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洲城谱写现代化新篇章
(岳麓山、湘江、橘子洲与长沙城交相辉映,好一幅山水洲城秀美画卷。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湖南日报首席记者 张颐佳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省会长沙以巨大的人流、车流、商流红遍全国。巍巍岳麓,滔滔湘江,吸引流量的魅力何在?也许能从长沙市“十三五”期间跨越式发展中找到答案。
2015年至2019年,GDP从8500亿元到11574.2亿元,人均GDP从11.6万元到13.79万元,财政总收入从1113亿元到1592.7亿元,长沙用3个过硬指标交出一份优异答卷。“能量更大、实力更强、城乡更美、民生更爽”的庄严承诺一步步变为现实。
经济发展能级实现跃升
2017年,长沙市以9.0%的增速创造了10535.51亿元GDP,成为中部地区第二个跑进“万亿俱乐部”的城市。
发展为要,项目为王。
“十三五”规划的前两年,长沙以9.2%的平均GDP增速奔跑,在3类500强企业纷至沓来之时,长沙又有了更具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规划。
2017年底,该市遴选汽车、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工程机械、增材制造等发展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建立22条产业链,书记、市长亲自担纲“总链长”,20名市领导分工到人当“链长”,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发展。
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围绕22条产业链,长沙以“精准、舍得、执着”的招商理念,围绕龙头企业,聚焦高端项目,着眼链条上下游配套,一大批带动性强的标志性项目纷纷落地开花。
总投资200亿元的蓝思科技智能终端整机及产业链制造基地,总投资160亿元的三安光电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项目,总投资80亿元的上汽大众新能源车型项目,总投资70亿元的长远锂科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
近3年来,长沙始终保持着每2.3天新签约1个投资额过亿元的产业链项目、每15天新引进1个3类500强产业链项目、每30天新引进一个投资额过50亿元产业链项目的“长沙速度”,为全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起到“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新项目注入增量,老传统焕然新生。
作为响当当的“工程机械之都”,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大型企业,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
2019年“双十一”,以高智能化为卖点的“三一重卡”被抢销一空,今年前9个月销量已达1.2万台。总投资220亿元的三一智联重卡暨道依茨发动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1500亿元。
与此同时,投资1000亿元的中联智慧产业城塔吊林立。这个占地9000亩的巨无霸,建成后将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国际领先、规模最大的单体园区,成为环保、生态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和人工智能研究应用基地。
一方面,长沙围绕“智能装备、智能汽车、智能终端和功率芯片”,狠抓新兴产业智能化培育;另一方面,以智能化改造作为企业和项目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该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达到1041家,工程机械等传统制造业重回历史最好水平。
以重大项目推动经济高速奔跑,以智能制造统领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至2019年,长沙市以9.9%到8.1%区间的年均GDP增速,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改革创新动能多点释放
从2015年到2019年,长沙三次产业结构由4.0∶52.6∶43.4调整为3.1∶38.4∶58.5,第三产业增长态势强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
在长沙市不断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0%,以智能制造为统领,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汽车、烟草食品、新材料、文化创意及旅游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表现强劲。
尤其在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中,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和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平台的“两山”效应日益凸显。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葱茏苍翠的岳麓山大学科技城聚集了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57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8位两院院士,30多万在校大学生和10多万创新创业团队和科研人员。
湖南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员,该公司研发生产的胶片打印机,5秒钟可自助打印出CT片,研发的智慧课桌、智慧黑板等智慧教育产品广获社会认同。公司副总经理杨建国说:“我们研发的产品就是基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原校长张尧学领衔的‘透明计算’技术。学校有技术优势,侧重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研究;我们侧重于应用,将理论变成产品,实现了双赢。”
近年来,张尧学、陈政清、王耀南等众多知名院士科研项目在大科城实现落地转化。仅2019年,驻区高校科研成果就地转化达1258件。大科城科创企业与日俱增,总数已达4111家,成为全国首批5家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示范基地之一。
从岳麓山大科城往东约10公里,便是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作为长沙市最年轻的省级园区,短短两年多时间,吸引了腾讯、华为、爱奇艺等1387家视频、文创类企业入驻。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总营收达185.78亿元,“北有中关村、南有马栏山”的战略梦想逐步变为现实。
开福区委副书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党工委书记邹犇淼说:“如今,国家超级计算机长沙中心创新应用平台、马栏山计算媒体研究院、下一代互联网宽带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马栏山研究院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纷纷落地,预计5年左右,园区可突破千亿元产值,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金名片和全国新型视频文创中心。”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十三五”期间,长沙从五一路时代迈入湘江时代,更实现了河西湘江新区、河东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的“多核驱动”,县域经济表现出澎湃动力。
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均跻身全国县域“千亿俱乐部”,2019年,分别居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第4、第10和第18位。3县(市)地方财政收入均在50亿元以上,其中,长沙县达到111.18亿元,领衔中西部。
2019年,长沙高新区在全国169个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11位,长沙经开区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中位列17位。县(市、区)、园区“以项目比实绩”“以亩产论英雄”的奋勇争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市民获得感指数稳步提升
一切的发展,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长沙始终把“让发展更有温度,让生活更有温情,让群众更有获得感”,作为孜孜以求的城市理想。2008年至今,长沙已连续12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长沙城市幸福感的底色。
近年来,长沙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决守护好绿水、青山、蓝天。
28.3公里的圭塘河是长沙市中心城区最长的城市内河,曾一度因工业和生活污染成为“臭水沟”。长沙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将沿途119个排口全面截污,将周边市场、禽畜养殖场拆迁或搬离,通过“食藻虫+沉水植物”“微纳米曝气技术”等微生物治理方式,实现了水清岸绿、游人如织。
2019年,长沙市现有林地60.3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3位;26个国、省控监测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今年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为90.1%。
完善的公共配套,是长沙城市幸福的源泉。
西园北里巷是长沙老城区的一条旧巷,和很多长沙老城区一样,地理位置虽好,但城市设施老旧。“十三五”期间,长沙市通过“社区提质提档三年行动计划”“城市有机更新”“一圈两场三道”等系列惠及民生的大手笔,全面提升便民利民指数。
4年多来,全市共建成412个“15分钟生活圈”,居民可实现“菜食住行购、教科文卫体、老幼站厕园”15个生活要素不出圈。街道将100多项热点公共服务事项下放到社区,网上办、上门办、延时办、节假日不打烊等贴心举措已经成为标配。
截至目前,长沙市85%以上的适龄儿童可进入公办或普惠性幼儿园,义务教育全面消除“大班额”;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步行就医圈,城市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在全省率先实现;长沙坚持“房住不炒”,房价收入比常年保持6.4左右,为全国35个主要城市最低。
从2015年到2019年,长沙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39961元、23601元提升至55211元和32329元。企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分别实现“15年、14年连调”。2019年长沙市的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08岁。