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凝聚精神力量,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破浪前行

2020-11-11 06:31:5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陈薇 龙文泱 黄晗] [编辑:夏博]
字体:【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摘要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陈薇 龙文泱 黄晗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作为支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建设奋斗目标。全会公报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湖南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拥有璀璨夺目的湖湘文化、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和蓬勃发展的当代文化。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战略性工程,召开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我省必须紧紧围绕建成文化强省这一重要目标,立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湖南文化的软实力,不断打造文艺创作精品,做强做优做大文化产业,加大文化惠民利民力度,开创湖湘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

(11月6日晚,北京国家大剧院,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震撼上演。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田超 摄)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11月6日、7日,一部饱含家国情怀和人情温暖、以全面反映湖南精准扶贫历程为题材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作为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参展剧目,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连演两场,传递出三湘儿女在脱贫攻坚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对党的感恩之情。许多观众眼含热泪走出剧院。多家中央主要新闻媒体高度评价该剧是一部描绘精准扶贫壮阔画卷的舞台创新之作。

10月21日、22日,大型交响叙事组歌《苗寨的故事》在长沙音乐厅精彩呈现。作为我国首部反映脱贫攻坚主题的大型交响叙事组歌,《苗寨的故事》反映古老苗寨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历史巨变,讴歌新时代苗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精神。《苗寨的故事》词作者、省音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编剧金沙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建设奋斗目标,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我们文艺家担当起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建设的重任,创造出更多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登顶文艺高峰的精品力作。”

9月10日,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顺利杀青。该剧以精准扶贫重要理念首倡地湖南为“取材地”,讲述了“扶贫二代”濮泉生与都市女记者沙鸥在澧水市庸城县碗米溪村参与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挥洒青春热血,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该剧已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8-2022年第三批重点电视剧规划选题名单,预计今年年底与观众见面。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全省宣传文化战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艺术创作精品工程、湖湘历史文化名人长篇小说创作工程、“梦圆2020”文学创作工程,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推出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

获鲁迅文学奖的报告文学《乡村国是》、获华表奖的电影《十八洞村》、获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的报告文学《逐梦——湘西扶贫纪事》、获曹禺剧本奖的花鼓戏《桃花烟雨》、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的电影《十八洞村》、获得第五届全国木偶皮影优秀剧(节)目展演所有奖项的皮影戏《人鱼姑娘》等……湖南的文艺工作者们勇立潮头,描绘新湖南的精神图谱,推动湖南文艺由“高原”迈向“高峰”。

(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新华社 发)

文化赋能、创新驱动,使得传统文化产业的巨大潜能被不断挖掘,新兴文化产业在创新中不断突破。以“文化+科技”为发展方向,腾“云”而飞的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产业园是最具说服力的实例。

今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V谷”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时特别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从昔日长沙最大的城中村,蜕变成今朝的视频文创产业园,“马栏山速度”令人惊叹。省委、省政府提出“北有中关村、南有马栏山”的愿景,目的就是以湖湘文化为根基、以数字视频为特色、以“文化 ”“互联网 ”为手段,把马栏山打造成领先全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媒体融合新地标。

自2017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如今的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产业园汇聚了4家主板上市公司、云集了3000多家各类文创企业,它以数字视频创意为龙头,成了互联网企业青睐的宝地。今年7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出台。按照规划,该园区预计通过5年左右的建设,年产值达千亿元。

11月19日至20日,“2020中国新媒体大会”大幕将在长沙开启。大会期间,将推出“走进马栏山”主题展示活动,从“牢记总书记嘱托 建好马栏山”“科技赋能内容 内容服务人民”“守正创新 讲好中国故事”等3个视角展示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产业园高新技术及园区代表性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正确导向,充分发挥园区内容、平台、技术、政策等优势,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快速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马栏山力量。”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产业园党工委书记邹犇淼信心满满地说。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集聚程度和规模效应不断提升。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产业园、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等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以及中国(长沙)创新设计产业园、黄花印刷科技产业园、后湖文化艺术园、浏阳河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提质不断升级,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集聚发展格局。

今年10月26日,“全国首家无障碍山岳型旅游景区”授牌湖南莽山五指峰景区。乘坐着轮椅的肢残游客,登顶海拔1600多米的莽山五指峰之巅,第一次感受“会当凌绝顶”,兴奋的呐喊声划破天际。莽山五指峰景区为山岳景区无障碍旅游打造了一个“样板”,也是湖南优化旅游服务质量和产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

在新科技手段加持下,我省的数字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多个博物馆、景区的“云旅游”“云展演”“云阅读”纷纷上线;“艺抗疫情 云游湖南”、“春暖潇湘”文化旅游网络消费季等主题活动积极打造“湖南文化旅游消费商城”平台,促进线上消费交易额超7亿元。

文旅融合,奋步疾行,我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在湖南高质量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大。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高扬先表示,我省将以融合发展为抓手,拓展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推动文化创意、全域旅游和科技创新全面对接。

(1月10日,新化经济开发区勤俭村,数字电视安装维修工作人员在指导村民播放电视。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健 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有效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

完善基础设施是关键。直播卫星户户通(以下简称“户户通”)既是一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扶贫工程”。今年初,我省各级广电部门按照省广播电视局的统一部署,完成精准入户摸底,确定2020年“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为10万户。经全力督促,目前工程已完成95%左右。

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村入户,将“两个纲要”“中国好人”事迹宣传到田间地头,科普农业技术……今年9月以来,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广播电视局联合推出《空中讲堂——潇湘文明实践村村响》专题公益广播节目,通过覆盖全省101个县的40.57万只大喇叭播出终端,打通了对农村进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湖南图书馆新馆正抓紧推进,长沙县星沙文化中心、桂阳县图书馆和文化馆新馆等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全省公共文化阵地网络已实现基本覆盖,并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已成功创建4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8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14个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到今年6月底,明确到2020年必须完成的全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公共文化领域重点任务,我省均已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

“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活动,已成为湖南的闪亮名片;“笑满三湘”湖南省文艺志愿服务团以小分队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为40余万人次基层群众送去了欢笑和欢乐;“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文艺惠民活动,每年至少有近万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层出不穷,三湘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连日来,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要将文艺志愿服务与老百姓的需求精准对接,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贡献力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肖凌之表示,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了新高度,湖南在持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既要对标中央要求,又要努力探索湖南特色,推动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新风尚,为全国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湖南贡献。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11月11日03版)

相关专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