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封锐 邹晨莹
(10月18日,保靖县迁陵镇陇木峒村,村里土菜馆的电视里正在直播全国举重竞标赛,小小的村里因发展旅游已经有了4家土菜馆。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10月18日,驱车5小时,记者到达保靖县迁陵镇陇木峒村。
村如其名。除了房屋和道路,村里目光所及都是树,森林覆盖率超过80%。房前屋后,每家的树不尽相同。72岁的村民彭廷玉说,树就是陇木峒的一分子。
20多年前,村里人迫不得已砍掉视其如生命的树,理由只有一个:日子穷得过不下去了,只能砍树烧炭卖点钱。
2003年,一个常年在外跑运输的年轻人回到陇木峒,目睹成片的树倒下,他心里着急。这个年轻人就是现在的村支书彭运江,他明白“光让大家不砍树不行,钱包鼓起来,才会断了砍树烧炭的念头”,立志一定要带着村民富起来。
彭运江在自家抛荒地里试着种了猕猴桃。“怕大家不信我,我自己种,亏了就亏了。”彭运江说,3年后试验成功,他组建了索源果业技术协会,带着大家一起搞产业。产业起来后,20多个炭窑陆续关停。
(10月18日,保靖县迁陵镇陇木峒村,游客站在花海附近的山顶远眺。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陇木峒的产业就这么起步了。后来10余年里,他们建立过野生水果驯化利用实验基地,也种过蔷薇莓、酥脆枣,养过黑猪,开过农家乐,搞过采摘园……不管发展什么,都坚持封山育林不动树。
把“树”拆开来看,一个“木”,一个“对”。意思就是,有树才是对的。陇木峒人用最朴素的语言解释一个汉字,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这样的大道理,化作了最简单的话语。
单打独斗并不成功。2013年起,村干部召集村民,带着全村人发展集体经济。陇木峒索源果业技术协会升级为索源果业专业合作社,全体村民可用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参与年底分红。村民彭秀娥从浙江打工回来,将家里9亩地流转给了合作社,自己到合作社从事猕猴桃管理工作,月收入超过3000元。
办成一件事,谈何容易?彭运江回忆,最困难的一段时期是猕猴桃刚种下的时候。从2013到2015年,没多大效益,发不出工资,甚至托人担保贷款买肥料。“好在,村里没有一个人放弃。”彭运江说。
探索,天然伴随着风险。听说很多地方在种猕猴桃,面对同质化难题,彭运江也从“树”中得到启示:主干要挺拔,根系得健壮。
陇木峒人把目光投向了乡村旅游。没有景区,就“种”景区:2017年,建设300亩花海;2018年,开设滑草场;2019年,悬崖秋千、碰碰球场等游乐设施建起来了。
过程并不顺利。花没开,村民就一桶桶水浇个遍;上项目,村民就一担担土铺满山。
(10月18日,保靖县迁陵镇陇木峒村,游客在体验悬崖秋千游乐项目。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十年蔚成林。那边,悬崖秋千上的快乐叫喊在山谷间呼啸而过;这边,土家族欢快的特色表演好戏开锣。小山村终于告别寂静,好客的村民们迎来一拨又一拨游客。猕猴桃种植和旅游结合,带来了新的增收门路,游客临走前还会买上一箱猕猴桃。
记者没能见到这样的盛景。采访时,旅游旺季已过,小道上遍布的野生栗子壳,依稀可见游客捡拾板栗的身影。村主任彭运忠说,受疫情影响,今年旅游收入不到去年七分之一。
驻村第一书记姚勇说,村里召开大会,大伙都提了不少建议。目前正在考虑上猕猴桃果酒项目,另外还和一家专业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准备开发研学旅行、亲子活动、拓展活动等。
又经风雨。离开陇木峒前,遇到村民彭景莲正修缮猪圈。记者问,收入减少怎么办?她笑答:“还是要把猪喂起来,还是要帮着撑着合作社,还是要对村干部有信心。”
根不断,树就不会死;树在,希望就在。
■记者手记
没有名人,只有人民
邹晨莹 封锐
没有奇山、没有异水,陇木峒凭什么发展乡村旅游?
“靠名人呗!”驻村第一书记姚勇的玩笑话,引起了记者注意。村支书彭运江就是当地妇孺皆赞的“名人”,说起村里的发展变化,众人言必提“多亏了彭支书”。
采访时,我们并没有碰到这位“名人”。彭运江正在长沙准备一场演讲。他数夜未眠,几易其稿,为的不是表现自己,而是怎么更好地推介陇木峒。
跟彭运江电话联系中,记者听到了故事的另外一个版本。
当年建设生态园,路修好了,地也平了,种子播下去却迟迟不出苗。彭运江说,用不着发动,村民们吃完晚饭就跑去给花浇水,每天忙到深夜,持续一个多月。
前年景区项目火爆,接待能力完全跟不上。彭运江说,多亏村里老人热情带路、妇女主动担任大厨,年轻人也回来帮忙维持秩序。
今年受疫情、雨情影响,旅游收入断崖式下滑。彭运江说,村里每个人都是规划师,拿出了自己的建议。“哪有什么名人,靠的都是人民。”他说。
农村发展,不一定要走得太急;乡村振兴,也可能遇到波折。但人民这个最大的变量被激活后,就没有什么不能创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