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手艺,流淌着时光的眷恋
——记省级劳模、常德湘联木业有限公司首席雕刻师朱德元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见习记者 刘奕楠
11月26日,刚刚在长沙参加完2020年湖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朱德元,又马不停蹄地赶往100多公里外的桃花源古镇。这一期的古建筑修复给他出了难题。
“给出的样板图是福建的古建筑造型,与桃源工的风格不同,既不能违背原图,也不能丢了咱们桃源工的要领。”朱德元今年57岁,是湖南省级“桃源工”木雕艺术非遗传承人,桃花源古建筑群的修复他牵挂了将近半辈子。
1981年至1983年,朱德元参加桃花源第一期渊明祠的修复;1984年至1985年受邀对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进行全面修复;1990年至1994年,带领数十位木雕艺人修复了桃花源古建筑及景点二十多处;1999年至2002年,主持雕刻常德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华根”……
桃源工赶不上工业时代的批量生产,更追不上信息时代的电脑雕刻,而朱德元却愿意守着这门指尖上的“慢”手艺,让它流淌着对时光的眷恋。
16岁学艺,严师即父
朱德元工作的地方在常德市鼎城区石板滩镇上,穿过偌大的厂房,再走上一段山坡路,就会看到一座古香古色的老屋,门框上写着“朱德元木雕工作室”。
工作室里,一张长木桌,一个立在桌上的灯泡,35种刀具并排,就像医生的手术刀,旁边还有一个2000毫升的水杯,里面还剩半杯水。
朱德元戴着一副老花镜,不停变换着刀具,正在木板上雕刻一条龙。
“大冬天的您装这么多水不会冷吗?”记者问。
“我一般‘上山了’就懒得下去,一天都坐在这里了。”朱德元有些不好意思。
这“一坐一整天”的功夫,是朱德元学艺的开始。
16岁,朱德元进入桃源玉器厂,跟随父亲朱文安学习木雕。刚开始,朱德元兴趣浓厚,学得起劲,可是小伙子年轻,长时间静坐成了难题,他的哥哥学了一段时间便放弃了。
还记得第一次跟父亲去桃花源古镇参与景点建设,那时,刀子用得还不熟练,一天下来手上满是伤口。旧伤未愈再添新伤,做工速度跟不上,做出来的东西父亲也不满意。
“我大概是没这个天分!”朱德元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父亲沉默许久,只说了一句:“别的徒弟都学得会,难不成自家要失传?”这句话让朱德元心中一紧,让他又默默拿起了刀具。
2007年,朱德元受聘担任常德湘联木业首席雕刻师,2017年,公司单独为他成立了工作室。如今,朱德元仍然守着一杯茶就是一整天,只不过手里的刀子再也不伤手了。
传承文化,守正创新
1984年,岳麓书院准备修复“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两块御赐匾额。当时从全国的名家大师中选择了浙江的工匠,由于地域差异,雕刻文化不相通。最终,修复任务落在朱德元的父亲朱文安手上,朱德元作为学徒参与。
这次经历让朱德元认识到文化与工艺融合的重要性。“大气中不失细腻,适度‘留白’,造型夸张而不空洞,线条简练而不简单是桃源工的艺术精髓。”朱德元拿起手中还没有完成的龙,说起桃源工文化便滔滔不绝。
近期正在进行的桃花源古建筑修复,就需要把福建、湖南两地的雕刻技艺相融合,细节之处尽是文化的碰撞。
朱德元拿起铅笔和刀具,在木板上比画起来。“比如说一片树叶,福建的工匠一般会雕刻三条经脉,而我把它改为五条,树叶变得更加形象,工艺也显得细腻,师傅教的要领不能丢。”
41年来,朱德元始终以桃源工文化为本,但在雕刻技巧上却没有死守着传统手法,而是不断研究、创新。
古建筑上的一只鸟,看似简单,可谁知连一根羽毛的雕刻都要花费不少时间。羽毛原本是用圆刀雕刻根部,再用斜刀延伸,一组羽毛雕刻下来,既费时又费力。
朱德元改进技法,自制三角刀,一根羽毛只需要一刀便可完成,而且更加细腻、有线条感。自此之后,三角刀成为雕刻细长线条的主要工具。
在常德市博物馆,朱德元的根雕作品“中华根”作为镇馆之宝矗立在展厅正中央。四年的时间,精心谋划、大胆创新、历经艰苦,这个作品为桃源工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朱德元前进的脚步还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