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摇篮组织《掬水月在手》观影活动 12月底举办第三届中国诗词教学大会

2020-10-31 22:43:3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卢小伟] [编辑:洪晓懿]
字体:【

华声在线10月31日讯(记者 卢小伟)“她站在那儿,就是一首诗。”记录诗词泰斗叶嘉莹坎坷一生的电影《掬水月在手》自10月中旬上映以来,引发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广泛关注。10月31日下午,长沙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联合湖南省诗歌学会、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等社会组织集体观影,领略叶嘉莹先生的人格之美、古典诗词之美,打捞历史深处的水与月。

本次集体观影是“寻找中国好课堂:第三届中国诗词教学大会”的前期预热活动之一,中国诗词教学大会将于12月25日至27日在长沙举办。

这是一部“要静下心来观看“的影片,舒缓的背景音乐、舒缓的光影画面,对故土的怀念,对人生的感悟,对诗词的洞见,在叶嘉莹的娓娓讲述中徐徐呈现。现场,观众无不屏气凝神,沉浸在叶嘉莹对古典诗词韵味萦绕的吟诵里,直至影片结束,仍回味无穷。

“叶嘉莹先生对诗词如生命一样的热爱,让人感动和敬佩。”谈及观影感受,湖南省文史馆馆员余德泉说。已80高龄的余老曾是中国第一位楹联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楹联学、书画研究,退休前在中南大学等校任教,退休后依然热心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要像叶先生一样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身体力行去传承传播。”

据悉,《掬水月在手》是今年96岁高龄的叶嘉莹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它把叶先生坎坷、传奇的一生浓缩在2个小时的光影故事中。影片制作团队辗转北京、天津、西安、洛阳、香港、台北、温哥华、波士顿等地,对叶先生进行了17次深度访谈与拍摄,采访了叶嘉莹亲友学生数十人,包括白先勇、席慕蓉、痖弦等文化名人,尽可能呈现叶嘉莹朴实的生活样貌、丰富的创作内涵及崇高的人格魅力。

“叶嘉莹先生在中国古典诗词长河中居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对于读人文学科的人来说,很多人不知道她的名字。”观影活动组织方长沙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有关负责人说,让孩子们感受古典诗词之美,让传统文化植根于心底,是诺贝尔摇篮一贯坚持的教育理念。本月25日、26日晚,该教育集团已连续2天组织师生观看影片。

记者了解到,作为“寻找中国好课堂:第三届中国诗词教学大会”承办方,长沙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届时还将举办两场诗词朗诵晚会和诗词吟诵晚会。

来自全国各地的诗词吟诵专家,如唐调、华调,平江调私塾吟诵等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诗词吟诵调传承人,将集聚一堂,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诗词吟诵晚会。

“叶先生认为,吟诵是传承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形式。从周朝开始,我们的学习就是伴随着吟诵开始的。吟诵所带来的兴发感动的体会,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基础。”诺贝尔摇篮上述负责人说。

2019年,首届中国诗词教学大会在长沙举办,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自此,中国诗词教学大会每年举办一次,长沙成为永久举办地,诺贝尔摇篮成为每一届的承办单位,让更多人喜欢上了中国诗词。

诺贝尔摇篮与叶嘉莹先生也有良缘。早在2016年3月6日至3月8日,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副总经理、诺贝尔摇篮小学校长阳玉涓带领师生一行到天津游学,参观了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并专程拜访了叶先生。

孩子们神采飞扬地吟诵了《长恨歌》《琵琶行》等诗词,叶嘉莹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点赞。她给孩子们讲诗中的故事,指导老师写诗填词,推荐自己的诗词著作,还为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题词“不学诗,无以言”,鼓励诺贝尔摇篮的老师和孩子们学好古典诗词,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