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吉首市双塘街道大兴村,一排排蘑菇、蔬菜大棚整齐地排列在田间。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超 通讯员 龙涛 摄影报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向莉君 胡承鼎 通讯员 龙涛
培育香菇种子、监管香菇棒制作、跑市场,最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香菇大王”、吉首市双塘街道大兴村村民陈平很忙。
在大兴村,沱江水绕村而过,一幢幢鳞次栉比、整洁干净的楼房旁,35个香菇大棚并排着向河边延伸而去。大棚内,刚长出的香菇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 10月21日,吉首市双塘街道大兴村,市农业农村局驻大兴村帮扶工作队走访种植户陈平(左二),了解香菇种子的培育情况。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超 通讯员 龙涛 摄影报道
10月21日下午,记者在村里见到了开着皮卡车的陈平,车里装着香菇种子棒。车停下,他和弟弟陈云忙着将种子棒搬进库房。
35棚香菇,200亩木耳,年收入600万元。这是陈平去年带领村民种植食用菌的业绩。
今年10月到明年6月,计划种200万棒香菇,争取创收2000万元。这是陈平给自己定下的新目标。
2014年,当时34岁的陈平联合村里5户农户,成立吉首市新龙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种植木耳、香菇,带动80人稳定就业,并在2017年开始为双塘街道655户贫困户2635人分红,累计分红84万元。
“说到‘香菇大王’,双塘街道很多人都认识,他靠种香菇,把大家的日子带得香起来了。”吉首市农业农村局派驻大兴村第一书记唐新军说。
△ 10月21日,吉首市双塘街道大兴村,村民在搬运香菇菌棒。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超 通讯员 龙涛 摄影报道
在香菇棒储存大棚里,地上撒了一层消毒杀菌用的石灰。74岁的贫困村民陈军海和其他几个村民,忙着将蒸熟杀菌完毕的香菇棒整齐堆在一起。运送香菇棒的三轮电动车在蒸窑和大棚之间穿梭。
家里农活忙完了,就来香菇基地干活,一天100元,陈军海一年下来有1万多元收入。其老伴张明秀偶尔也来基地干活,一年能赚5000多元。“现在我们老两口的生活根本不用愁,还有盈余存银行。”陈军海笑着说。
在对面大棚里,用水泥砖头搭建的架子上,密密麻麻的香菇棒上长满了香菇,小的如纽扣,大的如成年人半个手掌。48岁的村民张生林等人正忙着采摘明天将运往桑植县的2.5万公斤香菇。计件拿工资,张生林说,他手脚快的时候,一天能拿到150多元。
“家里忙就先干家里的活,闲下来就到基地打工,零零散散一年有1万多元收入。”张生林说,2017年,他家就脱了贫、建了新房。
△ 10月21日,吉首市双塘街道大兴村,村民将杀菌后的香菇菌棒整齐地摆放在大棚内。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超 通讯员 龙涛 摄影报道
在村里冷藏室旁边,陈平新培育的2万棒香菇种子棒整齐摆放在架子上。他告诉记者,现在新培养的种子棒20天就可以接种,比以前缩短了40天。
“种香菇不仅大兴村的人受益,湘西州其他地方很多人跟着种,平时都来向陈平取经。”一旁的唐新军说。
“什么时候注水,多大可以摘,一个大棚放多少个香菇棒……”一边忙活,陈平一边翻看手机,解答种植户遇到的问题。
今年,陈平还在龙山县石排镇建了800亩香菇大棚,明年初就可以投入使用。
产业活了,回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养黄牛、养山羊、种蔬菜种水果,现在大兴村里产业遍地开花。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0.3万元增加到1.3万元。
傍晚,香菇基地里忙碌的村民有说有笑地陆续回家。陈平也准备出发前往张家界,赶23时40分的航班去上海,参加一个农产品管理、营销方面的培训。
【记者手记】
人勤四季春
向莉君 胡承鼎
吉首市双塘街道与泸溪县解放岩乡交界处,有一片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的土地,这在湘西州是极难得的,大兴村就坐落于此。秋收后,本该归于安静的村子,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与热闹。
陈平忙着卖香菇、种香菇。村里陈本忠、陈本进兄弟则忙着培育新的辣椒苗,兄弟俩刚在集市上卖了550多公斤辣椒、600多公斤黄瓜,价格分别是每公斤12元、6元。
10月21日晚,陈平去上海前告诉记者,这次去除了学习新知识,还准备寻找香菇直接客户,争取把香菇价提高一些,好给村民涨工资。
村子周边枞树林里,这会儿不仅有美味的乌枞菌,还有满山撒欢的牛羊。38岁的村民龙关红养了83头猪、89头黄牛、160多头山羊。39岁、右手残疾的村民陈肆方也养了30多头水牛、90多头山羊,还种了40亩迷迭香。
年轻人陆续从外地回来,搞活了村里产业。
从吉首市区去大兴村采访,平时20多分钟车程,记者这次走了一个半小时。3.5米宽的进村路正被扩宽至4.5米,记者与一些村民只好绕道泸溪县解放岩乡水卡村。绕道并没有让村民不悦,大家反而高兴不已。“路宽了,我们运货出去更方便,老板进村也方便。”一位村民说。
人勤四季春。凉意渐浓的深秋,大兴村人忙完秋收,又忙着新一轮生产,到处喜气洋洋、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