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熊远帆 王文隆
长沙市区向东100多公里,浏阳市南部,湘赣边界,有一个小镇——文家市。1月下旬,记者从省城长沙驱车2小时来到这里。
94年前,这里曾声震全国,危难之际挽救了红色革命。
因明代以来文姓聚居于此,逐步形成墟场集市,文家市由此得名。
因母亲姓文,3次来过文家市的毛泽东,把这里称为自己的“外婆”家。
1927年9月9日,34岁的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爆发。枪炮震天,旌旗猎猎,起义部队一路向西挺进,目标直取省城长沙。因途中严重受挫,前委会只得临时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
9月19日,3路起义部队集结文家市。
在这里,起义部队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面鲜艳的镰刀铁锤红旗。
如今的秋收起义纪念馆广场上方,一座巨大的雕塑便是这面飘扬的红旗,雕塑上写着“辉煌起点”4个大字。
纪念馆广场中也有一尊红色雕塑:红旗下,一位战士一手握着一支枪、一手举着一个火炬,其寓意分别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就在纪念馆边的里仁学校。
这所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学校,是一座墙垣高大、四进两厢的砖木结构古楼。虽经过上百年风侵雨蚀,但外观依然整洁庄重。
走进学校,大成殿内孔子牌位居于其中,一缕来自历史深处的书香悠然飘过。
再穿过几道门,进入一个有些隐蔽的小院,4间房子一线排开,从外到里,依次住过杨立三、毛泽东、卢德铭、余洒度等秋收起义的指挥员和参与者。
小院天井里有一棵石榴树。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这棵树100多年来只开花、不结果,唯独毛泽东辞世的1976年,结了一个拳头大的果子。
当然,这究竟是传说还是后人的演绎都已不再重要,真实记录的历史更让人惊心动魄。
跟随讲解员进入学校后栋的一间教室。1927年9月19日夜里,这里是前敌委员会会议室,当晚在这里发生了激烈争论。
师长余洒度与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意见对立。余洒度认为应继续攻打长沙。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革命暂时处于低潮的形势后认为,再攻打反动力量强大的省城长沙,无疑是“鸡蛋碰石头”。他力主实施战略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到湘粤赣省边境去,坚持农村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经过耐心说服,毛泽东的主张得到了包括总指挥卢德铭等大多数前委委员支持。
一个攸关中国革命前途的“关键抉择”就在文家市作出了: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
自此,中国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明大道。这里,也成了中国革命的战略转折点。文家市点燃的“星星之火”,最终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
次日,嘹亮的军号声将1500多名工农革命军官兵召集到了里仁学校操场上。
毛泽东站在操坪前的台阶上,鼓舞工农革命军战士:起义虽受了一点挫折,但只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团结得紧,继续勇敢地战斗,最后一定能胜利。“我们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一口大水缸;但只要我们团结紧、打仗勇,我们这块小石头总有一天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的!”毛泽东说。
“小石头与大水缸”的比喻,将战士们的革命信念激发出来,掌声雷动,原本弥漫在这支队伍头上的阴霾霎时被吹散。
在里仁学校操场边,现在还保存着一面较为低矮的围墙。94年前的那天,有两个十几岁的学生伢子与伙伴们趴在这处墙头上,亲耳聆听了毛泽东带着浓重湘潭口音的激情动员。
这两个细伢子,一个就是后来担任过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另一个就是英勇善战的开国上将杨勇。
2008年,纪念馆工作人员在江西发现一张珍贵的照片——1929年里仁学校学生集体照。学生正是坐在秋收起义部队召开动员大会的那个操坪里。其中,一个坐在中间穿白衣服的小男孩,就是14岁的胡耀邦;他身边穿着黑色衣服的个头稍高的小男孩,就是杨勇。
如今,文家市依旧感染着后来者与少年们。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宣传科长甘武介绍,作为完整展现秋收起义过程的唯一综合性纪念馆,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年接待参观者达200多万人次。
■记者手记
“实事求是”,光芒万丈
熊远帆
走在里仁学校时,不免想起另一所学校——岳麓书院。青年毛泽东曾两度寓居于岳麓书院的半步斋,面对着“实事求是”匾,思考着这个朴素又古老的命题。
几年后,他来到里仁学校,实事求是,改变了教条式的革命策略,为革命保留住了有生力量。务实和前瞻性地将革命的方向转移到广大农村,让革命的火种四处燎原。
10年后的1937年,在另外一所学校——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毛泽东在讲课后,又书写“实事求是”作为抗大校训。从此,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发源于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湖湘文化经世务实传统的“实事求是”,凝结着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丰富历史内容,光芒万丈,值得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