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的故事】张凤玉:外地媳妇本地宝

2020-10-17 09:13:3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易禹琳] [编辑:欧小雷]
字体:【

10月12日,张凤玉上门做孕产妇随访。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易禹琳

【名片】

张凤玉 ,女,1978年8月生,湖南沅陵人,土家族。扎根乡村22年,先后在沅陵县麻溪铺镇李家村和洪江市安江镇金花村卫生室任村医。2020年8月被评为湖南省“最美乡村医生”。

【故事】

10月11日,洪江市安江镇金花村卫生室。室外秋阳正暖,室内欢声笑语。扎着银针的老人、挺着大肚的孕妇、流着鼻涕的男孩、疑患坐骨神经痛的小伙……张凤玉一一妥善处理。不断有人叫着“张妹子”闯进来,也有老人安坐着,只笑眯眯地望着张凤玉忙前忙后。

一口安江话的张凤玉,如果没人提起,都让人忘了她是200公里外的沅陵嫁过来的外地媳妇。原在老家沅陵县麻溪铺镇李家村当村医,被同学“蓄谋已久”地娶到金花村,就再没挪过窝。12年了,这个676户人家、2400 余人、20个小组的村,谁家什么情况,谁有什么病,张凤玉了如指掌。人人有她的电话,连镇上敬老院的老人、砂石场的工人也经常打电话来问诊寻药。

“张妹子对我们最好啦!”62岁的贫困户杨春花见到张凤玉就笑成了一朵花。她有肾病、糖尿病、高血压,儿子在外打工,她守着一个80多岁的婆婆和读小学的孙女生活。张凤玉经常上门来量血压测血糖送药,还帮她到处申请补助。52岁的贺美兰在医院做了子宫全切,焦虑得不敢一个人睡觉。晚上,张凤玉上门去三言两语解开了她的心结。90岁的向承先老人卧床后,时常召唤张凤玉,听到她说“诊得好”才舒眉展眼。

一过节就喜事多,张凤玉最担心5组的胆结石病人和2组的肾结石病人,吃不得荤腥油腻,一发病都是晚上。有一天3人胆结石发作,张凤玉忙到早上6点,才把最后一个病人转诊到医院。

挽起袖子给病人检查,张凤玉两条胳膊上都有疤。那是有一年中秋过后的晚上,一名古稀老人癫痫大发作,张凤玉拉上丈夫送医上门,守到老人病情稳定已是深夜。回程,摩托摔到高坎下,到家才发现两人都血糊糊的,自己胳膊摔伤了,丈夫下巴上磕了好大一个口子,张凤玉连忙给他缝了几针。可摔过后,张凤玉照样骑摩托往外跑,因为金花村10组在高高的界背山上,下了摩托还要走40分钟山路,那里的村民已习惯了她每月都去随诊,见面都叫她“张扶贫”。至今,张凤玉骑坏了4辆摩托车。

村民们信任张凤玉,因为张凤玉千方百计想治好他们的病。治骨伤、蛇伤、烫伤、带状疱疹、输尿管结石的技术和“方子”,她都去拜师学来,洪江市举办的急诊急救操作、中医适用特色技术等各种培训班没缺过一堂课。肩颈痛是很多人都有的病,这几天,张凤玉又学了中医微针技术的掀针手法,正在自己身上做试验。村民向再英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多次住院疗效不明显,张凤玉不知翻了多少书,给她内服中药、外敷草药和穴位注射,三个月后,向再英居然能下床走路了。

黄昏时分,张凤玉关上卫生室的门归家。有个小男孩咳嗽,妈妈自行在药店买了药,但几天不见好转,张凤玉带上药贴和口服的药送到她家里去。一路上,敬老院的老人捧着一碗饭,拉住张凤玉要聊几句;晒场上扬谷子的男子叫住她,说自己喉咙不舒服需要点药;一名妇女撩开衣服给她看带状疱疹治疗后的印迹。家里,公公婆婆做好了饭等她,只希望她每天好好吃饭。

抗疫期间,“最美抗疫人”张凤玉忙得没时间回家,吃烤糍粑度日。女儿读高三了,也没时间照顾。说起这事,张凤玉说的是:我们这里的村民好,组织起来给我们送饭,把家里要做种的红薯都给我们吃了。

张凤玉考上了执业医师证,多家医院抛来橄榄枝,张凤玉拒绝了。现在,村干部又要换届了,镇领导希望张凤玉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但张凤玉婉拒了。虽然村医收入低,工作时间长,没节假日,但张凤玉爱这份工作,她说:我和村民们互相依赖,我离不开他们,他们也离不开我了。

离别时,张凤玉告诉记者,金花村原来叫金鸡湾,传说飞出过一只金鸡。记者替村民们庆幸:金鸡飞走了,但凤凰飞来了,张凤玉就是那只凤凰。

相关专题:乡村医生的故事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