会发现问题,然后启发他们,答案都在问题里。

2017年,黄剑任大塘村党支部书记。在帮扶队的引领下,黄剑积累大量客户资源,带领村委班子成员、村民跑展销会,成为村里致富“领头羊”。

帮扶队不断强化阵地建设,落实党建制度,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巨大合力。2018年以来,大塘村组织全村党员开展“齐心聚力建大塘”系列观摩学习活动,抓好“大塘村青年电商突击队”建设,选派年轻人参加培训。

39岁的黄有香原本在广州打工,后与丈夫回乡创业。2019年,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村里的党员致富带头人。

“以前,村部总有村民倚墙讲闲话,现在大家哪有时间,都忙着致富奔小康。”村秘书黄玉桃说。

夜幕降临,路灯亮起,村部音乐响起,村民跳起了广场舞。晚饭过后,帮扶队员和村干部赶到扶贫工厂,加紧赶制农特产品,以满足春节市场的需求。

大塘村,正豪情满怀奔跑在小康路上。

(参与采写 党博 欧光厚)

■采访手记

“要我富”和“我要富”

短短3年时间,南航帮扶队将一个省级贫困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至60万元,村人均年收入接近万元。工作队不仅带来脐橙园、扶贫工厂、南航连心桥,还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使老百姓从“要我富”转变为“我要富”。

去年,脱贫户黄永良种了8亩水稻,收获1.8万多元。今年,他谋划着向邻居流转土地,将种植面积扩大至15亩;脱贫户黄波看到脐橙园的脐橙长势喜人,去年初种了5亩脐橙树苗……

熊劲松带领的帮扶队将在一段时间后撤出,但“永不走的帮扶队”已在村民心中扎根。

相关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村中看样板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