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摘要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段涵敏 刘银艳 陈勇 沙兆华 余蓉 奉永成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
“十三五”以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的嘱托,从就业、社保、教育、医疗、扶贫、社会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瞬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成为“十四五”期间的目标任务之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任务。湖南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8月30日上午,新生在家长陪同下,陆续迈入崭新的桂东县芙蓉学校。省人民政府从2017年开始,在4年时间内投入12亿多元,在40个武陵山、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县和国家级贫困县,每县建设1-2所主要面向贫困学生招生的中小学校。 邓仁湘 摄)
11月12日,在中电软件园一个近1500平米的办公区,一排排年轻人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鼠标轻点,完成的可能是起重机、大吊车这种“大家伙”的交易或租赁。
“我们的员工从初创期的13人增长至现在200多人,平均工资涨了近3倍。创业初期,公司先后获得80多万元创业扶持资金和担保贷款,顺利度过初创期。3年来,我们还获得了人社部门发放的稳岗补贴、岗位补贴近13万元。”湖南机械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旭龙告诉记者。
机械之家的快速发展,是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的一个缩影。
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三五”以来,各级共计投入就业资金183.9亿元(不含2020年市县投入),截至今年10月底,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79.66万人;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1.37万人,转移就业总规模达1633.8万人;有就业意愿的211.8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已转移就业211.6万人,人均月工资2816元。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我省稳慎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资分配更趋合理,职工工资收入持续增长。
省人社厅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将深入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捕渔民等群体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深化工资制度改革,不断改善分配结构,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精准扶贫政策有力地补齐了民生短板。历经7年奋战,湖南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进展,全省747万贫困人口已脱贫、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36%。剩余贫困人口已全部具备脱贫条件。
教育是民生之基。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我省取得了可喜成果。
11月11日上午,秋阳明媚,城步苗族自治县芙蓉学校的校运动会气氛热烈。这所总投资8600万的芙蓉学校于今年秋季建成开学,已迎来906名贫困地区的孩子入读。据悉,省政府自2017年11月启动芙蓉学校建设,计划投资80多亿元,到2021年在72个县(市、区)建成100所芙蓉学校,将惠及14.6万名贫困地区的孩子,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三年,我省累计消除大班额4.6万个,超大班额实现清零,大班额和超大班额两个比例降幅均居全国首位;今年我省已整体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国家认定,泸溪经验已吸引全国各地60多个县市区前往考察学习;顺利启动新高考综合改革;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4所大学、12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
“我们将深刻认识理解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新需求,着眼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攻克难题、补齐短板。”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蒋昌忠说,下一步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0月17日,江永县知青广场,医务人员为群众义诊。当天是第7个国家扶贫日,江永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单位开展“扶贫健康义诊”活动,免费为群众健康体检,普及健康保健知识。 田如瑞 摄)
11月10日,石先生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接受了经口甲状腺手术,术后不留疤痕,从住院到出院一共5天时间。“没想到医院还有远程预约住院服务,按照约好的时间入院,当天就能完成所有辅助检查,减少了多次奔波医院的折腾。”石先生感慨不已。
“针对非危急重症和疑难病例患者,在候床期间,我们将其入院后必须完善的辅助检查预约到住院当天完成。”湖南省肿瘤医院院长肖亚洲表示,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住院流程的一站式服务,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方便,从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健康是幸福之源,强国之基。“十三五”期间,湖南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健康湖南行动,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我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1岁,全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03‰、5.07‰、9.49/10万,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
“我们要聚焦面临的老难题和新挑战,积极探索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小春表示,下一步将聚焦有效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加快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聚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聚焦人口老龄化问题,着力构建涵盖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全省人民快步走进长寿时代,养老需求日益增长。
预计到2025年底,我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约1500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将超过20%,80岁以上高龄老人超过220万人,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
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有养老服务床位49万余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超过38张,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5张”的目标任务。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我省养老服务业将坚持兜底线、保基本、育人才、促发展、强监管原则,织牢织密特殊群体服务保障网,积极推进普惠性养老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专业化发展、法治化、规范化发展。
多层次社会保障正成为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
“十三五”期间,我省持续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社会保险进入统筹城乡发展阶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并轨。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截至今年10月底,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73.4万人、3440.4万人、633.7万人、811.2万人。截至9月底,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7%。
(6月16日,花垣县双龙镇鼓戎湖村,县委组织部党员干部与村里的党员一道清理村道垃圾。今年,该县各级党组织围绕巩固脱贫成效、发展致富产业、抓实民生事业、建设美丽乡村等,开展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服务群众和地方发展。 龙爱清 摄)
安全感是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前提。
今年5月,湘潭市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批试点城市。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新经验,湘潭城乡开启了新探索。
湘潭市窑湾街道辖内小区多达43个,绝大多数是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街道引导各社区开展庭院自治,“红管家议事吧”“庭院党支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老党员主动请缨,纷纷积极投身到平安幸福家园守护中。窑湾街道党工委书记伍颜表示,党建引领,始终是贯穿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条红线。如今,湘潭市紧抓基层党建这根主线,积极推进自治、法治和德治相融合,最终达到“善治”。
去年7月,省委出台了加强基层建设“1+5”文件,把党建引领嵌入基层治理各个环节,不断为基层治理赋能,省委组织部指导各地加快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目前,全省已建成村(社区)服务中心2.3万个,政策向基层聚焦、资源向基层聚集、力量向基层聚合,稳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让党旗在社会治理一线高高飘扬。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离不开群众的参与。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2020年7月,邵阳市创新推出“宝庆大叔”红袖章护平安行动,激发群众主动维护治安,守护平安家园。如今,全市3560支、近4万名“宝庆大叔”红袖章护平安队伍活跃在小区社区、田间地头,成为邻里最忠实的守望者。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底色。今年10月14日,湖南高院领全国先河,率先发布《关于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主动将人民法庭化解矛盾、定分止争职能嵌入线上线下治理圈,充分发挥起人民法院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法治保障作用,促进行政机关、社会力量和基层组织提高依法治理能力水平。
“党建+网格”织就社区服务体系,“村民议事会”民主决议村里大小事,人人争当志愿者守护美好家园……如今,走进社区和乡村,各种治理功能充分发挥,各类治理主体深度融合,各个治理平台充满活力。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正成为三湘大地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