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搬上荧幕,成长有标准答案吗?

2021-01-13 22:38:17 [来源:湘遇微信公众号] [作者:邓正可 刘晶] [编辑:周泽中]
字体:【

“爸爸也不是从出生开始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这是经典电影《请回答1988》中一位爸爸对女儿的真情流露。

每一位父母不是生来就是父母,成长为父母的过程是一个从0到1的双向成长的过程。真人秀节目《告诉世界我可以》主要以纪录片和观察的手法真实地展现12组中国典型家庭的儿童成长故事,将“中国式教育”搬上荧幕,家长和观察员共同思考不同家庭的教育模式。

让这部综艺出圈的不仅是这些孩子们,还有观察室中的嘉宾。被网友称为5G冲浪达人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在节目中妙语连珠,新梗不断,“在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我每周给他请一天假,带他出去玩”,并自爆用面包圈和香蕉作比对儿子进行性教育。不仅在节目中如此,郑渊洁的社交平台也可谓是笑料不断。

笑过之后,反思才是关键。

“有种爱,叫做放手”

有时候,不是孩子没有能力独立,而是家长不够独立。父母过多地插手孩子的生活是好事吗?并不见得。

节目中,甜心的妈妈会陪着甜心参加数十个兴趣班,甚至帮忙把关孩子的社交圈;姌姌在幼儿园的表现,实力打脸妈妈。

父母,经常担心我们不够独立,又害怕我们过于独立。孩子不够独立,会大幅压缩父母的私人空间;孩子过于独立,父母又会感觉自身的存在价值无从体现。

事实上,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才是对孩子独立最大的支持。给予孩子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摸索去发现的道路,往往比父母设定好的模式更具价值。

“童年没玩够是最大遗憾”

精神病学家图尔特·布朗认为“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如果幼年时‘没有玩够’,社交、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正是随心所欲的玩耍,才能让孩子更具创造力和协调力。

无论哪种年龄,Keep real最重要。对于3-6岁的孩子而言,他们最真实的样子就是“童真”。

我想,“没有玩够”也不止是停留在玩耍时间这个层面上,而是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做着与他们这个年龄格格不入的事情。

节目中的小香芋从小想当演员,妈妈便辞职陪着她开始横漂之旅,在节目中上一秒她还对着摄像机哭得撕心裂肺,下一秒马上能将情绪收回来,从容地向镜头介绍自己,画面着实惹人心疼。

“被标签化的孩子们”

孩子智力的发展不是一条直线,有快的阶段也有慢的阶段;不同的孩子的智力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美好愿景,如此苦心并没有错,错误的是将愿景付诸行动的方法。这种期待必须建立在一个核心基础之上:尊重。尊重孩子的意愿、天性和成长规律。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按照其自身的天性来探索适合其成长的模式对孩子来讲是最好的选择。

“我的一生都在为你付出,所以你不能走错一步,不能有丝毫偏差”,这种沉重的精神镣铐不该成为孩子们的束缚,家长也没有必要把重心完全放在孩子身上,以一种“自我感动式”的牺牲来给孩子无形中造成巨大压力。

“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天,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激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但这种“比较式教育”是最不明智的一种。

家长们经常拿来比较的分数、兴趣班等等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吗?

张以庆的纪录片《幼儿园》中有这样一句话,“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是的,节目中嘉宾们在观察孩子们的过程中,不也是一个反思自己过程吗?成长没有标准答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这种无法割舍的亲子关系中,我们都需要努力成长。

(作者 邓正可 实习生 刘晶)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