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二维码】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秉钧
通讯员 何庆辉 唐志卓 肖拾全
【品牌名片】
枳壳,又名臭皮柑,是湖南省中药材代表品种之一,性苦、辛、酸、温,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安仁县作为“南国药都”,全县种植中药材23万亩,其中枳壳12万亩,是湖南枳壳特色产区,被誉为“中国枳壳之乡”。“安仁枳壳”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和道地药材产品认证。
【主稿】
1月25日,记者走进位于安仁工业园区的湖南华夏湘众药业饮片有限公司,厂区内栽了枳壳树,车间里正在加工的枳壳飘出阵阵清香。“快过年了,枳壳切片需求增加不少,车间里这段时间一直是满负荷生产。”公司董事长田永志介绍。
田永志从事枳壳种植、加工、销售多年,是个“枳壳通”。“枳壳树是常绿树种,抗病虫力强,是园林绿化优良树种,可保持水土流失;枳壳提取物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苷、生物碱,在医药、保健品、食品行业广泛应用。”田永志说,他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研究枳壳精深加工技术,目前研发出枳壳茶、枳壳糖、枳壳饮料等系列产品,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5项。
安仁县永乐江镇青路村村民黄元生家种了几亩枳壳,他每年都把自家种的枳壳送到华夏湘众药业、香火堂中药等公司。他说,以前当地人有用枳壳做米酒的习俗。近几年,县里为了扶贫,鼓励贫困户大规模种植枳壳。原来没什么人要的枳壳,如今成了“金元宝”。他家有一棵枳壳树结的枳壳青果,就卖了3000多元。
安仁县把中药材作为“一县一特”产业来抓,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深入发掘安仁神农药文化,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扶持发展中药材种植、产地初加工、中药饮片及其他产品开发与加工,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县域农业支柱产业和重点扶贫产业。
安仁县委书记李小军告诉记者,该县有种植枳壳的传统,农村几乎每家每户种有枳壳树,而且通过近年来优化管理、改良技术,枳壳青果产量逐年增加,加上市场行情好转,价格稳定,枳壳果不愁销,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
拓宽枳壳销路,保持价格稳定,是近几年安仁县发展枳壳产业的发力重点。为此,该县引进湖南华夏湘众药业、奎源农业等一批产业链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解决销路问题,确保农户增产增收。
2019年3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还与安仁县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启动“新华·湖南(安仁)枳壳价格指数”编制工作,动态公示枳壳价格,指导企业和农户生产。
作为安仁县枳壳行业龙头企业,湖南华夏湘众药业已形成从中药材种植到产品研发、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运用枳壳指数指导企业生产销售,更精准科学。”公司董事长田永志说,指数通过客观反映枳壳价格变化趋势,能为市场提供公允的价格参考。此外,用指数的信息化成果推进枳壳产业管理,有助于稳固安仁枳壳产业话语权。同时,通过不断扩大指数的权威影响力,可以吸引社会资源向安仁聚集,助力安仁以枳壳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
安仁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建军说:“枳壳指数将有助于我县打造全国枳壳定价中心、交易中心,提高安仁枳壳话语权,为我县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广阔前景。”他介绍,安仁县还采用“枳壳+”种植模式,发展湘莲、艾叶、黄栀子、仙草、菊花、白芍等130余种中药材规模种植,全县中药材年产值达17亿元,上万贫困户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