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县十二完小接纳了超5000名小学生,城区大班额得到化解

2020-12-30 11:21:54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夏博]
字体:【

8路公交车等待放学回家的学生

宁远县十二完小接纳了超5000名小学生,城区大班额得到化解

2018年9月投入使用的宁远二中新校区。

潇湘晨报记者余娅通讯员黄志辉李慧敏永州报道

傍晚,开往永州宁远县中心城区的8路公交车,在宁远二中的校门口排成一行,等待放学回家的学生。

今年11月,省委副书记乌兰、省教育厅厅长蒋昌忠一行赴宁远调研学位建设时,特意前往宁远二中走访。校园外秩序井然,教室内宽敞舒适。

过去几年,宁远举全县之力办教育,以文化育人,用事业留人,教育事业阔步向前。

暖心公交,串起“民生一号工程”

占地350亩的宁远二中总投资5.68亿元,可容纳132个班,6600多名学生。校长黄新胜介绍:“新二中项目由宁远县委书记挂牌督办,施工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全县各部门会统筹协调。学校建到哪里,道路就通到哪里,公交就开到哪里。”平坦的九嶷大道,连起了宁远二中新校区和六公里外的老校区。新二中建成后,教育部门因地制宜,将老校提质改造,更名为宁远县第十二完小,吸收为化解中心城区大班额分流而来的小学生。到今年下半年,由老二中改扩建的十二完小接纳了超5000名小学生,城区大班额得到化解,校园里变得热闹起来。

看得到的,是老校焕新颜,看不到的,是背后的取舍。在政府化债、财政收紧的压力下,宁远县放弃了将二中作为商业开发用地的计划,追加2450万元投入,才有了新生的十二完小。

宁远县教育局基建办主任胡桐旺说,过去几年,宁远县将“城区学位建设”和“消除大班额”列为“民生一号工程”,累计投入34亿元,在城区新建11所中小学,改扩建6所中小学,新增4.3万个学位,确保学生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

省、市两级验收时,评价宁远县:“城区学位建设站位之高、谋划之远、规模之大、投入之多、布局之美前所未有,卓有成效。”

房子建起来,文化也要立起来

总人口88.7万人的宁远县,农村人口占比七成。2014年至2018年,宁远县投入近7亿元,全面改善农村薄弱学校;2019年开始,宁远县继续强化两类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先后投入3600多万元,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在“硬件”上的差距。五龙山瑶族乡中心校距离县城60多公里,三栋新楼房在学校拔地而起,取代了原本破旧的瓦房。改水改电改厕完成后,有学生说:“学校比家里还舒服”。

城乡教育均衡这盘棋,宁远有更长远的规划。“房子建起来了,文化也要立得起来。”宁远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毛永说。

宁远的文化根脉,可以追溯到舜帝陵所在的九嶷山。《史记》有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陵东侧的九嶷山学校,用“德”文化塑造着学校的气质。行走在校园里,随处可以看得到“德”文化石碑、二十四孝手绘、舜德手工画,师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舜德文化的熏陶。

2019年,永州市启动向日葵工程。宁远县以此为契机,组织老师编写了《“向日葵”读本》本土教材,九嶷山的历史、舜帝的故事、永州名人的事迹,被一一写进读本,进入课堂,日渐月染,塑造着宁远师生的品格。

关注动态,确保学生“被看见”

9月28日,孔子诞辰,宁远文庙人头攒动。宁远人在这一天祭奠孔子,也在这一天,表彰优秀教师。当天,200多位教师肩披红色缎带,坐在会场中心。县委书记肖质彬和全县各职能部门悉数到场,围坐在教师周围,宁远人要给老师“最高规格的礼遇”。

“宁远县财政并不富裕,但我们把能提供的待遇和尊重都给了老师”,毛永告诉记者,过去两年,宁远县为鲤溪完小等3所乡镇寄宿制学校新建了3栋教师周转房,69套宿舍,给在农村任教的老师一个温暖的家,把他们的心留下来。在宁远县九中的课堂上,记者感受到了年轻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学校的每间教室,都挂着三块大黑板,学生9人一组,3人一个共同体进行学习。课堂按照“学、议、评、练”四环节展开,先学后教,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讲解展示,再由老师点评总结。

看似有些混乱的课堂,实则在有序运转,老师关注着每个学生的动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被看见”。宁远九中校长李成勋表示,学校生源质量一般,县里将课堂改革放在这里,是对老师的充分信任,也是期待。过去几年,九中奋起直追,办学成绩已经跻身全县前列。毛永说:“宁远教育要走高质量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最重要的,就是让身处其中的学生和老师,找到对自己的信心,更找到对宁远教育的信心。”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