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帮扶故事】扶贫战场再“冲锋”——记省委办公厅驻村帮扶干部吴振

2021-01-07 07:04:3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肖军 罗克军] [编辑:洪晓懿]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肖军 通讯员 罗克军

1月4日,冬日暖阳下,沅陵县二酉苗族乡施溪村的钩藤产业基地一片热闹场景:前来采收钩藤的村民,按照划定劳动区域一字散开,拔枝、除叶、堆放、捆绑、背运、卸货、称重、算账……忙得不亦乐乎。虽然忙碌,但大家脸上都是笑容满面。

“尹大姐,今天采了多少钩藤呀?”省委办公厅驻村扶贫干部吴振问脱贫户尹八八。

“不多不多,采了50斤,赚了100块。”尹八八高兴地说,搞完这次采收,估计可以增收六七百元。尹八八丈夫前年因患淋巴瘤去世, 3个女儿还在读书,沉重的负担全压在她柔弱的肩上。扶贫工作队引导她加入合作社,参与钩藤基地培管增加家庭收入。尹八八的愁眉渐渐舒展开来。

尹八八的舒展,也让吴振安心了不少。他3年前进村时,这个典型的深度贫困村,村民们住小木屋,喝望天水、走泥巴路,产业发展一片空白,村里像尹大姐一样愁眉深锁的贫困户可不少。

将军人的本色带到新战场上

当天,是吴振在这里扶贫的第1036天。斗转星移,山峦深处的施溪村也渐渐苏醒,找到了致富路。如今,村里年出栏5200头的猪场,年年有分红;村集体经济纯收入,从零起步到迈过130万元……

2018年初,省委办公厅选派驻施溪村扶贫人员工作启动,他毫不犹豫写下《请战书》。对于困难,他早有思想准备。最后一届扶贫,面对的都是最难啃的骨头。“就像军人听到战场吹响了冲锋号。”吴振说。

辛苦劳累,对这位退役老兵来说不可怕。在部队时,他因为在一次塌方中连续52个小时舍生忘死救群众,荣获二等功。但“扶贫战场”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他暗暗下决心,要将军人的本色带到这个新战场上。

不同的战场,不变的军魂。

“刚接触吴振时,就觉得他当过兵,有股子军人气质!”村支部书记陈洪福清楚地记得,吴振驻村第一天,一放下背包他就开始走村串户,走一路记一路,笔记本写得密密麻麻,一直到深夜。

按照过去带兵的方法,每月走访一次预脱贫户,每两月走访一次已脱贫户,每季度走访一次非贫困户,成为吴振和队友们雷打不动的铁律。全村173户贫困户656人的情况,他了如指掌。

利用天然蜜源发展养蜂产业

经过充分调研,扶贫队决定利用漫山遍野的天然蜜源发展养蜂产业,由吴振主抓落实。

外地参观考察、寻找合作伙伴、建设蜂蜜加工厂、绿色食品认证……吴振8个多月没睡过一个好觉,养蜂产业却起步不凡:初步形成“户分散养殖,村保价收购,厂集中加工,社统一销售”的集约态势,还注册了商标,村集体经济实现固定收益7.2万元。

黄桃是施溪村的传统产业,但销售难题一直困扰着村民,常遇“丰产不丰收”的窘境。

为打破“城里人买不到,山里人卖不出”的魔咒,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展消费扶贫,吴振对接省城部分单位工会、街道商会、大型企业等,一家家跑,不厌其烦地推销,实现集中团购配送。为扩大品牌效应,他还在住宅小区摆地摊、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甚至学会了直播带货。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去年8月,他和队友们15天之内将2.5万公斤黄桃销售一空。

扶贫先扶志,激发内生动力

大山深处的闭塞和贫瘠,让一些乡亲产生了认命的消极想法。扶贫先扶志,他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村里有典型,做事就有标准,建设才有突破。他在全村开展励志脱贫之星、孝亲敬老之星等“六星”评比活动,每季度评选一次,发奖品,制牌匾,贴在农户家显眼位置,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乡风民俗。目前评选出42个星级农户,成为村里的“香饽饽”。

身患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姚茂英,曾是深度贫困户,在扶贫队的帮扶下,通过养蜜蜂,一跃成为创业明星,还被沅陵县评为“十佳残疾人自强模范”。“2020年,他家收入在8万元左右。”说起姚茂英,吴振脸上又笑开了花。有了这些“明星”示范,大家的兴趣也悄然改变,过去忙于打牌娱乐的村民,开始走向田间地头,村里的实用技能培训班渐渐红火起来……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去年全村考上12名大学生,是施溪村历史上考上大学人数最多的一次。开表彰会、戴大红花、发奖学金……吴振和队友们忙得不可开交,但心里乐滋滋的。

相关专题:我的帮扶故事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