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的故事】刘满英:行医数十载,山水情未了

2020-11-09 22:53:5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陈惠芳] [编辑:周泽中]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陈惠芳

【名片】

(11月9日,刘满英摇着小船出诊。通讯员 摄)

刘满英,女,中共党员,瑶族,1971年11月出生。1992年9月起,从事乡村医生工作至今。现为江永县源口瑶族乡三源村卫生室医生。2015年至2018年先后被评为江永县“最美乡村医生”“十佳乡村医生”,2019年被评为永州市“好医生”,2020年1月获江永县“乡土人才奖”。2020年8月被评为湖南省“最美乡村医生”。

【故事】

山还是那些山,连绵不断的瑶山。水还是那些水,碧绿清澈的库区。但采访对象变了。

7年前,记者采访的是江永县源口瑶族乡的一位“最可爱乡村教师”,一位“瑶乡学童护渡人”。这是湖南日报专栏“寻找最可爱乡村教师”的第一个典型。7年后,也在这里,一位“最美乡村医生”又进入了记者的视野。她就是49岁的江永县源口瑶族乡三源村卫生室医生刘满英。

与“最可爱乡村教师”一样,这位“最美乡村医生”具有同样的品质——坚守乡村最底层,一心一意为瑶民。“教书育人”与“治病救人”,都闪烁着普通劳动者的质朴光芒。

源口瑶族乡是扶灵瑶聚居地,也是江永县境内成立最早的瑶族乡。而三源村的村民因修建源口水库全部后靠安置,散居在水库两岸的大瑶山中;该村处于“五山夹四河”,交通极为不便,是江永县最大的库区村、最偏远的山区村。刘满英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行医28年。

刘满英也是“父传女继”的那一种。父亲行医近60年,是方圆几十公里有名的医生。“当医生要有技术,更要有善心。只要病人有求,有钱无钱,都要全力救治。”父亲朴实的话一直影响着她,成了她行医的行为准则。

在库区,她不会游泳,但学会了划船。只要有人求助,她便立即起身,或步行或划着小船赶往病人家中。出诊路上,她经历了毒蛇横路、洪水挡道、山体滑坡、野兽嘶叫、小船飘摇种种艰险,好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8年来,山高路远水深,白天黑夜寒暑,她从没有停止过出诊的步伐。每次出诊,少则半天,多则两三天才能回家。库区的人,一听“满英来了”,都是满心欢喜。

2018年3月28日深夜,大雨倾盆,狂风大作,库区水路3公里外的瘫痪病人刘某打电话请刘满英出诊。这是一个老病号,子女外出打工,妻子重度智残,家庭境况极差。她立即起床,备好药物、电筒、雨衣,毫不犹豫地冲出了家门。她划着小船,在黑黝黝的水库上一摇一晃地划行了半个多小时;因水库边淤泥湿滑,下船时险些掉进水里。从当晚11点多钟用药到第二天凌晨2点多钟,待病人情况好转稳定后,她才疲惫离开,又一摇一晃地划着小船,返回家里。

这样的场景,太多了。刘满英说:“下着雨,天又黑,一个人走水路,不怕是假的。但怕有什么用?该出诊就得出诊,病人要紧。”

三源村的瘫痪病人何甲凤从1995年起就由刘满英跟踪诊治调理,刘满英每月都要给何甲凤检查用药打针,病情严重时每月诊疗10多次。村民李仁生、聂绍才等患癌症卧床数月,由于他们的家庭困难,刘满英免费出诊治疗,减轻其痛苦,直到他们病故。村民廖基林、文有姣等多位老人身患慢性病,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她每月去看望一次,有时候一两个星期去一次。老人们有事都打电话给她。刘满英每次去他们家,老人们开心地说:“我女崽又来了。”

三源村,三源汇一处。刘满英的关爱与亲情也汇聚到了病人的心里。28年时间,她共为村民出诊救治3万余人次,免收诊疗费用10多万元。她家中4本厚厚的、发黄的赊账笔记本记录着这些年来免收的诊疗费用,也记录着刘满英的艰辛与美好回忆。她说:“给病人看病不是为了赚钱。只要村民健康,这些钱我不会去收取了。”

除了给村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外,刘满英还经常挨家挨户走访,为贫困户、低保五保户、残疾户、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及需要帮助的重点人群提供家庭医生签约、上门健康体检与随访服务。28年来,刘满英所诊治的病人,没有出现一例医疗事故。

乡村医生工作十分艰苦。看着身边的同事放弃村医工作,外出打工、经商挣钱,刘满英也曾有过动摇、放弃的打算。但每当与村民接触,看到村民信任和感激的目光,刘满英知道自己已经走进村民的心里,成为村民或多或少的依靠;村民给予她的那份情感,已经不是用金钱的多少去衡量了。

山高水长。行医数十载,山水情未了。像刘满英这样的普通乡村医生,守护着一方健康,像满天的星星,自带光芒。

相关专题:乡村医生的故事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