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总书记报告】凝聚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2021-01-30 07:34:2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孟姣燕 梁可庭] [编辑:刘茜]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孟姣燕 梁可庭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作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开拓新局面。

此次全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热议乡村振兴战略,谋划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代表、委员们表示,农业大省湖南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坚决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凝聚起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代表委员访谈

叶红专代表。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健 摄

让精准扶贫“首倡地”在乡村振兴中继续走在前列

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 叶红专

“发扬脱贫攻坚精神,继续以首倡之地的首倡之为,迈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1月25日,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叶红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湘西州不仅要展现新作为,而且要力争继续走在前列。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8年来,湘西州以十八洞村为样板,探索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好路子,如期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11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县市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65.6万余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叶红专说,湘西州将继续压实各级党组织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着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突出抓好产业支持和就业帮扶,持续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叶红专介绍,湘西州正着力实施特色产业提质、基础设施完善、教育优质均衡、卫生健康服务、文化保护传承、社会保障普惠、美丽乡村升级、三农人才培育、治理效能提升、基层党建引领等乡村振兴“十项工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我们坚持把产业振兴放在首位,以十八洞村、菖蒲塘村为样板,实施农业特色产业‘851’工程。”叶红专表示,湘西州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植物油、烟叶、柑橘、猕猴桃、中药材、蔬菜和特色养殖8大当家产业,高标准建设产业基地500万亩,为远期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打好基础。

“目前,全州建成特色产业基地430多万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937家,基本做到一个特色产业至少有一个以上龙头企业带动,每个村有一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叶红专表示,湘西州将健全完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深化农村改革,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力争成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先行区。

张奎代表。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罗新国 摄

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力量

省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 张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力度。”1月25日,省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张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扎实做好金融精准扶贫的同时,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积极谋划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带领全省金融系统,扎实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助力精准脱贫,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0年末,全省累计投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4461.9亿元。金融扶贫服务站实现6920个贫困村全覆盖,银行通过服务站累计发放贷款279.3亿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90亿元,支持69万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脱贫。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吹响,如何有效发挥金融的作用?张奎介绍,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提前谋篇布局,于2019年10月牵头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切实引导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聚集。

“金融支持‘一县一特’特色产业试点工作,是我们探索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新路径。”张奎介绍,基于湖南各地基础条件、产业规模、发展潜力和带动能力等因素,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牵头成立领导小组,精选隆回、汝城、祁东等13个试点县市和金银花、朝天椒、黄花菜等13个特色优势产业进行试点。

“我们引导金融机构量身定制30余款特色金融产品,精准满足特色产业融资需求。目前,湖南省试点地区特色产业贷款余额已达135.1亿元,同比增长54.1%,累计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6000家。”张奎介绍,湖南“一县一特”试点地区特色产业产值已达413.9亿元,同比增长11.9%,累计辐射带动周边乡村735个,直接受益农户44.93万户,户均年增收7144元。

张奎表示,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将继续做好过渡期内金融扶贫工作,用好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巩固和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力争打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湖南样本”。

李述初委员。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打造优质湘猪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省政协委员,湖南省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述初

“粮猪安天下。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湖南‘农字号’产业中,生猪产业历来是湖南农业的传统支柱产业。”1月25日,省政协委员,湖南省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述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做大做强地方猪特色产业,助力打造湘猪产业集群,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正是生猪企业的奋斗方向。

李述初介绍,这些年,企业完善宁乡花猪全产业链开发体系,发展精深加工,研发生产了热鲜、冷鲜、冷冻等系列产品和软包装类、肉干类等28个系列产品,拉长了特色产业链条。通过质量追溯平台建设,实现对宁乡花猪从饲料、养殖、防疫、屠宰、加工、流通到消费每一个环节的实时追溯管理,确保了产品质量。花猪收购价从2007年的每公斤10元上升到目前的56元,养殖农户平均收入6万多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非洲猪瘟给地方猪产业带来严重冲击,我们要危中求机,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走精细农业发展之路。”李述初告诉记者,提高地方猪养殖机械化水平,培植建设智慧猪场示范基地,突破生物安全瓶颈,任重而道远;同时加大地方猪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利用工作力度,加强优良地方猪种资源开发与推广,打造地方猪特色品牌,地方猪产业的发展才会生机盎然。

“目前,湖南优质湘猪产业集群建设项目为宁乡花猪发展带来新契机。”李述初介绍,该项目是湖南培育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一个抓手,聚焦产业集群重点区域,推动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发展。

李述初表示,企业兴产业兴,产业强农村强。将争做龙头企业,在做强优质湘猪产业集群上下功夫,带动农民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促进就业,推动宁乡由养殖大县向加工大县迈进,助力乡村振兴。

湖南行动

开创湖湘特色乡村振兴新局面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湖南扎实抓好“三农”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开创湖湘特色乡村振兴新局面。

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健全农村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局面。

以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为根本,坚决扛稳农业大省的责任担当。稳定粮食生产,2020年全省早稻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推进生猪稳产保供,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考核任务。统筹推进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现代化,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全面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工程,推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

以培育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抓手,拓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空间。按照“一县一特”“一特一片”思路,全力推进早中熟柑橘产业和优质湘猪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打造湖南红茶、安化黑茶、湖南茶油、湖南菜籽油、湘江源蔬菜、湖南辣椒6大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推进产业融合和省消费扶贫示范中心建设,构建产销对接的网络平台。

以推进“六个全覆盖”为重点,加快补齐农村全面小康短板。基本实现全省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170.1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信息全部录入完成,加快贫困县“芙蓉学校”工程建设,全省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达到4868元/年。

以生态宜居为目标,提高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水平。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推进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纵深推进河湖长制,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

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保障,健全完善乡村有效治理长效机制。持续推动《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加强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及5个配套方案落地见效,规范创新村民自治,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以改革赋能、创新驱动为突破口,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全省农村土地、农村集体产权、农村宅基地、供销合作社等重点改革进展有序、效果良好。强化人才支撑和用地保障。与江西省共同推进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探索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路径。

相关专题:启航,现代化新湖南——向总书记报告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